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地域性延续思考
——援毛里塔尼亚友谊医院工程

2014-03-27王伦天窦志WANGLuntianDOUzhi

世界建筑 2014年5期
关键词:庭院入口医院

王伦天,窦志/WANG Luntian, DOU zhi

工程地域性延续思考
——援毛里塔尼亚友谊医院工程

王伦天,窦志/WANG Luntian, DOU zhi

本文重点论述了援毛里塔尼亚友谊医院工程基于地域建筑延续性设计表达的创作理念,探讨如何根据受援助国家当地特有情况,在较低造价的情况下进行适合当地的建筑创作。文章分别从项目背景、设计思路、工程后记等方面论述,希望达到寓传统于现代、以现代语言表达传统精神以及在受限条件下进行适当绿色生态设计的目的,为援外工程地域性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毛里塔尼亚友谊医院,援外,地域性,延续设计

1 毛里塔尼亚国家位置

2 项目建成后卫星照片

3-5 当地建筑

6 用地周围环境

7 当地建筑开敞连廊

8 当地建筑庭院水池

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援助方式的转型,医疗卫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领域。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100多所医院和医疗服务中心,并提供大量医疗设备和药品。另有30多所医院正在建设之中[1]。本工程就是白皮书中所述30多所在建医院中的一所(现已建成投入使用),作为中国援外工程,受到多种制约条件(政策、规范、造价)及受援国当地特有情况的制约。而从项目所在的城市环境、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与时代性相关的建造技术来看,简单地寻求对当地传统地域文化的尊重、对当地建筑形式进行延续性的设计是不够的,地域建筑的延续性表达还要探索当地传统文脉的深层内核,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当地的场地条件、气候特征、宗教、人文环境,结合当代使用功能和建筑技术,尊重当地的传统文脉,最终呈现中国援外工程的特点与特色,才能使得援外工程得到受援国民众的真心喜爱,达到援助效果最大化。

1 项目背景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努瓦克肖特市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首府,热带沙漠性气候,北临撒哈拉沙漠,经常有风沙天气,城区植被很少(图1)。

中国政府援建的毛里塔尼亚友谊医院项目就位于努瓦克肖特市南部阿拉法特区(图2),直属于毛里塔尼亚卫生部,建成后将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医院为84床,包括门诊、急诊、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住院部等功能。总建筑面积约为7500m2。

援毛塔医院设计中体现了设计的延续性表达的创作理念,在较少的造价情况下,从医院建筑的使用要求出发,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就医习惯和宗教、国情现状,在对当地传统建筑型制的提炼、传统医院建筑的地域性反映、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引借,低技术生态建筑概念的应用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以期为低造价情况下援外工程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探索一种可能性。

2 设计思路

2.1当地传统建筑型制的提炼

毛塔首都努瓦克肖特市整个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还有待改善,当地建筑的建设质量和装修水平不高。当地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沿街建筑多为1~2层,建筑风格多为现代建筑,部分建筑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具体体现在大型建筑多围合布局,室内设有封闭或露天内院。外墙面较实,体型简洁厚重,配以少量装饰构件,开窗面积小,颜色多为白色或土黄色。重要建筑立面强调装饰的作用,有精细的镂空花格及雕刻等建筑细节,明显带有伊斯兰建筑的特色(图3– 8)。

援毛塔医院用地方正,周围均为1~2层民宅,方案首先对建筑的城市性进行解答:建筑呈矩形布置,基本采用中心对称的布局,通过保持建筑主体的体量和临路界面的完整性对周围紊乱的城市面貌进行整合(图9);在北面中央处利用两层高的架空顶棚强调建筑的主出入口,为建筑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半室外灰空间,形成室外入口广场,获取更多的地面活动空间(图10);门诊、医技、手术、住院部通过开敞连廊连接,形成了建筑中间的围合庭院,开敞连廊可通风遮阳,在联系医院各部分的同时为公共活动和交往提供了余地(图11);建筑中央露天庭院可为病人及家属室外活动提供避风、挡沙空间,同时通过正对入口门洞的设计在露天庭院与建筑的外部空间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图12)。庭院及外廊是当地建筑形式和气候条件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庭院地面以硬质铺装为主,中央设有小型水池及休息空间,配以庭院等活跃气氛(图13)。建筑在满足通风采光的条件下多开小窗或折角窗,减少风沙的侵袭。建筑外墙为白色,符合当地建筑特征,同时可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2.2传统医院建筑地域性反映

根据当地宗教习惯,住院部男女住院完全分开;在太平间旁边设置有祈福室;当地穆斯林要求祷告前先要净手、净脸,故病房及祈福室等房间均设有洗手盆,供祷告后洗手使用(图14)。援毛塔医院的功能较为单一,作为综合医疗建筑,总面积不大但科室配备较全,配套要求较多,建筑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门诊、急诊、医技、手术部、住院部、行政办公、保障用房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各部分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辅助用房集中位于用地的南侧,呈“一”字形布局(图15)。

2.3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引借

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引借是地域建筑延续性设计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符号引借是用当代的新材料、新工艺将人们熟悉的传统的建筑片段、细部符号或其他艺术形式加以抽象、概括、变形或重组,使之成为带有象征意义的新的建筑文化符号。毛塔当地宗教主要为伊斯兰教,当地重要建筑立面几乎都必以拱券而夸示。

9 毛塔医院鸟瞰图

10 毛塔医院入口架空顶棚

11 毛塔医院开敞连廊

12.13 毛塔建筑露天庭院及水池

援毛塔医院设计中大量引借毛塔钱币中欣盖提(Chinguetti)古镇遗址新戈堤清真寺半圆形拱劵的形式(图16)。首先是建筑主入口设计,利用入口的结构承重部件与混凝土顶棚,在两侧的承重墙上掏出上下两个半圆形拱劵,界定出建筑的主入口(图17),入口灰空间后部与建筑内庭院之间设置有一片挡墙,在挡墙上设置有金属百叶以及半圆拱门,同时在庭院南部、住院部入口处设计与挡墙上半圆形拱门相呼应的混凝土和金属百叶形成的半圆形照

壁,仿佛是从主入口挡墙上抽离的部分,庭院南侧为加、北侧为减,使得主入口灰空间与庭院得以相互融合,抽象拱券形成了当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构件的有机融合,同时与中国传统庭院中的月亮门及照壁形成了完美契合,体现了中国援建的特点(图18、19)。其次是南、北建筑立面上空调挡板的处理,也使用了统一形制的半圆拱,使得地域建筑符号得以加强,体现当地建筑的特点。

14 毛塔医院功能分析图一

15 毛塔医院功能分析图二

16 欣盖提古镇遗址新戈堤清真寺(图片来源:http://travel.national graphic.com/travel/365-photos/chinguetti-mosque-mauritania)

17. 18 毛塔医院建筑主入口

19 毛塔医院入口望向内院

20 毛塔医院架空屋面

21. 22 毛塔医院外景

2.4低技术生态建筑概念的应用

低技术生态建筑强调采用当地材料,注重地域气候。更多是通过设计,实现其在低成本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形成舒适的建筑“微气候”,并得以实现生态节能的效果。其中具体做法如下:

(1)设置架空屋面。项目用地位于沙漠边缘,降水量少(年50mm),气候环境恶劣,日照强烈。经实地考察,发现当地尽管太阳直射处温度较高,但只要身处背阴处就会感觉比较凉爽。这种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为建筑设计提出了限定条件,也为其提供了灵感。在设计中,我们使用平屋面上设通风夹层的做法,既节约投资,又可以取得良好的隔热效果(图20);

(2)公共交通部位采用开敞设计。建筑的楼梯间均设计为开敞楼梯间,主楼各部分之间也采用开敞连廊,可遮阳且保持自然通风效果,建筑公共空间与室外连通也能抑制医院空气中病菌的集中与扩散,公共走道及大厅均不设空调,医院建成后使用效果良好,公共部分不感闷热。

(3)浅色外墙涂料。建筑外墙为白色,符合当地建筑特征,同时可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4)外墙窗户进行特别设计。根据当地传统生活经验,当地日照强烈,部分时间有较大风沙,所以当地建筑窗户普遍较小,且一般不开启,国内一般公共建筑大落地玻璃窗的做法在此基本不可行。设计中,我们采用把南北向外窗做出一个折角的办法,既考虑到当地经常停电,在停电的情况下可开窗通风,同时保证了房间采光要求,又可减少风沙、强日照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将折角窗设计成飘窗,南北面房间的空调室外机可搁在飘窗下(图21)。将折角窗的设计元素延伸至庭院内连廊两侧,连廊折角的部位可供人员休息使用,同时使其视线通透而不单调,空间兼具流动性与私密感,为工作人员及病患提供了休憩场所,同时加强了建筑的个性特征,内外得以统一(图22)。

3 工程后记

援毛里塔尼亚友谊医院工程设计,在地域建筑延续性设计的创作理念指引之下,从如何用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受援国传统建筑形式、如何在较低造价的情况下反映建筑地域性的生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中国对外援建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1]。国情不一,自然环境也有较大差异,在援建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受援国的政治及宗教、经济、环境因素,在有限的造价基础上,使建筑真正与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融为一体。同时,地域建筑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动态地研究地域建筑发展历程,并在适应时代的变迁中做出相应的转变,才能为我们再次面对类似课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2011版)

Refecting on Regionalism and Continuity in Engineering: The Friendship Hospital Project in Nouakchott, Mauritania

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reative concept underlying the design of the Friendship Hospital in Nouakchott, Mauritania. It examines the idea that engineering can support regionalism and continuity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low cost architectural designs that are suitable to the local situations of recipient countries.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project's background, key design ideas and post construction issues,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good example of and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regional crea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 aid project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Friendship Hospital in Mauritania, foreign aid, regionalism, continuity of design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4-03-15

猜你喜欢

庭院入口医院
回到庭院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秘密入口
作品三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