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一江两岸”发展 推进“一城两翼”建设

2014-03-29

党政干部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石首江北建设

○ 丁 辉

石首横跨长江,呼应湘鄂,有着独特的地理坐标和文化音符。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开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石首作为对接两大战略区域的重要节点,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发展主题,围绕“进位提质”的总目标,按照“经济发展不受行政区划局限、城市建设不受行政级别局限”的观念,统筹“一江两岸”发展,突出“一城两翼”建设,全力打破交通瓶颈,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倾力打开环境屏障,加快将石首建设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努力构建鄂南湘北区域中心。

一、统筹“一江两岸”,推动融江发展

长江将石首一分为二,三分之二在江南,三分之一在江北。“一江”是石首最重要的发展背景和资源,“两岸”是石首最客观的发展现实。统筹“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是事关石首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

(一)订好全域规划

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规划是前提。要牢固树立全域石首的理念,进一步调整完善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完善各项规划的过程中,注重研究如何统筹江南江北资源配置,注重研究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一江两岸”资源配置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石首与周边市县的关系,准确把握石首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以规划的融合促进“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二)架好长江大桥

石首“一江两岸”要融合发展,首先要消除空间障碍,打破交通瓶颈,将天堑变通途,变两岸为一体。要加强工作专班力量,不惜代价、全力以赴抓好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攻关,踢好临门一脚,确保2014年获得批复并开工建设。在此基础上,放眼未来,科学谋划,为建设其他过江通道预留岸线空间。同时,以长江大桥为交通纽带,积极协调搞好石首境内高速公路建设,使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早日会接潜石高速、江北高速、江南高速,进而融入京港澳、杭瑞、沪渝等全国高速公路网。依托过境石首的国道G234项目,着力推进省道秦黄线改道升级,使其贯穿江北5个乡镇,将江北各乡镇之间的通达时间缩短为一刻钟以内。

(三)做好港口文章

石首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如何让其真正释放“黄金”效应,是我们面临的紧迫命题。要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充分运用港口枢纽对区域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更深层次地参与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分工,促进石首经济跨越发展。要加快绣林港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滨江公园区、专业码头作业区、工业综合码头作业区、船舶修造区、沿江产业园区,使港区长度拓展5公里、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同时高标准建设好新厂港、春风港、调关港。要做大临港工业,推动高新技术、重工业和化工能源等带动力强的项目落户沿江产业园。要搞活港口物流,高起点建设临港物流园,以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石首,全面提高港口经济的支撑力。

(四)建好江北新区

城镇是舞活“一江两岸”经济的龙头。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打造江南江北区域中心,促进“一江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江南已有市城区这个主中心,要在江北片区着力打造一个经济文化副中心。新厂镇是省级“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具备建设江北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和现实基础,要按照市级镇的标准,从发展战略、产业项目、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社会事业、行政服务等方面,对新厂镇予以倾斜,支持新厂建设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和5平方公里的江北新区,以此服务和带动江北四镇一区的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

(五)用好人文生态

石首人文生态资源丰富,江北有麋鹿、江豚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山、省级南岳山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马岭遗址等。要按照“越保护越发展”的理念,高点规划,统筹推进生态景区建设,建设南北呼应的生态景区带,充分放大石首特有的生态环境效应。依托包含箢子口、沙滩子、黑瓦屋三个长江故道的天鹅洲湿地,规划建设长江故道博物馆,把地理特征打造成文化名片。依托桃花山生态园,挖掘生态内涵,做精做美桃花山风景名胜区。依托有5000多年历史的走马岭古城遗址,规划建设走马岭遗址博物馆。

二、建设“一城两翼”,推动加快发展

当前,石首最核心的任务是推进经济发展进位提质。为此,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要按照“产城一体,山德水韵”的理念,加快“一城两翼”的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金平工业园、沿江产业园为两翼,加快工业平台和城市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建设的扩容提质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推进土地扩征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征地拆迁要先行。把征地拆迁作为石首建设发展的第一道程序,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工作,由市委常委带队,分片作战,各司其责,确保2014年完成土地征收任务,2015年完成房屋拆迁和安置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征地拆迁工作,坚持安置先行、让利于民,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廉洁拆迁,力争实现无遗留问题、无群众上访、无强拆、无仲裁的“四无”工作目标。

(二)推进城市扩张

按照“东进南拓”的战略部署和“山德、水韵、人和”的新城理念,加快中心城区扩张,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至3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30万。坚持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在新城建设上,以“一山两湖”片区为核心,建设山底湖公园、陈家湖广场、环湖公路、环山公路、城市综合体,打造“城市新客厅”。在旧城改造上,加强捆绑开发改造,实施滨江公园建设、绣林广场、解放大道升级改造等项目,打开临江大窗户,形成城市中心轴,让老城区充分显山露水、恢复生态。坚持以项目主导完善公共服务。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加快实施锦绣大道、太平坊大道、新一中、新人民医院、星辰国际大酒店、书香门第、山水一品、火车站仓储中心、林产品交易市场、农贸批发市场、鄂南湘北综合大市场、天然气利用等重大市政项目建设,将现代城市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有机结合,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全新的商贸、居住、行政和文化空间,加快城市功能由“服务石首本土”向“服务鄂南湘北”提升。

(三)推进园区扩容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建设、功能分区、项目带动”的原则,强力推进工业园区扩容建设,不断增强产业聚集力,提高土地集约率,形成规划科学化、产业特色化、土地集约化、节能环保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园区格局。坚持以港兴园、以路兴园,紧邻江南高速、蒙华铁路重点建设31平方公里的金平工业园,紧傍长江黄金水道建设49平方公里的沿江产业园。各乡镇办区原则上不再铺新的工业摊子,招商引资成果集中在两个市级工业园区落地,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实行工业税收与经济数据分享分成,处理好全市抓工业与集中办工厂的关系。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完善道路、水电、燃气、通讯、公交、商贸、绿化亮化、污水处理、住房保障、创业服务等园区设施,努力打造最佳创业平台。坚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将石首打造成荆州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三、强化一比二晒,推动科学发展

无论是统筹“一江两岸”发展,还是突出“一城两翼”建设,关键在于真抓发展。要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强化“比”的意识、“晒”的方式,用“进位提质”的目标规划工作、倒逼工作,促进各乡镇办区和市直部门竞相发展、竞相出彩。

(一)城区园区实行挂图作战

把城区园区各项工程的目标任务写在表上,挂在图上,倒排工期,定期督办,加快落地。加强重点项目服务调度,落实市领导联系项目制和部门包干服务制,市重点项目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小结,年终结总账。将今年作为“项目建设提速年”,坚持钻天拱地找项目、感天动地引项目、战天斗地建项目、改天换地成项目,促进平台空间项目化,推进项目满园满城。

(二)乡镇办区实行比点观摩

将“四化同步”建设作为评价乡镇办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两次集中观摩,以比促干,以干促绩,以绩促成。每次观摩只看新项目、新亮点,注重增量增速,注重分类评价,注重生态环境。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参加观摩的市“四大家”领导和乡镇办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各地发展变化集中进行定性考核,考核结果按30%的权重计入年度绩效考核分值。

(三)市直单位实行实绩展示

按照“年初亮打算、年中报进度、年底晒业绩”的思路,组织各市直单位年初公开工作目标和思路,每季度向市绩考办呈报一次工作实绩,年终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上展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业务创新等方面的成绩,集中晒业绩,并由相关人员进行社会满意度等测评,评选十佳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四)考核结账实行奖惩分明

为确保每个地方和单位都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抓工作,市委市政府为各乡镇办区和市直部门量身制定个性化的工作目标责任状,结合实际对每个单位进行不同内容的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公用经费预算挂钩、与干部提拔任用挂钩,突出“举手见高低、胜负定雌雄”的实绩导向。

猜你喜欢

石首江北建设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鹦鹉怎么说
新厂镇:石首“四化同步”第一镇
江南的水与江北的沙
湘江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