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14-03-29谢群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借贷金融机构信用

谢群斌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谢群斌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制约着小企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在利用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难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与金融行业的相互渗透、融合,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1 互联网金融概述

1.1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就是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网上进行各种金融活动。资金需求方只需在网上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资金供应方确认无误、审批后再发放贷款。这是顺应时代高科技信息的发展,被许多小企业采用的新型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模式使得支付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有效地降低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降低供需双方所需承担的成本,快速促成交易。

1.2 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

发展到目前,我国有三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第一,由第三方平台与银行合作的互联网融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在互联网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依赖的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高信用水平,第三方交易平台作为媒介且监督双方。第二,以银行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在这种模式中,融资服务是通过银行的网络平台提供的。目前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就是围绕这种模式进行服务的。第三,由第三方平台直接提供的网络融资服务。在这种模式中,第三方平台自身直接募集资金,面向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融资服务。

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2.1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点

2.1.1 融资渠道狭窄

依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还是比较狭窄的,以银行借贷为主,而且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在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的要求比较高,发行证券的条件也比较严格。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方式中长期占主导地位,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中小企业的资金大多数是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现金流量比较小,而融资渠道狭窄使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资金来源灵活性差,财务风险增加,直接抑制企业的发展。

2.1.2 贷款融资难度较大

中小企业贷款的特征是单笔金额不大,但是每笔贷款所要经过的程序与环节都基本相同。因而相对于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每笔贷款付出的成本要更高。加之,借贷市场中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完全处于弱势状态。银行放贷过程中,各种收费名目繁多,贷款过程复杂。中小企业起步晚、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低,增加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有些中小企业缺乏诚信,使得融资困难。

2.1.3 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

由于正规的融资渠道比较困难,中小企业更偏于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资金,比如民间借贷、亲朋好友筹集等。这些小渠道的融资程序比较快捷方便,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顺应小企业的应急营运。但是现在民间贷款的利率也逐渐提高,类似高利贷,风险加大,使得中小企业对这条渠道的选择也需谨慎,融资难度再次加大了。

2.1.4 缺乏有效的担保形式

我国中小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寻求到合适的担保人实乃不易。我国大多的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资产负债率较高,抵押资产较少,很难找到能够为其担保抵押贷款的机构。与此同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形式缺乏规范性与有效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够重视,甚至对其出台歧视性政策,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2.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2.1 中小企业的财务不够完善

一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意识差。经营不透明、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企业与金融机构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银行减少贷款只是为了降低风险。

2.2.2 管理落后,经营风险大

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相较大型企业来说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科学管理,随意性和人为性在管理过程中较为普遍。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采用家族式的管理形式,缺乏一套科学的制度性规定,还款诚信欠缺,贷款风险较大。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波动性高,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再加上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使得金融机构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贷款。

2.2.3 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体制不完善

信用担保实质上以借、贷双方外的第三人的良好信用记录为依托,在贷款人缺少相应的质押物和长期信用记录的情况下,为借款人提供信用担保,减少贷款风险,降低了坏账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尚有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致使信用担保在降低交易风险、弥补信用不足等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2.4 金融机构“亲大远小”倾向突出

金融机构中的坏账发生率一直以来都比较高,只有通过制定政策来减少坏账的产生,比如授信规模就限制了银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大企业的信用指标一直都是高于中小企业的,传统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对中小企业产生信用歧视,客观上导致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减少。利润低,风险却高,收益与风险不对称,使金融机构在放贷中产生“亲大远小”的现象。

3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3.1 实现低成本服务

互联网金融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能以较低的成本收集中小企业的信息,实现金融服务的电子化,受到中小企业的热捧。

3.2 服务订单化,小额信贷规模化

在互联网平台上,中小企业通过在线提交相关材料和证明,即可按在线指示以标准化的订单采购金融产品和服务。任何实体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时都能按这种方式对订单进行批量处理。可以由本地化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管理,以降低运营的风险度。

3.3 风险控制方法不断创新

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能力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生死存亡以及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实力强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已经开始通过引进国外已有的技术等方式加大在风险管理技术上的投入。通过客户利益相关主体收集客户信息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突出优势,这使其提高了信用管理的准确性。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开始设计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借款人的资金有了多重保障性。

4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应用中的不足

4.1 网络贷款系统尚未健全

目前在开展网络信贷的银行中,绝大多数并非自营项目,通常都是将网络借贷业务外包给某一互联网金融机构。目前整个线上贷款系统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上很难做到线上线下业务一致,线上信息的处理上效率较低,网贷业务流程机制不健全。多数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借贷业务仅仅是在网上填写信贷资料以及简单的业务咨询,借贷业务无法在网络上实现,贷款审查、报备、评估还是依靠线下银行进行。

4.2 金融机构风控管理和诚信体系尚需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政府而变动,对潜在的金融风险的防控管理存在不足,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质押物难以变现等。此外,我国引入信用记录体系的时间较晚,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尚不健全。无法对某一借贷人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信用查询,信用信息不对称。

4.3 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应用中涉及投资者、融资者以及银行和第三方平台等,网络融资中出现的各种纠纷的处理依据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规定。我国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时间不长,相应的政策法规有望在探索中一步步完善。

5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应用中的改进建议

5.1 解决网络融资技术难题

国内银行的互联网借贷业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瓶颈,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开展只停留在表面,不够系统深入。我们需要使收支、转账等基本互联网金融业务逐步向互联网信贷方向转化;同时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在技术上为网络金融铺平道路。

5.2 开辟多元化互联网融资渠道

目前中小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的主要途径还是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渠道简单。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债券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天使投资等融资方式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有必要逐步培育多种融资渠道繁荣发展,以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

5.3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借贷信用体系

网络融资模式对中小企业实施贷款通常以网络信用作为评价指标,网络联保和无实物质押物是其典型的贷款形式。这种方式虽降低了企业的贷款门槛,却是以放贷方承受更大的信用风险为代价的。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网络信贷环境更加严峻。因此,建立一套网络信用数据库以及信用评价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5.4 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

互联网融资环境的塑造,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政府有义务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建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制定相关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信息获取难等问题,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网络融资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6 结语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难题;需要通过网络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借贷信用体系;需要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1]曾丽婷.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2013(12):74.

[2]段卫平,王娜.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奕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73-76.

2014-02-07

谢群斌(1975- ),男,福建连江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营销管理、电子商务研究。

F275

A

2095-7602(2014)04-0188-03

猜你喜欢

借贷金融机构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