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铁矿石资源战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014-03-30朱延福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财团铁矿石储备

陈 芳,朱延福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日本利用铁矿石资源现状

日本自身铁矿石资源匮乏,明治维新后,国内铁矿石资源已经消耗殆尽。二战期间,日本依靠从中国、朝鲜掠夺的资源支撑自己工业的发展。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虽然失去了中国、朝鲜等殖民地的资源来源,但二战后纷纷独立的殖民地却为日本利用国外廉价的铁矿石资源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是从二战以后,日本铁矿石走向完全依赖进口的道路。

资料来源: 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

从图1来看,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铁矿石需求量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有在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时候,铁矿石的进口出现小幅度的下降。

资料来源:日本财务部,http://www.chinaccm.com/39/20130219/391901_1116278.shtml.

从图2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12年,日本铁矿石进口主要依赖于澳大利亚和巴西,而且依赖趋势明显加重。1998年日本从两国进口铁矿石占进口总量的74%,而2012年这一比重上升到90.3%。1998年至2012年澳大利亚对日本出口铁矿石增幅为16.79%,而巴西增幅则为34%。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和巴西日益成为日本铁矿石绝对来源国,巴西贡献更大。

二、日本铁矿石战略模式

日本铁矿石资源战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铁矿石战略的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03年——铁矿石战略的构建阶段、2003年至2011年——铁矿石战略的完善阶段、2011年至今——铁矿石战略的调整阶段。日本经过近50年在全球进行铁矿石战略的布局,目前已经建立世界上最为完备最值得借鉴的铁矿石战略:战略核心内容为两个基础、四个保障和多方互动。

(一)两个基础

1.获取海外权益矿

日本获取海外铁矿石的主体是日本财团和大型钢企。日本六大财团——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和五大钢企——新日铁、JFE、住友金属、东京制钢、神户制钢之间通过相互持股、人事互派、系列贷款等纽带,成为利益结合体。在稳定澳大利亚和巴西后,日本积极扩展海外铁矿石资源多元化策略,南非、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利比里亚、几内亚等都是日本发展的方向,日本将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的成功模式复制到这些国家。对于澳大利亚、巴西等成熟的铁矿石供应国,日本采取购买矿和股本矿为主;对于南非、利比里亚等新兴的且进入门槛低的铁矿石供应国,日本多倾向于勘查矿;对于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进入门槛高的铁矿石供应国,日本则以购买矿为主,股本矿为辅。

表1 日本控股矿山或企业情况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2.铁矿石储备制度

日本的资源战略储备始于1983年,储备的矿产有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能源矿产以及镍、钼、铬等金属矿产,等等。日本对铁矿石实施战略储备,主要以官民并举、政府和民间企业共同承担。铁矿石不易变质,储备的时间相对较长。一旦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幅度的动荡,价格上涨过大,政府就会动用储备平抑物价;或相隔一定的时间,通过市场进行调整,出售旧的,购进新的。日本铁矿石储备量可满足60天消耗,如果采取特殊经济政策,则可以满足长达150天的消费。

图3 日本铁矿石储备制度示意图

(二)四大保障

1.政府支持

20世纪60年代日本铁矿石战略起步阶段,政府支持是主导动力。经过50多年的发展,日本政府构建的铁矿石资源战略体系完善、互动良好、运作成熟,走上3E①协调发展道路。政府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资源战略目标。2006年5月,日本政府提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规划”,即“新战略规划”,从新战略可以看出日本政府资源战略的与时俱进,以日本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第二,成立专门机构,健全海外矿产服务体系。2002年将日本石油公团并入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正式成立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是一个独立行政法人,在政府、财团、企业、银行等各方主体之间承担中介服务、引导协调的角色。日本政府还构建了健全的海外矿产服务体系,主要涉及6个政府部门和5个非政府部门。第三,扶持日本财团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获取海外铁矿石资源。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政府为铁矿石勘查提供贷款或出资、通过海外勘查准备金特别折扣,给予课税优惠。日本政府承担前期风险最大的草根勘察,解决日本财团的后顾之忧。在跨国经营阶段,日本政府主要通过金融支持、债务担保、保险支援、税收支持、技术和信息支持等方面进行扶持。第四,政府积极推进能源外交,稳定铁矿石的供应。澳大利亚是日本铁矿石外交的第一国。二战后,日本积极修复与澳大利亚关系,为其铁矿石全球战略铺路。日本能源外交以经贸起步,在双方经济利益不断融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通过结盟来加深与澳大利亚的全面关系,以此来维护巩固经贸基础。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提供国,以“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为口号,对一些重要的资源能源生产国提出复兴合作援助,其本质是保障日本国外资源的供应稳定。另外日本还通过政府下属的国际合作银行和贸易保险公司对资源国提供援助。2008年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签署协议提供最高30亿美元贷款为其旗下矿产开发项目融资。

2.法律保障

日本铁矿石战略相关法律保障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法律保障覆盖范围广。从铁矿石运作周期,到对外投资、环境保护、税收、矿害防止、人权利益等等。第二,法律体系完备。涉及法律有第一级的《日本国宪法》下的《产业法》和《环境法》;第二级的国家正式法律——《矿产法》、《矿产保安法》等;第三级的中央政府法令和第四级地方政府条例和规则。第三,法律执行体制规范。从立法及立法监督、执法及执法监督、执法手段,日本都有明确规定、保证法律的效力。第四,重视海外矿产法律体系的保障。海外矿产在日本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日本政府对海外矿产相关法律特别重视。实施了一些特殊的法规政策,例如帝国矿业开发株式会社法、税法中的海外投资亏损准备金,等等。第五,重视环境保护和补偿。《环境法》是日本国的宪法之一,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补偿的重视。

3.海运配套

日本在布局全球铁矿石资源的同时,也开始布局铁矿石海运市场。以三大海运企业——日本邮船、川崎汽船和商船三井为代表的日本海运企业通过集约整合寻求规模效益,各个大型船企为分散风险有重点地开展船舶经营多元化,加上与日本财团、日本银行相互持股,共赢发展。1921年日本成立了一般社团法人——日本海运集会所(The Japan Shipping Exchange. Inc)为日本海运公司提供信息、仲裁、海事调查等服务。日本海运公司与日本钢企签订长期运输合同,一方面保证海运公司稳定收益和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保证日本钢企较低的运输成本。其次,通过对其他国家的海运布局,控制铁矿石海上运输。

4.技术支持

日本铁矿石技术世界领先,是世界上铁矿石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其钢铁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高,日本企业在这类产品的定价权方面非常强势,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日本对于铁矿石技术研究主要有两个层次: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政府层面通过政府下属的两大独立行政法人机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来完成。企业层面是指日本大型钢铁企业通过自身的研发中心来提供技术保障。例如新日铁的研发机构有钢铁研究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实验室、环境与工艺技术中心等等;JFE的研究机构有钢铁研究所,并在千叶县设立了日本钢铁业界首家用户使用技术实验室(CSL)。企业层面的技术支持主要集中在废钢的再利用、低品位铁矿石的利用、提高铁矿石附加值等方面。2009年JFE开发出超级烧结技术(Super-SINTERTM);2010年日本各大钢企开发新型炉和新的原料处理技术;2013年JFE开发烧结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5%。

(三)多方互动

多方互动是指日本政府、财团、钢企和专门机构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相互持股、深度协调、定期对话形成一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的合作机制。首先,在参与铁矿石战略的多方当事人中可以简化为两方利益:日本政府和日本财团,两者相辅相成、瓶罄罍耻。日本是“企业国家”,财团是“准政府”的角色,日本政府代表国家利益,日本财团代表企业利益,特殊的体制使得政府和财团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钢企是财团持股控制的,是整个铁矿石战略的实施者,是财团的执行者;专门机构是政府下属的,为铁矿石战略提供服务,是政府的执行者。因此日本铁矿石战略多方互动的基础是牢不可破的。其次,多方互动机制是无缝隙的。从早期草根勘查、详细地质调查、税收优惠、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加工、矿渣回收处理、回收技术开发、投资融资贷款、补助金申请、债务担保、矿山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等,在矿业运作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四方当事人的合作井然有序,相互补充,这归咎于政府和财团多年的磨合。最后,多方互动的方式灵活。从政府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到战略实施中间过程的监管与控制以及利益的分配与协调等等,四方当事人采取多种互动方式,影响最大的是相互持股、直接控制,财团和钢企之间就是这种关系;政府与财团、钢企之间多采取协调、协商对话的方式。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的全方位支持

日本政府在铁矿石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首先,政府制定针对本国国情的铁矿石战略资源规划,并设置专门机构来推进战略实施。2006年日本颁布的《资源综合保障战略》是开发利用铁矿石资源指导性的战略。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是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代替政府来具体执行对海外投资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其次,政府提供全程服务。在铁矿石整个运作周期中,政府从地质调查、矿产勘查、选矿建设、对外投资、矿山开发、矿产储备、矿害防止、环境保护等全程提供金融、税收、技术、咨询、保险、法律等服务。一方面分担了企业海外铁矿石投资中的风险,另一方面监督和引导企业海外投资行为。最后,政府能源外交为铁矿石战略“保驾护航”。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与资源国保持友好关系,并积极参与资源方面的国际或区域合作,通过经济援助或技术支持来配合企业的对外投资。

(二)铁矿石战略的“求同存异”

铁矿石资源日益萎缩,各国资源争夺大战一触即发。各国都通过本国铁矿石战略来获取全球资源,相互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和平利用铁矿石资源,可以通过铁矿石战略的“求同存异”来实现。“求同”即发现共同利益,寻求合作,日韩钢企的合作就是典范。双方作为买家一方面都希望以较低的价格采购铁矿石,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并抑制铁矿石价格的波动,减少对钢铁生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防止被欧洲钢铁巨头恶意收购,因此日韩钢企结成同盟,他们之间通过相互持股来加深利益基础,在铁矿石谈判中结成同盟,争取铁矿石的国际话语权。“存异”即谋求不同的发展模式,增大发展空间,减少摩擦。在既定的全球铁矿石布局下,彻底改变现有布局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现有基础上寻求新的思路。韩国通过拓展多元化投资区域、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日本铁矿石战略下寻找突破。

(三)环境保护的未雨绸缪

无论在国内矿产生产还是海外矿产投资,日韩政府都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环节加以引导和监督。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不仅使国家和人民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也付出昂贵的环境成本。日韩在铁矿石战略中对于环境保护、矿害防止、矿地复垦以及能源节约利用都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尤其是海外矿产投资,当地居民由于征地问题、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资源民族主义高涨,对海外投资负面影响很大。在国内,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在铁矿石的节约利用。钢企不断研发新技术,尝试新方式来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政府引导社会向能源型方向转变,增强机关、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节能意识,构建节能型社会。

(四)铁矿石资源的战略储备

日本建立了完备的铁矿石战略储备体系,无论国家储备还是民间储备,都有专门的机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专项资金。我国在铁矿石储备上既无相关法规制度,也无实际操作经验。面对日益高涨的铁矿石价格以及我国巨大的需求,铁矿石储备战略时机成熟,中国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也为铁矿石储备提供了资金保障。国家铁矿石储备已经写入《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建议中》。中国的铁矿石储备应积极引导民间储备。民间储备形式灵活,按需储备。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储备,灵活掌握。政府给予引导和支持,形成藏铁矿于民的良性发展。政府首先利用经济手段,如采取出口退税和加征资源类产品出口税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流向矿产资源的储备;其次通过提供贷款,贴息或直接资金补助形式来支持企业储备;最后通过专门的管理制度来监督约束民间储备的储备地布局、环境保护、土地使用,等等。

(五)竞争力是核心,技术是保障

日本钢企都致力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而提升竞争力技术是保障。技术创新可以增加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增大利润空间,消化铁矿石涨价的不利影响;日本钢企以高尖端技术生产高级钢材,确保日本钢铁业的竞争优势和高利润;技术创新可以提升铁矿石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铁矿石需求,进而减少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日本计划研发生产超级钢材,以后将主要以再利用废钢为主。韩国加紧生产无铅、无铬钢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技术创新可以增加钢企竞争力,淘汰落后产能,培养钢企“巨无霸”,提高钢企集中度,统一利益诉求,增大铁矿石谈判的国际话语权。

注释:

①3E: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经济发展(Economic Growth)和环境保护(Environment Protection).

参考文献:

[1]斋藤英纪.澳大利亚——日本铁矿石贸易的现状和未来[J].国外金属矿山,1994,(5):9-12.

[2]白益民.日本财团瓦解中国铁矿石保卫战[EB/OL].http://www.baiyimin.com/.

[3]陈海嵩.日本的能源管理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134-139.

[4]费 思.日本三大海运公司发展策略[J].水运管理,2008,(5):33-37.

[5]黄友星.战后日本海运企业的经营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155-156.

[6]姜 雅.日本资源综合保障战略目标及其保障措施[EB/OL].http://www.mlr.gov.cn/zljc/201006/t20100622_152405.htm.

[7]刘群峰.日本的金属矿产资源战略[EB/OL].ttp://news.cnfol.com/070129/101,1278,2671879,00.shtml.

[8]莫邦福.从澳大利亚看中日外交博弈[EB/OL].http://www.jnocnew.jp/news/show.aspx?id=63924.

[9]王明宇.日本铁矿石战略的中国启示[J].中国经济周刊,2007,(15):52-53.

[10]我的钢铁网.日韩海外矿业企业服务机构对我国的借鉴意义[EB/OL].http://tg.mysteel.com/08/1201/08/3C035EBBF68B2965.html.

猜你喜欢

财团铁矿石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6.58亿吨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国际财团如何设置石油金融“陷阱”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2012年6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
2012年4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