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的研究
——以宿州学院为例

2014-03-29冯松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勘查毕业生工程

郭 艳,冯松宝

(宿州学院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由于国际形势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近年来煤炭行业形势趋于下滑,各煤矿相关单位颇受影响.首先是从就业单位招聘情况来看,以往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非常乐观,甚至还未毕业就被“预订”,大多高校工科生特别是与煤矿相关的毕业生就业率能达到100%,而现在毕业生却是人多为患;从单位内部来看,谈论的较高频率词汇便是“裁员”、停产、辞职等.另各企事业反馈高校毕业生质量下降,这也是单位招聘名额减少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另一症结所在.

宿州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近年开设的煤矿方向的专业,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人才培养质量,资源勘查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颇受挑战.笔者就根据目前形势,仅对资源勘查专业培养方案及相关政策作一简单思考.

1 教育的目标及意义

《华盛顿协议》是目前世界上体系最完整、权威性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工程互认协议[1-2],它是关于国际本科工程学历(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资格认证的协议.其核心内容是经过各成员国组织认证的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实质等效性是指任何成员在认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所采取的标准、政策、过程以及结果都得到其他所有成员的承认[3-7].该协议承认各签约国认证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职业的基础要求和基本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在现在背景条件下,工程教育更应该重视教育产出质量[4],各院校办学效果都应以受教育者的质量水平作为证明,办学宗旨应是“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验证手段应以“学生学到什么”为主要参考点[8-9].毕业生不被认可,即是距毕业生认证标准有一定差距.资源勘查工程教育首先应以《华盛顿协议》认证标准作为参考和动力,促进国内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本国高等教育产出质量,提升本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1],并能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教育为本,逐步向国际教育水平靠近.

2 过程与实施

由于工程教育的重点是转向教育产出,要求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具备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基本专业知识技能、自学能力及健全的世界观和责任感等.而实际上,大多数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操作能力欠缺,思维方式单一,所学知识太泛而不精,缺乏工作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觉和自我约束能力太差[10],甚至上大学就混毕业.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不够完善;专业课时数太少;专业面太窄,浅尝辄止;教材针对性不够强,给人感觉什么都懂一点,却又什么都不会.另外,近年来各院校扩招较多,专业生源紧张,生源质量下降,相应的专业教师质量和数量可能跟不上,教学水平下降等等.

为改变上述情况,培养方案是关键.由于现在企事业单位对资源勘查人才需求表现出“部门多、总数多、专业涉及面宽、实践应用能力强”等特点,则培养方案改革势在必行.使毕业生不仅基础知识面宽,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特长(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或对专业有一定的研究方向).比如在大一大二时期,要让学生将专业领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扎实,大三阶段就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有侧重点的教育,并适时的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践,定期验证课堂知识.而大四阶段便是集中性的实践或实习,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很快速进入角色.

2.1 量身定做的学习与教育目标,也是人才产出要达到的标准.包括: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如地质基础知识,一定的资源勘查专业素质,并能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沟通表达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资源勘查专业英语,具备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定学科基础知识,综合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知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设计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等等.

2.2 学习与教育的量的问题,教育程度判定的依据.为保证一定的教育质量,不仅所修总学分要达到一定的量,而且对各个知识结构的学分也要有一定的限定.不仅要有足够体现出重视专业宽度的学时数,也要保证专业某一方向深度学习的学时数,特别是实践学时数更加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教育质量,学生专业知识才能达到宽中有细,泛中有专,粗中有精.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要采取一定的鼓励奖惩措施,使他们重拾信心,向合格的毕业生迈进.

2.3 教育手段,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入学选拔办法,如为达到基本学习目标,有考察学生必备的基本资质的方法等等;教育方法,如学生受教育过程中,要安排一定的实践实习,或课程设计等,并阶段性的给予测试,进一步的调整教学措施等等;教学组织,配备具有一定能力的教师,各教师之间要相互沟通,各教学科目之间应该密切配合,应建立一套教师培养制度以促进教师质量的提高并开展相应的活动.

2.4 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主要是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更好的学习大型专业软件,紧跟专业研究技术;图书馆、阅览室、自修室的完善,充分利用信息时代技术,学会文献检索查询.还包括教学经费,确保基本设备设施的完善、维修、运行所需资金,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5 评价与反馈系统,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的后盾.须根据本专业具体情况,建立一套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与标准,以检查学生学习完成情况.同时,也应有一套教学反馈系统,以便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11].

3 加强校企合作

毕业生质量下降,不被企业认可,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企业.院校人才产业界与工业界联系越来越少,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不能达到要求.一方面院校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学生实践与实习;另一方面企业认为实习生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价值,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去指导他们,还要支付实习生一定的薪酬,所以实习生便成为他们的负担.从企业自身来讲划不来,根本就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工业界与产业界的脱离,剥夺了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的机会与平台,不能较好地贯彻专业培养要求,不能达到人才质量标准.

所以工业界与产业界应积极主动起来,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教学平台,增强实践教学水平.充分利用本校地域特色,皖北地区煤矿企事业单位较多,更应给与工程专业人才锻炼的平台与机会.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也能锻炼老师的素质.鼓励教师去企事业单位锻炼,加强老师和学生与现场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师现场实践能力,老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可聘请专业资深专家来学校兼职教授,或定期聘请资深专家教授来校授课或开展实践讲座.必要条件下,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校企合作给与协调与帮助,鼓励校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国家人才教育质量多一线希望.

4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院校自身教学水平

第一,是加大准入门槛高度,提高准入教师学历层次.从今年开始,本专业教师原则上引进高质量博士和博士后,同时鼓励40岁以下的硕士或学士学位教师分期深造进修,以取得博士学位并提高教师学历,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第二,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组织科研促教学典型案例学术讲座,营造科研与教学氛围.本校实行专业青年教师导师制,使新进青年教师能及早的参与科研,进入专业团队提高科研水平.设立“产学研”教师培养机制,通过教师业务素质和科研锻炼,加深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清楚煤炭资源勘查所需,使教师能够开拓思维并收放自如的上课,以更好的落实特色专业培养要求.建立完善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活动,并选派教师前往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或科研机构深造、培训和提高,同时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来校学术互动,拓宽学生视野.第四,实行竞争机制,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12-14].

5 思中国教育在世界中的位置

根据英国教育出版公司Pearson《学习曲线》报告,在各国(地区)教育系统的绩效当中,在全球教育总体评价中排名第一的是芬兰,排名第二的是韩国,中国香港、日本和新加坡依次紧随其后.这份研究报告认为,在学生认知能力方面香港排名第三,排名在芬兰和新加坡之后;但在民众教育程度(以识字率及高中/大学毕业率计)方面,香港排名仅第17位.这一调查报告列出了全球教育中排名前4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和台湾竟然没在名单之列.由此可见,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针对中国教育在世界中的位置这样一情况,笔者略有思考.首先希望国家教育部门对教育实施单位进行严格监督,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单位相关设施整改建设;另一方面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其次,希望国家能够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也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间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教师待遇,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执教,这将更大幅度的提高学校教学实力,特别是偏远地区,比较落后,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可以通过较高的教师待遇吸引教师去不发达地区执教.第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工程教育产出和国家财政投入是呈正相关的.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总的供给量,才能维持学校正常的运转及提高教学需求[15].

目前,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教育行政化现象比较严重,不能较好的把握教育的方向.学校行政人员应该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行政人员服务.一个学校的灵魂便是教师和学生,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学校将不再是学校.教师,是一份神圣而伟大的职业,应该是学校的领路人,学校的主人,而不是仆人.一个学校往什么方向发展,走什么样的路,作为第一战线的教师是最清楚的,决策的执行性也是最佳的.

6 结束语

作为本校新开专业,应紧扣国家社会发展,做到学校产出人才就是社会需要人才.为满足社会新形势的需要,笔者在一些培养方案和相关决策中给出些建议,其中不足欠妥之处有望同行批评指正.更希望奋战在第一线的老师,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本校乃至国家资源勘查专业工程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阶梯.

〔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2〕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4-77.

〔3〕王孙禺,孔钢城,雷环.《华盛顿协议》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0-15.

〔4〕王健,陈国铁.海峡两岸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比较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11(2):138-145.

〔5〕李国强,熊海贝.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国际互认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5-12.

〔6〕赵金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J].理论观察,2010(4):138-139.

〔7〕Wulf,Wm.A.A M akeover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J].Issues in Science&Technology,2002,18(3):35-39.

〔8〕王玲,雷环.《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的工程教育认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88-92.

〔9〕孔文.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及启迪[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16-35.

〔10〕张小兵,宋荣彩,王长城,李国蓉.资源勘查专业油气方向本科生培养的思考 [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124-127.

〔11〕袁本涛,王孙禺.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58-65.

〔12〕刘吉余,卢双舫,朱焕来.“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案[J].石油教育,2009(3):88-90.

〔13〕徐璟玮,付莹莹,刘颖君..中德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9):133-134.

〔14〕Ernst,Jeremy V.Impact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on Cognitive Outcome i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 Preparation [J].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2013,24(2):31-40.

〔15〕郭鹏.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效率的国际比较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8.82-116.

猜你喜欢

勘查毕业生工程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伤心的毕业生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子午工程
工程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