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高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2014-03-29付晓东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铁人大庆高校学生

付晓东

(大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了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的实施原则。大庆高校学生作为市民中特殊的“层次和对象”,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各环节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化解他们在价值观选择中的茫然和困惑,增强大庆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后续力量,培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播的“种子”都十分重要。

一、现实意义

(一)发挥大庆高校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庆现有高等学校6所,在校学生近7万人,按照《大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还要再引进2~3所大学,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万人,将成为大庆市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国内外著名学府发展史证明:一个城市人文环境的优劣取决于这个城市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2]高校是先进文化和创新思维的主要产生地,对其周边的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具有辐射和渗透作用。高校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意气风发、活力四射、充满理想;他们是所在学校风貌的载体,更是所在城市人文环境的主导群体。目前,大庆这座快速成长的新型工业城市正迈上宜居宜业城市的征程,这是新时期每个大庆人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不只体现在经济发展、城市的繁荣程度上,还体现在全体市民的价值观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上,要使大庆在发展的同时积淀的精神不被抛弃,优秀的道德不被降格,社会主义的信仰不被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大庆高校学生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各个环节,成为他们青春的航标。

(二)体现大庆高校学生的传承作用

前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在回忆录中说过:“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个城市在未诞生之前,就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哪一个企业和城市走过短暂的历程,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铭刻一个辉煌的亮点。”[3]这底蕴就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当代大学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他们的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契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典型体现和生动展示,积极发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优势资源,从中充分汲取精神营养,并创造性转化成为大庆高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元素,这是大庆高校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梦是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努力去实现的,薪火不断、生生不息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深地融入了每个大庆高校学生的血液之中,为他们持续不断地提供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使他们成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创新者。

(三)突出大庆高校学生的辐射作用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不仅是大庆市民共同的人生价值、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根据大庆各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大庆本地生源占到50%,省内与省外生源约为30%和20%。[4]各学校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而且毕业生75%就业方向选择了大庆,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后续主力。大庆高校学生具有寒暑假、离校就业定时流动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不仅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者,更是这种精神“火种”的传播者,他们会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遍龙江大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辐射到神州处处。

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三个层面24字”(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确定了不同层面既区别又联系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体现了主流价值追求对国家进步方向的正面引领,体现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仅揭示出国民价值选择对于凝聚发展正能量的重要作用,也是大庆高校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即要求大学生们一方面,要内化于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本质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吃准吃透。另一方面,要外化于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地说,“爱国”就是要求大学生热爱祖国,报效人民,志存高远,努力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品质;“敬业”就是要求大学生精于学业,以良好的自身素质、综合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诚信”就是要求大学生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做实事求是、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时代青年;“友善”就是要求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积极、健康、阳光、旷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就是大庆高校学生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三、有效路径

大庆高校学生主流中洋溢着90后大学生意气风发、青春飞扬的风采,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迷失人生方向、上进动力不足、缺失民族责任心,这些不能排除社会转型和多元化价值标准的影响,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大庆高校学生中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有力的引导。大庆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确定是前提和基础,如何引导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自己,指导自己行动并进而成为一种自觉,这才是最关键,路径有两条:第一条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规律表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掌握程度随着年级变化不断升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其价值观正确程度成正相关,[5]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越完整,基础越牢固,正确的价值观越容易建立。思想政治教师要激发学生思想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学生的心田,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第二条路径的方向:“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6]这就要求我们创造一切条件让大学生从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去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立足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情感和需求

大庆高校学生各年级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兴趣、情感有所不同。由于各自家庭和成长经历不同,个体表现也不相同。但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人际关系、感情、就业、学业相关。围绕这些吸引学生注意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内在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到他们感兴趣的热点中,转化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二)营造学生弘扬主旋律的舆论氛围

网络舆论是大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尤其是现在流行的贴吧、BBS、豆瓣、人人(校内网)、QQ、博客、微博、新闻跟帖等形式。例如,大庆师范学院吧现在共有主题近10万个,帖子几十万篇,这个庞大的数据突出了贴吧这一网络社区平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这些网络舆论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网络交际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占领的舆论高地。另外,要发挥大庆的高等学校都拥有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电子屏的优势,做深做实各校刊、校报以及网站的评论言论专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等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引导和理论支撑。

(三)充分利用大庆特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史、铁人王进喜和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开发建设油田的历史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教材”。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历史陈列馆等2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话剧《铁人轶事》、电视剧《奠基者》、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大型舞蹈诗剧《绽放的生命》以及铁人的老战友朱鼎科故事会等都是广大学生在参观、思考和欣赏艺术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熏陶的重要载体。

(四)从身边小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几年来,大庆涌现了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如,巨款不贪“最美票站”经营者宋卫利夫妇,乐于助人的“最美女孩”沈显萍,师范学院的骄傲“最美教师”张丽莉,宽阔胸襟“最美委屈哥”石全……向我们昭示:其实,一个笑容、一份认真、一种坚持……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大庆各高校开展的“贫困生关注”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都是大学生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阔天地”,是他们释放爱心美德的“领地空间”,他们在切身体验中感知、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日俱增,不断获得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五)强化主题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庆实践。广泛吸引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倡扬“大庆人十大观念”、践行大庆市民公约、大庆学生守则、大庆幸福谣一系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庆表达。一是组织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讨论和再提炼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凝聚共识,奠定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二是开展“文明城市讲文明”活动。大庆是全国文明城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大庆儿女。此类活动大力助推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大庆高校校园的文明道德水平。三是开展名人、大事纪念活动。通过组织铁人王进喜诞辰纪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纪念、建校周年活动,掀起传承优良品德、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四是要把爱国爱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等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校园广场演唱会、学生艺术节等学生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才艺展示的活动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大庆高校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各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党、政、工、青和学生会共同努力,形成校园全方位的育人环境,让高校学生充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当一批又一批作为市民中特殊“层次”的高校学生,怀着青春的梦想不断汇聚到大庆两化城市的宏伟蓝图下,感召在中国梦实现的伟大旗帜下,必将创造新时代的奇迹。

[1]2011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汇编[Z].大庆市政府法制办公室,2011.

[2]李建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余秋里.余秋里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大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大庆调查队.大庆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倪洪章.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员和公民的个人信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9.

[6]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铁人大庆高校学生
李大庆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