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氛围的关系

2014-03-29罗洁颖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青虫儿童心理心理健康

罗洁颖

(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曲靖 650011)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氛围的关系

罗洁颖

(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曲靖 650011)

家庭是儿童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在家庭中,儿童遭遇到最初的情感体验,这将影响甚至决定其一生的情感.研究认为:紧张的家庭氛围会损害儿童的心理健康;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氛围

1 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家庭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儿童遭遇到最初的情感体验,这将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一生的情感.研究认为:家庭氛围中的一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1 紧张的家庭氛围会损害儿童的心理健康

紧张的家庭情境包括: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家庭经济管理的混乱、家庭成员不健康的爱好、家庭成员经济或社会地位的丧失或有丧失的危险等.在氛围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之中.他们常常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意气用事,动辄争吵、闹离婚甚至大打出手.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不仅情绪容易紧张,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甚至会为倾向父亲还是母亲而感到烦恼、疑惑、不知所措.紧张的家庭情境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孩子长期处在负面的情绪体验当中.由于缺少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孩子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的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负面影响.

1.2 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母双方应该彼此相爱,父母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志趣,愿意帮助孩子,使其了解父母,了解长辈.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氛围和谐、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要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仅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的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有些事情可以让他自己决定与选择;有些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例如:一位母亲在买回来的菜叶里,发现了一条青虫.女儿很好奇,坚持要饲养.母亲没有阻止女儿的行为,而是积极配合女儿饲养.在饲养青虫的过程中,母亲引导女儿观察、探索,逐渐使女儿知道了青虫的蜕变,明白了青虫的习性,了解了青虫是害虫,最后消灭了青虫.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日渐浓厚,而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体验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孩子的求知欲.

父母要营造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的教育要多引导,少训斥.丰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

2 儿童心理健康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2.1 父母要营造爱的氛围

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然而,对孩子的尊重不等于放纵,关爱更不等于溺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权衡,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由于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的缘故,许多家长都热衷于替孩子们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这实际上使孩子们失去了众多实践的机会.例如:一位母亲对儿子说:“儿子,你是妈妈唯一的宝贝,是我的一切,妈妈愿意为你做最大的牺牲.”结果,儿子4岁了,妈妈仍然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结果,到了幼儿园里,她的儿子这也不会做,那也学不会.母亲的这种“爱”实际上是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其最终结果是,孩子将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与社会格格不入.

2.2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人的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儿童时期奠定基础.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孩子成人后将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那么,如何在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就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和经验.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苛求.严厉、苛责、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恐吓孩子.欺骗和恐吓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7.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身体的锻炼亦十分重要.要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儿童拥有健康的体魄.

3 纠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

3.1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性格是一种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帮助、引导.

1.让孩子独立自主.父母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导致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2.让孩子大胆地说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父母不能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让孩子参与集体活动,使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阔的地带,比如野外、海滨,鼓励孩子对着远处大声呼喊、与家长交流等.

3.2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有时候“很不听话”.殊不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必须从自身找原因.对孩子有求必应,过于溺爱,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反而会更严重.那么,怎样使孩子“听话”呢?

1.重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反抗期”是在3—4岁时出现.与更小时候相比,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了“不听话”的表现,经常“违背”家长意志,总是想“摆脱”大人对他的“束缚”,到4—5岁时这种情形依然存在,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何小小年纪就开始“不服管教”.其实,这种儿童“独立性”心理的萌芽,往往被大人们理解为“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此时,若简单地对孩子进行压制或干涉,甚至进行粗暴的责骂,孩子表面上可能会变得“听话”,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往往会受到伤害,独立个性品质的心理发展可能会受到阻碍,甚至会停滞不前,这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家长这个时候应该因势利导,充分鼓励和满足儿童的合理行为与要求.对儿童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则应循循善诱耐心劝导,不能采取强硬制手段予以压服.

2.妥善对待儿童的“不听话”行为.当儿童有不合理的要求而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表现出“不听话”时,家长既不能迁就儿童,也不能火冒三丈,进而对孩子拳脚相加.而应采取正面教育和引导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儿童对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认识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多种办法,如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对儿童的哭闹进行冷处理、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等,巧妙化解儿童的“不听话”行为.

3.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非常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较小的儿童有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特点.家长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其注意力从当前的事物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4.对儿童的“不听话”行为进行冷处理.儿童“不听话”时,家长可以不理睬他,暂时离开他,实行“冷处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可以“迁就”他的意愿,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尤其要注意的是,家长态度要一致,不可一个严,一个松.当无人理睬时,孩子就会因为感到无趣而妥协.“风平浪静”之后,家长可以对孩子讲清道理,并鼓励他“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使孩子明白是非.

5.事先进行警示性提示.有的儿童有习惯性“不听话”表现,对此,可以用事先进行警示性提示的方法进行教育.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大人抱,家长可在出去之前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等.

6.合理惩罚.俗话说“记吃不记打”,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合理惩罚(惩罚不是体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有的儿童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家长不必强求,只须收起食物.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不好好吃饭的结果.孩子以后就会好好吃饭了.

7.注意教育孩子的技巧.家长教育孩子应该有适当的技巧,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超出孩子实际能力的过高要求.家长提出要求的态度、口吻,应是肯定、亲切的,这样更易于被孩子所接受.

〔1〕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2〕田艾米.儿童心理问题全攻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盘海鹰.幼儿心理教育科研就在我们身边[J].幼儿教育,2002(9).

G61;B844.1

A

1673-260X(2014)12-0075-02

猜你喜欢

青虫儿童心理心理健康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小蚂蚁智斗大青虫(三)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大鸭梨和小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