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园区货运交通预测方法探讨

2014-03-27陈婷婷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9期
关键词:货运量物流园区交通量

陈婷婷

(乌鲁木齐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92)

1 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城市的物流园区发展十分迅速。货运交通预测长期以来是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薄弱环节。传统的货运交通预测方法上存在着割裂和简化货物运输过程,针对我国物流园区货运主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直接应用已有方法和模型显然得不到合理的预测结果。以乌鲁木齐市物流园区为例,货运主体之间存在运输方式多样、物流功能单一、货运中介零散等特点,直接影响着货运交通的产生和分布。鉴于此,非常有必要在货运预测分析中加强对货运组织模式的考虑,参考借鉴城市客运交通预测理论方法,研究改进货运交通预测分析模型。

2 物流园区交通预测内容

(1)物流量的预测

包括:货运适运货种的分布,货物的流向、流量,国际国内货运量、货种、来源及流向等的预测。

(2)物流服务需求预测

对物流各环节,如运输、配送、仓储、通关、信息等各种物流服务项目的需求所占比例的预测。

3 物流园区货运交通预测特点

(1)历史数据的局限性

现代物流的发展使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历史数据所描述的发展趋势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直接应用趋势预测法其预测精度难以保证。

(2)货运交通量的发展呈现非线性势态

由于物流园区货运交通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难以用一个数学解析式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随机性的特征。

(3)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双向或多向的关系

物流园区在规划过程中的预测目标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模及其服务水平相关的指标,不同的服务水平吸引不同的客户群,货运交通量的增加或减少又直接影响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服务水平。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准确描述需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方程的经济结构模型。

(4)政策敏感性强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对经济进行调控,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物流园区内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物流的需求种类、需求层次及需求量会有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往往很难定量的描述。

(5)环境制约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环境、工商业的现代物流意识和观念、经济形势、同行业的竞争、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等。由于企业的生产是由市场的需求去拉动的,而市场的需求是由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货运交通量的预测一定要反映以上各因素的影响。

(6)反映物流园区整个系统整体运作的状况

现代物流管理强调的是系统运作的整体效益,系统的任一环节的不畅就会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合理化和整体效益。同样也影响市场形象和市场需求。系统的不同规模、不同的服务水平将赢得不同的顾客群。因此在进行物流系统预测时应从系统的整体状况的角度来进行预测。

4 货运交通预测方法分析比较

货运交通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车辆和基于货物两种,两种方法在采用的模型与客运交通预测模型一样,只是基于货物的方法在交通分配之前要进行货运量和交通量之间的转换。

(1)基于货物的预测方法

基于货物(Commodity-based)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时在传统“四阶段”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在分配之前进行货物与车辆的转换,即货物产生→货物分布→货物方式划分→生成车俩分布(货运量与交通量的转换)→交通分配。

(2)基于车辆的预测方法

基于车俩(Vehicle Based)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对象即为货运车辆,比传统“四阶段”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少了方式划分的步骤,即车辆产生→车辆分布→交通分配。

基于货运的预测方法,无法避免货运量和交通量之间的转换问题,转换的可靠与否取决于对空车流的估算是否准确。已有文献大多着眼于转换结果本身,很少对空车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

(3)利用经典的四阶段预测方法

利用经典的四阶段预测方法对货运交通进行预测,但在实际应用时多采用经典的交通分配模型,很少考虑货运交通自身的特点。已有研究成果中用四阶段方法来预测货运交通多基于货物的预测方法,这就无法避免货物量与交通量之间的转换问题,转换结果的可靠与否取决于空车比例,而这一比例往往根据经验给出。

(4)经济活动模型

考虑土地利用、经济、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建立一个包含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运输网络在内的I-O 模型,通过区域经济活动与货运交通之间的联系来预测货运交通。

(5)基于出行链的分析方法

基于出行链的分析方法在客运交通的预测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在货运交通预测中的应用还较少。该方法把出行链理论应用于交通分布、方式划分及交通分配当中,提出了出行分布与分配的组合预测模型。

综上所述,在货运交通预测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循,不同区域之间影响货运交通产生的因素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货运交通的出行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货运组织模式所决定的,对货运出行特征做深入分析是极为必要的,在传统的模型基础上结合货运出行的分析将能更加准确的对物流园区的货运交通进行预测。

5 货运交通预测如何选择模型

一是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根据历史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合该特点的预测方法。

二是对预测结果的修正,这需要了解预测模型的误差特性,有的预测模型总是滞后实际值,有的预测模型反之。

三是对预测模型的综合应用,即将多种预测方法在预测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预测或将多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也就是人们研究的组合预测模型。

四是预测在满足历史数据的拟合优度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系统未来的发展状况是否仍然按照过去的运动轨迹发展。从而对预测值再次进行修正,当然这需要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应用。

6 进行货运交通预测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第一,通过对货运出行特征调查方法的深入研究,从不同途径获取多元数据,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和分析货运交通的预测更有理论指导价值。

第二,货运交通预测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清货运出行特性,并分析货运需求的产生和货运量的分布,克服了传统四阶段预测方法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第三,避免了用传统宏观预测的方法来分析物流园区货运交通问题的片面性。

7 结语

已有研究表明,运输网络组织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影响到运输需求的产生,这为研究物流园区货运组织模式提供了很好的依据,集约化的网络形式是货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合理地预测远期货运交通提供了可能性。

[1] 蒋惠园,杨大鸣.货运量预测方法的比较[J].运筹与管理,2002(3):74-79.

[2] 陈实.货运量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湖北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 陈琳,孙有望.基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货运量预测实证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8(2):72-74.

[4] 戚铭尧,杨坤河,缪立新.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的货运量预测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13(3):3-10.

[5] 程礼芬.区域货运量预测方法的比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4):114-116.

[6] 吴延芳,尹相勇,谷媛.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货运发展预测[J].物流技术,2010(11):4-6.

[7] 林桦.物流园区的货流预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4):97-100.

[8] 韦汉超.物流园区货运量预测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D].广东广州:广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货运量物流园区交通量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物流园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可发展潜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