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

2014-03-29邓源喜王永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大学生

邓源喜,王永斌,许 晖

(蚌埠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再加上高校内部管理方式的转变、高校生源结构的变化和网络的普及等等,使得高校继续面临新的安全问题和挑战.如今,高校内社会化活动日益增多,高校内社会化现象也比较普遍,高校内外治安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伴随着高校内形式各样多种人身伤害事故的频发,以及大学校园内治安、刑事等案件也相继频频曝光,这些都给大学校园内学生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形下,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差的大学生们往往最后成为事件的受害者.因此,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对加强实施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具有迫切的必要性[1].可见,对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已成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与探析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安全意识低.一是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差,法律观念较淡薄.例如遇到贵重物品被盗或不法侵害时不知如何正确处理.部分高校学生思想麻痹大意,疏于自身安全防范;个别大学生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私自外出,甚至跟随陌生人出校(如家教、与网友见面等),经常发生人身、财产安全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外出时,将随身携带行李、物品交给陌生人来看管;一些大学生迷念网络游戏,甚至对于陌生人,随意透露自己个人信息等.此外,新时期许多大学生心理成熟滞后,人生观不明确、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等,这些问题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隐患.二是大学生周围安全问题多,潜在威胁大.新时期大学校园主要存在盗窃、诈骗与交通安全等人身和财产安全隐患.这与学校部分安保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制度不完善、设施缺乏,安全防范措施不适用、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漏洞有关[2].经过认真分析,探其原因,总结起来这些除了与高校学生自身因素(生理、心理、思想发展等)有关以外,还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等)也不无关联.

第一,外在因素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缺失.研究证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性格、人格、思想、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家庭离异,不和睦,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是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首要诱因.例如部分父母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造成孩子专横霸道、好逸恶劳等;甚至有的父母打骂孩子已成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性格内向、人格自卑怯懦等;部分父母在教育子女中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心理疏导、人格培养、安全知识教育等.二是学校安全教育不完善.主要指教育、管理制度、教学设施在安全方面的漏洞.首先,安全意识教育工作不到位.当前,高校内违法和犯罪活动屡禁不止,比如偷窃、酗酒、网络一夜情等.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在安全意识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偏离学生的思想个性与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导致安全意识教育对大学生的安全缺少实效性.其次,管理工作不到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周边环境的复杂化,网络普及应用等因素,导致大学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落实,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与科研工作,造成事故.再次,学校设施的不健全.以火灾为例,当前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用品(电脑、洗衣机等)日益增多,可燃物也随之增加.火险隐患相对增大.大学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多易引起火灾.燃气设施、供电设施、食堂、体育器械等对大学生都会构成安全威胁.三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一方面,社会环境中存在不良思想侵蚀为诱因.例如因西方思想的渗入,一些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严重影响;以自我为中心,爱慕虚荣等成为学生安全问题的动机因素.另外,社会教育理念的偏移等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如今社会上对学生的期待因偏向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了与社会能力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实际了解的少,缺乏正确认识社会和与社会接触的正确心态.以交通安全为例,有时多种车辆在高校内违章行驶,部分高校道路安全状况差,校园交通管理滞后致使高校的交通安全隐患多,学生因交通事故引发人身伤害时有发生.

第二,大学生个人因素方面.首先,高校学生自身法律纪律观念淡薄,思想上忽视安全问题,安全防范意识差是诱发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如乱闯红灯,不走斑马线,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旷课,在学生宿舍内乱用违禁电器,不重视校纪校规等;有些学生甚至藐视法律,以身试法,违法、犯罪时还存在侥幸心理,自作聪明,误认为不会被人查获,结果常酿成人生悲剧.再比如有些学生财物保管不当、交友不慎等;部分学生对防火、防盗、防骗等方面安全知识缺乏基本常识,安全防范自控能力也弱,在遭遇险情时不能正确处理,也会造成个人伤害和财产损失.其次,由学生自身个性特点而引发系列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新时期大学生们面临学习、婚恋、人际交往、择业以及经济困难等诸多压力,而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学生们时常会出现内心冲突、心理受挫、意志脆弱,承受能力降低问题.此时,如不注意及时心理疏导,一些强烈的情绪色彩,如攻击性、冷漠、固执、消沉、焦虑、恐惧、孤立、抑郁、人际交往障碍性心理等就会表现出来.有些学生心理水平发展缓慢,心理脆弱,对性知识、社会人际关系等产生恐慌感;很多大学生属独生子女,个人独立生活能力、自控力较差,无法及时、正确应对挫折,处理各种矛盾时有失理性、灵活性;部分大学生个性过于自尊和自私,个人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弱,做事易冲动,不明事非,爱占小便宜,面临挫折和挑战时,常用变形、变态的方式方法应对,致使个人和他人都遭受损失和伤害[1,2].可见,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也是大学生安全防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针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内容与策略:

首先,要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例如通过加强大学生学习相关自我保护法律知识内容教育,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教育学生当面临抢劫、强奸、行凶非法侵害威胁时,应果断向保卫公安部门报警,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要与心理咨询相结合.通过心理咨询,减轻学生内心的紧张与压抑,达到震撼心灵、感化心灵的作用,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率的发生.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最好采用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有针对性、目的性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心理卫生、及挫折应对能力教育等.这对于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与完善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其次,强化学生网络安全及防盗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同样要求加强学生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呼唤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要求学生不登录反动、非法网站,不在网上发表煽动性的言论,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等.开展防盗教育,运用典型案例效果好,例如宿舍盗窃事件,可通过看录像、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强学生的防盗观念,学会了防盗方法及预防措施[4].

最后是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意识教育,一是教育大学生学好交通法规,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在交通活动中,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好习惯;二是要教育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听消防知识讲座、看图片展览、参加消防运动会、操作各种灭火器材等模拟消防训练学习施救和自救方式方法让学生掌握防火、灭火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火灾和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4].

当然,要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需要高校党办、学生处、保卫部门负责,团委、教务处、公寓管理部门、专兼职教师和辅导员等全方位努力,思想上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并且将安全教育也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中,这才是上述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策略得以实施的必要前提[5].

3 结束语

高校的安全、稳定、和谐,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新形势下究竟该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原则,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安全意识教育内容与策略,真正使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就一定能够逐步提升高校学生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及安全防范意识水平,不断增强高校学生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保障他们在校正常生活和学习,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1〕孙文.大学生安全教育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7-8.

〔2〕薛立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2.

〔3〕王武宁.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0):38-39.

〔4〕苏延立.加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2):84-86.

〔5〕邱泳明,肖菊仙.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1):156-157.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