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2014-03-29祝中侠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祝中侠

(池州学院 历史文化学系,安徽 池州 247000)

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积淀的传统文化精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素材。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深入总结和认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并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衔接,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将是新时期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1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修养的综合表现,也是其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所以,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成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当今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各种价值观念、哲学理论、文学思潮及人生观等并存于现代社会,充斥于各类群体。多元文化既带来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迷失甚至虚无。这种多元文化的“双刃剑”效应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尤为明显。究其原因,首先,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改革开放十多年后出生的孩子,这一代人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处于应试教育“雾霾”的笼罩下,素质教育很难实施,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而已,因此青少年在中小学很少受过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在内的系统人文素质教育,基本上属于“无根”的一代。文化上的“无根”必然导致思想上的“无常”,对各种外来文化思潮兼收并蓄,极易受到侵蚀。其次,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视他们为掌上明珠,呵护有加,社会对他们另眼相看,谓之天之骄子,这些“自我一代”漠视传统道德,追逐个人享乐和个性满足,缺少政治、社会和道德责任感,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津津乐道。第三,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思想敏感、活跃的群体,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普遍侧重学科知识教育,忽视科学、系统、规范的人文教育,导致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出现缺失和弱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养大批实用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应用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类型异军突起,井喷式涌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虽校情不尽相同,学校升格有先有后,但人才培养模式却大同小异,以“管用、够用、实用”为原则,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毋庸置疑,这种中国式的“新大学运动”为社会培养了难以数计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然而,毋庸讳言,此种倚重职业性、操作性的专才教育,却有悖于博雅通识的“大学之道”。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荒芜乏力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迷惘,当代大学生传统观念逐渐淡漠,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伦理道德体系又未完全成熟,其思想意识处于一种矛盾和游离状态,由此带来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不少见的,也是令人忧虑的。

在当下不少大学校园里,“原本传承已久、生生不息的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等在不经意中一天天被冲淡、稀释”[1],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不高,人文精神缺失。不少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必备的人文学识,在民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素养极为薄弱。有的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重功利轻理想,急功近利;或重个人轻集体,一味强调自我价值,行为失范,道德水平滑坡;有的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经不起挫折和磨练,言语容易偏激,情绪容易波动,行为容易失控,思想易走极端,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中陷于困惑迷失状态。还有少数学生由于综合素质低下,对人间乱象不能做出理性思考和正确辨识,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极易受到社会错误思想及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毒害,等等。凡此种种,发人深思,令人担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架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显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2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取向。对人自身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一种终极关怀”[3]。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总体上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他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层面上。在人与自然层面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态度,保护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人与社会(包括他人)层面上,懂得平等相处,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与自身也就是个体层面上,懂得人的尊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4]。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6]。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3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

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少做“加法”,多做“减法”。在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加取舍,将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混为一谈,重点不清,脉络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学时空被无限的文化史堆积挤占。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社会变迁,不联系时代和学生实际,为讲文化而讲文化,带着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始终不着边际。这种对教学内容不断做“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最容易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越难消化,学习“胃口”越来越差。因此,要解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做“减法”。记得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减法”有过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为文化做“减法”、为文化思维“减肥”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位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渲染“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应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7]。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减法”思维给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很好的启示,也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种全新的思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和演绎,如此方能推陈出新,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有朝气、有活力、充满智慧的年轻一代,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终究要落在他们肩上,责任重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正肩负着造就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一代新人的时代重任,同样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时代命题既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长远之计,也是历代先贤共同遵循的高尚理念,深刻揭示了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因此,我们应善于从现代审视传统,从传统观照现代,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合理内核,取其精华,革故鼎新,在新的时代建构起既具现代意识又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以此来塑造年轻一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崇高精神境界,使之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生力军和圆梦人。

[1]柳友荣,胡程.人文素养:应用型大学远航的“压舱石”[N].中国教育报,2014-04-07(10).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3]巨乃岐,巨亚智.论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J].中天学刊,2007(6):134-138.

[4]刘琦.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5-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6]盖晓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6(6):45-47.

[7]余秋雨.为中华文化做减法[N].人民日报,2010-12-23(1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