APP下载

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之启悟

2014-03-31王汉青

关键词:讲话总书记发展

王汉青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

通过参加湖南省厅级干部第三期学习班和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我系统研读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沐浴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巨大思想力量冲击下,受益匪浅,憬然有悟。

一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体现了理论系统性

习总书记讲话中的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从各个方面和不同层次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哪里、特在何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要求,从理论上是一个整体的设计和完整的构思,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1.目标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理论系统性首先体现在目标明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设计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的总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的实现,习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协同发展要求: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必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2.内容丰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从“中国梦”到深化改革开放,从关注民生到民主政治建设,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系统阐述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治国方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性的、全方位的拓展。

3.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习总书记强调,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坚持正确方向。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的关系,从而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健康有序推进。

习总书记正是站在世界和中国的汇合点上,整体把握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新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路径,系统设计了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规模宏大、史无前例的系统工程。

二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体现了理论时代性

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真理的探索也不会终结。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把握了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命题,既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党的治国理念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最好体现,必将得到人民的积极拥护和历史的验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同样也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与当今中国发展大势相契合,指明了中国前进的根本方向,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习总书记强调“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重要论断,是对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科学应对,切中时弊,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符合党心民心。

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规诫和思想指南。

三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体现了理论继承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每一个伟大理论的横空出世,都离不开前辈高人留下的深厚理论沃土和思想积淀。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所贯穿的基本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

1.思想的基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讲话中特别沿用老一辈领导人的讲话,如沿用小平同志讲话:“必须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转变而改变”。“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邓主席江主席胡主席培育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充分体现了其继承发展的深邃思想。这一点很值得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学习,各个地方、各个单位也是一样,一些好的做法一些、反应客观规律的做法,一些结合了实践检验,人民群众欢迎拥护的做法,应该继承下来,而不是因为领导人的变换,改弦易辙,另起炉灶,造成浪费,影响发展。

2.理论的继承性。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六个时间段的历史过程,即:空想社会主义、马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苏联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针对国内外新的现实情况,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建设民主政治和依法中国、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等系列英明决策,这是对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正是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思想脉络的源头活水。共产党人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思路,具有着盈盈相契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魅力和正确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创造空间。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所走的道路和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科学的继承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这种继承是发展中的继承,是规律的继承,是理论上的螺旋式上升。因此继承是一种进步,继承应该成为一种文化和制度。

四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体现了理论创新性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的社会发展条件和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有新的理论作为实践指南。习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针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衡量利弊得失,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兴旺发达设计了新的发展框架。

在精神信仰、奋斗目标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系列讲话中,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实现道路、依靠力量、历史意义等作了系统阐释。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发展的总体走向设计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思路。所谓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是一个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进行的全盘规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依法治国问题上,习总书记就依法治国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强调要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坚持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在制度建设上,习总书记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凝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和制度建设的经验,形象地说明了要发挥制度对权力的规范、制衡、监督、约束作用,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失控,保证权力运行的预期。在反腐倡廉问题上,习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将“老虎”和“苍蝇”一起打。这一提法宣告了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集中凝结了反腐败的政治智慧。

习总书记的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由新的实践奠基和催生的,表达上朴实无华、直白生动,意义隽永,耐人寻味,寓深刻于平实之中,凝结了深厚的政治智慧。

五 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社会发展史证明,任何一次社会的大发展、大迈进,无不是源于思想的革命、观念的突破;任何一次历史性的超越,无不是源于理论的更迭和升华。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绘就的宏伟蓝图的实现,归根结底要看教育。因为“调结构、转方式、破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创新。

在和平的环境下,世界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经济的竞争。而经济的竞争,终归是创新的竞争,创新的竞争终归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是教育的竞争。所以有人说,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其中不无深刻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推进高等教育乃至大教育的改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和践行。

(一)辩证看待教育的成绩,坚持两点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和党的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也要看到,我国的教育还存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产出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能力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教育系统不行,光靠个别部门,甚至光靠个别地区重视还不行,它是一个系统的、全社会的巨大工程,必须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上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必须通过政府、社会和教育协同合力才能解决,必须通过对教育本身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二)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实现培养人才模式和理念的创新。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教育,向学生灌输的东西多了,让学生消化的东西少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东西多了,主动思考的东西少了;书本的东西多了,动手的东西少了;个人意识强了,合作能力差了。我们从小要求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使孩子从小就没有自由思考、好奇探索、创新发现的机会,这些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十八大提出的改革高考制度也是完全正确的。与此相适应,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从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把传统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学生好奇心自我驱动的知识探索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再学习的能力。

(三)大力加强创新成果的产出和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要靠企业的技术创新,二要靠高校的基础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努力形成更多的先进的创新成果”,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出了努力方向。要努力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有效形式,以解决技术瓶颈问题为导向,以成果和利益共享为手段,以促进技术创新为目标,最大程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资本的合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四)加强作风建设,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高等教育是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面对“四种考验”、“四大危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补好“钙”不缺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祖国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坚持群众路线,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办学,依靠教授治学,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办学,努力推进现代大学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在高校内部营造风清气正、崇尚学术、反对学术腐败、争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共筑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讲话总书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注水”讲话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国旗下的讲话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男朋友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