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东部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

2014-03-29黄国荣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文化区科尔沁长调

黄国荣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内蒙古东部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

黄国荣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根据行政区域、部落聚居区、生态环境、地域文化、艺术形式等把内蒙古东部地区划分为科尔沁音乐文化区、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昭乌达音乐文化区等三个区域,这三个音乐文化区的民族音乐在保持整个民族音乐文化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共同构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科尔沁音乐文化;呼伦贝尔音乐文化;昭乌达音乐文化

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在民族音乐方面,更是有“岭前岭后声相异”的俗语.可见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在保持传统音乐文化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

根据地域文化特色、民族习俗、音乐风格布局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可将蒙古族民族音乐文化按照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加以划分,形成了各自的浓烈独特的音乐文化特点.其中东部音乐文化区是蒙古族文化和音乐的典型代表,根据行政区域、部落聚居区、生态环境、地域文化、艺术形式等,内蒙古东部音乐文化区可以划分为科尔沁音乐文化区、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和昭乌达音乐文化区三个区域.这三个兄弟音乐文化区的民族音乐由于受到历史、地理、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同时它们又是互通交融、彼此影响的,由于它们的相互影响而彼此融入了许多新鲜元素,使其具有了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

1 科尔沁音乐文化区

科尔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东西跨经度7°21′30″,宽约580公里.东部为松嫩草地,北与呼伦贝尔为邻,西与锡林郭勒盟和蒙古国接壤,南靠辽宁、河北两省,总面积186100平方公里.科尔沁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以蒙古族为主,是全国蒙古族最集中的地区.科尔沁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库伦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等.科尔沁文化主要是由蒙古族的科尔沁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巴林部等部落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积淀、传承、整合、演变之后最终形成的,具有多元、开放、复合的地域文化特征.

1.1 科尔沁音乐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

科尔沁音乐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总体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1)古代科尔沁音乐文化时期,13世纪至15世纪中叶,古科尔沁部主要生活在海拉尔河流域至南西伯利亚一带,以游牧狩猎为主,当时的音乐形态以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极富雄浑力量的短调为主.

(2)嫩科尔沁音乐文化时期,15世纪中期到清代中期,古科尔沁部迁至松嫩平原后,音乐形态逐渐变化为以曲调悠长、历史久远的长调为主,长调音乐风格逐渐占据了嫩科尔沁音乐的主导地位.

(3)近代科尔沁音乐文化时期,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腐朽没落的清政府推行垦荒政策,使得科尔沁草原遭到了肆无忌惮的掠夺式开垦,牧民的生活方式由传统的游牧狩猎转为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本地域的民族习俗和音乐文化风格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往与草原自然地理特征和民族生活特点相契合的抒情长调民歌,逐渐演变为歌颂农耕生活的短调叙事民歌.另外,当时有大量外来牧民涌入科尔沁草原,为科尔沁草原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丰富了科尔沁地区的音乐风格(如土默特、喀喇沁部独特的民间音乐——长篇叙事民歌和乌力格尔).自此,嫩科尔沁时期的音乐文化风格由抒情、吟咏开始向近代科尔沁时期的叙事、写实风格转变.其中长篇叙事民歌以其内涵丰富、篇幅浩大间接映射出科尔沁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脉络走向,进而形成近代科尔沁音乐文化时期典型的音乐文化生态特点.

1.2 科尔沁音乐文化特征

科尔沁音乐文化是科尔沁地区很多时期、许多民族、多个部落、多种层次的文化之间通过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呈现出多元文化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科尔沁长篇叙事民歌是科尔沁的代表性音乐,它篇幅较大,故事情节比较完整且复杂,多以潮儿或四胡伴奏,由职业民间艺人创作并演唱,在演唱时,演唱者根据人物刻划、故事情节、题材内容等方面的需要,插入评述性的对白,具有民间说唱音乐的特征,喜剧性、悲剧性、英雄性是叙事民歌的主要特征.

(1)喜剧性特征.科尔沁地区的民歌多以近代喜剧性叙事民歌为主,既具有戏剧深层的庄严性,也具有戏剧表层的滑稽性,在带给人滑稽幽默的同时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度解析.其代表性的民歌有《北京喇嘛》、《扎那玛》等.

(2)悲剧性特征.根据主题和题材,科尔沁地区近代悲剧性叙事民歌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被欺压迫害或反抗复仇为主题,代表作品有《英鸽和罗成》、《额尔古乐代》等.另一种是以家庭婚姻和爱情生活为主题,代表作品有《金哲日玛》、《乌云其其格》、《龙梅》等.

(3)英雄性特征.科尔沁地区近代英雄性叙事民歌主要反映了民众的英雄主义情结.科尔沁部落民众以英勇无畏著称,英雄主义精神已经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思想感情、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科尔沁是我国三个蒙古史诗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七个蒙古史诗中心之一”.陶力哆是气势辉煌的英雄叙事民歌,代表性作品有《那木斯来》、《嘎达梅林》、《巴拉吉尼玛扎那》等.

2 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地域辽阔、山川河流交错,森林茂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草原文化的发祥地、马背文化的摇篮”的美誉和历史地位.呼伦贝尔草原上居住着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回族、鄂温克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民族,这些民族共同为创造灿烂的呼伦贝尔文化做出了贡献.

2.1 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

呼伦贝尔音乐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古代呼伦贝尔音乐文化时期,从西汉至清朝年间,此阶段的音乐主要是以表现人们生产活动和展现动物的可爱形象为主,这一阶段前期音乐古朴原始、曲调简短、节奏鲜明,同时具有舞蹈性的风格,这一阶段后期音乐音调悠扬、节奏自由、腔多词少,具有极强的抒情性.

(2)近代呼伦贝尔音乐文化时期,清朝后期至今,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人们的经济形态发生了改变,音乐文化也随之改变,草原游牧音乐文化形态与半农半牧音乐文化形态同时存在,近代呼伦贝尔音乐文化时期是音乐风格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2.2 呼伦贝尔音乐文化特征

呼伦贝尔地区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春夏时节五颜六色的花朵布满整个草原,令人沉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歌飘荡在草原上,诉说着草原上的动人故事,展现着草原的美丽风光.呼伦贝尔民歌数量、种类繁多,也反映了深刻、广泛的社会生活内涵,同时蕴含着呼伦贝尔人民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等诸多方面.长调民歌是蒙古人长期在草原上生活、劳动中所创造的一种民歌体裁,它是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高形态,其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了蒙古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不但体现了蒙古族所共有的传统文化特征,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呼伦贝尔长调民歌曲调舒缓,开阔明亮,“诺古拉”相对单纯,以硬腭式“诺古拉”为主.调式方面,呼伦贝尔长调民歌转调离调手法运用较为普遍,具有柔和宽厚的色彩.

3 昭乌达音乐文化区

昭乌达地区东接科尔沁界,西连察哈尔正蓝旗和围场,北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和卓索图盟(今赤峰市宁城、辽宁省建平一带)毗连.具体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敖汉旗、赤峰市郊和哲里木盟的开鲁县、奈曼旗、扎鲁特旗等旗县.

昭乌达地区凭借中华龙的故乡、大辽帝国故都等令人瞩目的历史文化成就以及不断演化的民族习俗与传统,形成了以“红山文化”和草原文化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昭乌达地区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有长调民歌、赤峰鼓吹乐、赤峰雅乐、赤峰佛乐等,昭乌达地区代表性曲目,如《云青马》、《达木茹哈达》、《江沐沦之水》、《吉塔拉草原的野雉》等,随着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演奏技艺的不断发展,歌颂新时代的民族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

〔1〕郭秋良.东蒙民歌音乐形式浅谈[J].民族艺术,1994(4).

〔2〕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历史轨迹初探[J].民族艺术,1996 (02).

〔3〕王迅,中国东部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考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02).

〔4〕乌兰其其格.近现代科尔沁标志性文化——长篇叙事民歌[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03).

〔5〕何红艳,扎术苏,科尔沁情歌与民俗风情[J].赤峰学院学报,2005,26(03).

〔6〕布特乐图,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传承与传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30(6).

J607

A

1673-260X(2014)12-0219-02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最终成果:内蒙古东部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2013B061)

猜你喜欢

文化区科尔沁长调
草原的长调
草原长调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科尔沁情
美丽的科尔沁
梦回科尔沁
长调
长调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