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渴望收获是历史的自然与必然——评李正开的中篇小说《奔》

2014-03-29张金书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铁人工人细节

张金书

(安达市委宣传部,黑龙江 大庆 151400)

2014年9月2日《大庆日报》,在“本地·文化”专版上,通版刊登了《铁人文学社里的铁人精神》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六年前,爱唱歌爱写歌的李正开开始搞文学,后来《铁人文学》发表了他的一首歌。这一发表,他更来劲儿了,开始写上歌词了。后来,写了一篇小说《透支》,相当精彩,发表了。这一发又不了得了。从此,他开始看书写作了。”

李正开近日又有中篇小说《奔》发表在2014年第1期《铁人文学》创刊十周年特刊上,这是一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

面对这样的创作成果,让我们记起了范咏戈的话:“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李正开由迷途到热情投入文学创作的实践,正表明,种子渴望收获是历史的自然与必然。试以以下三个方面谈点读后所感。

一、在形象塑造上,作品引领读者感悟到了人性本真

一部好的作品问世,能否打动和征服读者,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不是靠文字的花哨,而是要靠塑造人物的形象。这也就是说,“作品中最能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的,还是人物的命运”(蒋孔阳语)。是否可以这样认定,人物的命运决定着作品的生命。缺少对人物的鲜细描写,作品是注定立不起来的。

《奔》主要是采用浓墨重笔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刘守富、关向前、张志远这三个新时代石油工人的艺术形象。

刘、关、张兄弟三人,在祖国最需要石油的时候,从各自的不同岗位来到了老虎岗运输大队。当时,开发石油产业面对的困难多如牛毛,数都数不清。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条件下,不畏困难,愈是困难的地方愈是有他们出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已成为他们的人生追求和无私奉献。作品为我们塑造了石油工人爱岗敬业的形象。

在困难的环境中迎着困难上。每逢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他们都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抱负,并为夺油而一战再战,用实际行动谱写石油工人的壮志豪情!秋天的黎明他们相伴着星星战斗在工地上;寒冷的夜晚他们跟钻机一样高唱着生命颂歌;春天的风沙又怎能阻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盛夏的雨夜他们在工地上一次又一次清洗着自己的灵魂和志向。这就是我们作品的主人公,他们用平凡的甘于吃苦的劳动,用汗水一再染亮石油工人的成长史。

中国有句谚语:“草若无心不生芽,人若无志不发达。”纵观全篇作品,奋战、进击在多为祖国献石油第一线上的普通工人,都具有着誓与祖国共繁荣的志向。他们工作在油田,心里却装着党和人民对他们更高的要求和希望。高尔基说:“艺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作品对这样的艺术要求,有如下细笔描写:

“张志远以队为家,以车为伴,他振作起精神,一有空就读那两本《人生哲学》和《四书》。这两本书他几乎每天都看上几页,白天随车就放在手扣里,晚上就放在枕下共入梦乡。”

二、在细节描写上,作品引导读者体悟到了油韵风情

写人是作品的真功夫。把人物写出个性是作品的硬功夫、巧功夫。塞万提斯曾说:“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奔》有些章节和段落的描写,正是通过细节逼真而写活了人物个性。

作品透过许多细节逼真的描写,于不同场景中塑造人物的形象时,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作品的创作实践引导我们体悟到,作品的细节逼真存在于思想中,而思想来自于作者的心灵。来自于时代感。

写梦,写张志远对心上人梦无尽,情更浓。这是浪漫笔法中的细节逼真。

写情,写关向前借看电影《红高粱》而心系小花,奢想小花是“我奶奶”,自己是“我爷爷”。这是情爱碰撞中的细节逼真。

写恨,写罗莉对经理熊大的恨,虽用语不多,但却理性地揭示了罗莉爱憎分明的内心世界。这是痛斥丑恶中的细节逼真。

写人,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石油工人,困难面前有他们,他们面前无困难。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他们的伟岸形象。这是歌颂正义中的细节逼真。

写事,写洪水面前,石油工人一心听从党召唤,洪水面前更显石油工人的英雄本色。这是感天动地中的细节逼真。

写景,写石油画幅上迷人的景色,有的段落靠几句详写,就把石油工人的心灵美写活了。雨果说:“美为真服务”。这是情景交融中的细节逼真。

写难,写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则更是用详细的笔墨塑造了人物的感人形象。这是场景转换中的细节逼真。

写家,写大家与小家的相互关联,作品让我们看到并记住了,祖国大家庭需要什么,中国石油工人就真心实意地奉献什么,小家只能是无条件地服从服务于大家。这是油田创业中的细节逼真。

无数艺术耕耘和创作实践证明,“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李准语)

三、在语言运用上,作品引发读者品悟到了时代气息

亚里斯多德说:“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同样都是奋战在石油工业战线上的工人,但他们心中所想和口中所言各有特色。像这类独创性的语言在作品中屡见不鲜。

于不同的场景,在不同职业的人际交往中,作者始终注意使用职业语言,且这些语言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如写买断、下岗、再就业、经商、传销、炒股、上网等等,使用的都是跟场景相吻合的语言。正是靠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什么人说什么话,干什么事业说什么话,这是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可喜之处。语言的丰收岂能不带来作品的香浓!

还有,作品随着人物命运的牵系,事件发展的过程,巧妙地使用了一些民间口头语言,这也为作品增色不少。例如写炒股“股民一窝蜂,银行去打工。不用刀和枪,照样扒个光。”像这样口头语言还有一些。

“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张月超语),《奔》的创作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的。

《奔》在文字剪裁和主题提炼上,在描写人物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上,在精巧布局和采用浓墨塑造典型人物上,还存有可供发掘的空间。但“历史向新人招手,新人向文学招手,读者正等待英雄主义的文学向他们招手。”(阎纲语)

猜你喜欢

铁人工人细节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