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汽车产业链构建机制及产业推进措施

2014-03-29刘新红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沃尔沃大庆汽车产业

刘新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大庆市汽车制造产业已被确定为市“五个千亿元重点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现有重点汽车生产企业5家,其中改装车生产企业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家。2012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约为3亿元。随着沃尔沃汽车大庆整车制造基地项目的启动实施,到2020年,沃尔沃汽车年产能预计达到30万辆,大庆市将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

一、汽车产业链模式分析

大庆市在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探索汽车产业发展道路,已经成功引进了沃尔沃乘用车汽车公司,汽车产业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点。综合考虑企业能力、产业链发展状况、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分析汽车产业链模式。[1]目前,城市内主机厂刚刚引进,尚未量产,零部件配套较少,地处物流末端,汽车整车物流及零部件物流成本过高,其产业链适合采用“引进配套构建模式”。按照此种产业链发展模式,大庆可以借助引进企业作为产业链发展主要力量,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是否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拥有先进技术等因素。同时,保障拥有一定的产业链建设基础,能够提供基础配套设施,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驻,保障汽车产业链有序建成。当大庆市逐步形成拥有本地配套的零部件供应企业之后,可以逐渐由“引进配套构建模式”转变为“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汽车产业链发展重点分析

一般汽车产业链包括产品的技术、零部件的采购、汽车制造厂商、销售和服务等构成要素。[2]大庆汽车产业链应以发展整车产业为突破口,以沃尔沃、油田改装车等整车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特色整车”产业和相关零部件产业,积极加大新能源汽车开发力度,完善以设计、研发、制造、贸易、物流、金融为一体的汽车产业链,构建汽车整车、零部件、服务业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

(一)乘用车整车产业

乘用车整车重点发展高档乘用车,同步发展经济适用的中、低档乘用车。主要依托沃尔沃乘用车项目建设,推进沃尔沃汽车尽快投产,增加产品种类,在生产高端豪华车型的同时,增加能够上量的中档车型。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力争引进国内外其他整车企业入驻。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

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是汽车四大总成、核心零部件、汽车通用件等汽车零部件产品。重点围绕四大总成,发展汽车座椅、安全装置、车灯等车身零部件,自动变速器、车桥、悬挂系统等底盘核心零部件,以及汽车电子电束、电气设备等核心零部件。汽车通用件方面,重点发展汽车密封件、胶管、仪表板、传送带、保险杠、燃料油箱等车用塑料产品,车用胶黏剂、切削液等车用化学品,铝镁合金车身、车轮、汽车磨具等汽车轻量化材料与产品。依托沃尔沃项目建设,引进博世、德国西门子、弗吉亚、DSI、博格华纳等为沃尔沃项目配套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加快引进汽车变速箱、内饰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来大庆市投资办厂。同时,鼓励本地机加制造企业与沃尔沃合作,加快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积极为沃尔沃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

(三)特种车产业

特种车产业重点发展油田特种车、民用特种车产品。其中,油田特种车重点发展测井车、试井车、压裂车、锅炉车等产品。民用特种车重点发展清雪车、洒水车、环卫车、工程车等产品。依托汽车改装厂、永胜石油机械公司等现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测井车、试井车等优势产品,错位引进新的改装车企业,不断开发中、高端的修井机、试井机等油田专用改装车。依托大庆森洁、世勋等企业重点发展清雪机、洒水机等产品,建设规模较大的民用清雪机械生产基地。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经济适用新型纯电动汽车,以及相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主要依托大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引进电动及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积极申报“十城千辆”示范城市,推广应用纯电动汽车,打造成为东北亚电动车产业聚集带。重点发展沃尔沃项目的电动车产品,争取在大庆建设世界电动车示范中心;积极引进电池、电控、电动机等生产制造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

(五)汽车服务业

汽车服务业重点发展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报废汽车拆解再利用等产业。主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汽车废旧物资再利用、汽车美容、汽车销售、汽车贷款等服务业。逐步建立起以汽车整车为经济主体,以汽车服务为客体的汽车服务产业带,全面推进汽车后市场的经济发展,提升整条汽车产业链。

三、汽车产业链运行机制

(一)信任机制

汽车产业链上参与节点企业众多,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4S销售商及售后参与部门等。只有各节点企业建立相应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才能够确保产业链的下一步有序发展。[3]汽车产业链中信任机制主要包括稳定产品供应及合作、共同研发及技术传递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签订公正平等契约合同作为基本行为规范;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磋商和谈判,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根据协议实现各自利润增长,实现产业链共赢。

(二)信息共享机制

汽车产业链是汽车供应链在某种程度的延伸,其参与主体间存在竞争合作的双赢合作关系。借鉴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有效的信息传导是消除整条产业链中牛鞭效应的有效解决对策。当各企业之间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产品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订单计划等方面的问题时,产业链上各企业都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所以应该以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实现供应链的稳定发展。产业链中信息共享机制的实施包括:由主导企业建立科学、先进的信息平台,保障具有信息共享的基本条件,并注意网络安全,实现物料编码规则统一,数据接口完善;非核心主体建立信息共享的热情,有效提供各项数据与上下游企业共享;实现信息共享常态化,保持产业链有序发展。

(三)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最大化是产业链中各参与主体的追求目标。在进行产业链整合和优化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各主体的利益,这是企业合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利益分配机制是汽车产业链整合运行过程中的最为基本的机制,其分配形式直接决定产业链发展潜力。其构建内容包括:明确汽车产业链参与主体,确定整车制造企业作为主机厂的核心地位;由主机厂秉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的原则,合理运用激励及约束措施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框架;综合考虑产业链中主体参与程度、资源投入、对产业链的贡献等因素,确定利益分配的比例。利益分配机制的确立过程中,主机厂可以根据各企业的表现,结合定性定量的方法,如对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模型等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制定。在机制形成后,需要依靠明确的契约表达对各方参与主体进行行为规范。

四、发展汽车产业链的推进措施

(一)建立汽车产业协调管理组织

加强汽车产业与政府沟通,实现政府职能部门对产业链发展所带来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借鉴国内汽车产业城市的做法,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部门与汽车行业沟通,成为汽车产业链参与成员与政府之间传递信息的平台。在大庆市政府直属单位中新设立汽车产业局,由该部门直接对接汽车产业企业成员,负责与相关企业沟通联系;拟定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主导企业产业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的组织、联络和服务工作;协调沟通汽车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及信息传递;协助大庆市汽车产业项目的投资促进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快速、专业化的服务;倾听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政府政策方面的诉求,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

(二)完善配套保障体系

1.实施建设用地保障,以高新区为汽车产业发展聚集地。对于引进的整车制造企业实行用地保障措施,根据企业生产及今后的发展规模,划拨土地协助其完成工厂建设,从而促进汽车产业链发展。

2.加大产业链基础设施投入。以汽车产业局和高新区为主导力量,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引进汽车各零部件企业入驻大庆成为沃尔沃的供应商,并在建设用地、招商政策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发展物流配套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汽车产业园,形成汽车产业发展基本保障体系。

3.提供汽车产业发展智力保障。搜索大庆专家库,以现有专家力量成立大庆汽车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汽车技术研发、零部件制造、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各方面的专家加入该委员会,成为产业发展顾问。鼓励企业与该委员会进行常态化沟通,借助委员会力量,一方面,对于汽车产业的投资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重点投资项目、产业发展基础保障等方面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由委员会向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三)加强资金支持力度

1.设立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专项资金。集中有限财政资金,优先支持重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通过建立企业发展资金补贴制度、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制度等方式扶持汽车产业发展,包括对于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核心主体扶持和对中小型企业的孵化项目支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将资金优先投入到重点领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搭建汽车相关企业与国家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将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宏观导向政策及时传达到企业,并协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各类项目支持资金。以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为申报切入点,对于重点企业优先进行项目申报,并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完善汽车人才培养机制

1.积极引进高级人才。建立人才库,协助整车制造企业在国内同行中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简化引进过程及档案、户口调转程序,给予一定的住房、待遇方面的补贴。

2.加强培养本地人才。充分利用大庆市现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依托大庆职业技术学院、大庆建设中专等大专、中专技能教育机构,设立汽车专业,开设汽车构造、养护、维修相关课程,推动本地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扩大本地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为汽车企业提供蓝领工作人员。积极推动整车制造厂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其采取“订单式培养”,实现“2+1”教学模式,在院校学习理论课程之后,到整车厂实习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人才素质,强化汽车人才技能。

[1]刘燕玲.北京纯电动汽车产业链构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彭维文.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思考[J].北方经济,2005,(2):60-61.

[3]胡乃祥.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沃尔沃大庆汽车产业
李大庆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沃尔沃XC40 RECHARGE
沃尔沃C40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沃尔沃2017款V40
沃尔沃2018款S6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