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等教育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课程为例

2014-03-27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旅游情境探究

张 静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征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性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探究式教学法尚无明确定义,该方法主要是指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完成既定工程任务(真实或模拟)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集体讨论、团队合作、陈述报告、评估取舍的能力,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岗位适应和迁徙能力的创新型大学生。

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探究模式实施的前提:情境教学、任务引领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课程设计的“两化”原则、“三差异”教学原则。

“两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任务课程化。即,将教学任务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划分和教学,如果教师(教学团队)能够进行项目开发,找到真实的工作任务,要求教师将工作任务按照教学的形式带领学生完成。

“三差异”教学原则: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要求教师进行学生情况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项目,使每组学生都有成长。

(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情境教学、项目教学。

按照情境和项目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方式与员工在企业的工作方式一致。

(三)教学组织形式:变排为圈,变个体培养为团队培育

寓个体培养于团队培育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学会项目开发、学会集体讨论、学会团队合作、学会陈述报告、学会评估取舍。

(四)教学过程的评价形式:评价的多元化

多元化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动态化评价过程: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汇报;多维化评价内容:专业技能、团队合作、工作态度。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先教后学”、“学中做”的实践探究教学模式

对于专业性较强,学生自学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和项目,需要教师先讲授、学生在学中做,进而实现学会做。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如下图:

笔者结合微课有关特点,按照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分门别类将不同教学内容与微课进行整合,促进微课教学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基于“先学后教”、“做中学”的实践探究教学模式

对于学习难度较小,学生小组通过钻研能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则采用“先学后教”,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的方法,即教师通过项目、问题引领,下达任务书,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需要用到的知识,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三)基于“温故知新”、“学会做”的实践探究教学模式

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需要进行巩固复习,可以采用温故知新的形式进行。

四、《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探究模式构建

(一)实践探究情境的划分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每个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情境都是统一范畴的事物,学习情境之间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情境的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情境的排序符合认知学习规律,以自然、人文、综合景观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训练中。此三个情境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每个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重复的是步骤,不是内容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实现了从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教到放开手、育巧手的转变,最终实现“学做合一”、“手脑并用”。

课程的实践探究情境设计如下:

(二)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

以实践探究情境一为例,设计教学过程。

1、项目目标

(1)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2)能根据不同旅游资源的特性挖掘其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对其进行评价;

(3)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构成、功能及规划要点;

(4)能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内容;

(5)能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阶段和程序;

(6)不同类型资源的开发要点和规划注意事项。

(7)能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2、项目任务

(1)选择有代表性的某一类旅游资源(地文、水域风光等)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旅游景区的自然资源为例,分析其成因、资源特点、类型、组合情况、对市场开放的景点、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内涵,以及管理体制、产品设计、市场背景、以及文物、环境保护等现状如何并编写一份开发(保护)建议书,以PPT形式汇报。

3、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见下表。

?

五、实践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寓个体培养于团队培育之中,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

当今社会,掌握知识的多少已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至关重要,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主动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的体验,以及情境性问题的解决,地理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地理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教学将有助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普通高等教育下学生侧重理论学习,忽略实践应用,而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门课程的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实践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究,课程结束时,每名学生都有实践成果,为就业奠定基础。

(三)激发学生潜在创造性

精彩的课堂教学是轻松的,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发现世界、探索世界、发现自身潜能、提升自身能力的宽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钻研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实践探究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即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想象和探索,可以有创新、创造,尤其是在阶段汇报中,小组之间的差异会形成“头脑风暴”,促进创新和创造。

[1]籍建东.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职教论坛,2011(5):43-45

[2]贾静.张瑞阳,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4):101-103

猜你喜欢

旅游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