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环保设计的山区道路选线新思路

2014-03-27葛忠清沈丽鹃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6期
关键词:选线山区灾害

葛忠清,沈丽鹃

(衢州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基础建设得以完善,山区修建公路也已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而由于在山区进行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其地形条件复杂,山区道路的线路容易受到平、纵、横三方向的限制,如果强行进行修建容易导致山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甚至引发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对山区道路选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而且山区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如果山区道路选线不合理,极易导致自然灾害。本文基于环保设计的理念,对山区道路选线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 我国山区道路选线的发展历史

建国初期,我国山区道路选线,受限于施工技术及施工经验的匮乏,往往选择加大闲置坡度,以及增大展线系数的方法进行选线。因此,地形选线成为主要考虑的因素。1960年后,山区道路选线偏重于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山区道路选线的新技术逐步应用在长隧道和高桥梁的建设中,在这个过程中建设人员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尤其是对于深路堑和短隧道、长隧道和段隧道群,以及跨河方案等方面。1980年后,山区道路选线中对于地质因素的考虑已经是纳入正常设计因素当中,并提出相关规范标准和设计原则。在21世纪初,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以及综合物探等现代化侦测方法得到推广和应用。

2 基于环保设计的山区道路选线

目前,环保设计因素已经逐步纳入山区道路选线的设计原则中,主要是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只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所以,在进行山区道路选线的设计方面,必须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而又全面的考虑,以生态环境因子对选线方案进行对比。公路建设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量化环境指标,提出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方法,其中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现阶段,环保理念和线路方案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足够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具体山区道路选线方法

3.1.1 平面上采取避让的方法

山区道路线路设计时,一方面要对工程造价进行考虑,还要考虑相关技术标准,主要原则是以避让珍稀动植物资源地区,及其他特殊地区,比如湿地、天然森林、森林公园及水源区等。

3.1.2 横断面上采用缩距法

山区道路的路堤、路堑的填挖高度对路基边线宽度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进行纵坡的设计时,要对横向边沿宽度进行考虑。

3.1.3 纵断面上用设置变坡点法

山区道路线路设计,如果纵断面变坡点设置不合理则会导致挖填方工作量加大,一方面破坏了地表植被和表土,另一方面边坡和路基变得越发不稳定。所以,山区道路选线中要合理设置边坡点法,适当减少填挖方量。

2.2 综合考虑环境保护

现阶段,要做好山区道路选线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首先,山区道路选线要与环境保护理念全面结合,并体现在山区道路线路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线路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落实环境评价体系;其次,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也不能忽略,工程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要综合考虑,比如勘测设计、施工组织等,如有不良影响需要对其进行防止和控制;最后,全面结合道路选线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工程。

2.3 线路运营方面的环境问题

山区道路进行线路设计,还要考虑线路运营方面的环境问题。山区道路在投入运营之后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果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在运营之后会逐步凸显出生态环境的问题;二是对水土环境的影响,比如进行边坡开挖、高填路堤等极易导致塌方、滑坡的情况,对于自然环境来说是一种破坏。

3 山区道路选线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分析

虽在山区道路选线方面,我国也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然而在进行山区道路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自然灾害的发生,还需要深入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

山区道路选线有关理论方面,主要是定性的描述,以及施工经验的总结。国内对于山区道路选线的理论,偏向于路网的科学规划,以及局部灾害路段的防治,还有相关理论和模型,偏向于用设计原则和经验去处理问题,而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山区道路选线理论所展示出的成果也仅仅局限于河谷选线及越岭选线等经验,因此在山区道路选线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3.2 山区道路灾害的预测预报方面

山区道路选线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山区道路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集中在活动性构造断裂带,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的深堑河谷区,及其他突变区。一般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某一个小区域,其空间分布方面是有迹可循的。对山区道路灾害进行预测预报,是一种躲避自然灾害袭击的有效方法,能够确保山区道路行车安全。除此之外,需要将山区道路灾害的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测相互结合起来,一方面灾害的长期预测能够有效地指导山区道路选线和防灾工程的设计;另一方面短期预报对于发展型灾害的发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实际上,山区道路灾害预测预报水平无法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为破坏,因此山区道路选线需要对山区道路灾害的预测预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3.3 山区道路灾害防治系统方面

针对山区道路环境灾害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群发性及关联性等特点,因此待环境地质灾害发生之后,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体系和灾害链,比如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而后又会导致盆地内河道淤塞等情况,从而形成一个叠加的灾害链。这就对山区道路选线提出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山区道路灾害防治系统要形成体系。山区道路灾害防治系统体系应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整条线路灾害防治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从系统的观点对整条线路进行统筹防治;二是道路沿线一个区域要形成灾害防治的系统性,可以将某一个区域或者流域的灾害防治系统当做是全线路灾害防治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要和整个系统体系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效用;三是工点灾害防治的全过程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山区道路选线通过灾害工点,从地质勘察到最后施工,需要对灾害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关特征进行研究。

3.4 给予地质环境研究足够的重视

地质环境研究也是山区道路选线灾害防治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给予地质环境研究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对于地质环境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山区道路工程建设,如果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之间有所冲突,而且工程建设中缺乏环保意识,因而就会对工程地质环境产生破坏。针对以上这种情况,在山区道路选线中应当重视地质环境保护研究,一方面加强地表稳定性的研究,对区域构造环境进行分析,对水文地质环境进行探索,建立和完善环境工程地质评价模型,并对道路全线的区域稳定性进行论证,尤其是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易变形地质单元动态预测重视,比如高边坡、软弱夹层,以及不利的结构面等,对这些不利因素对于道路工程开挖后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3.5 工程和环境的协调问题

山区道路选线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工程和环境的协调问题,主要涉及工程费用、运营费用、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各个方面。上文中已经提到山区道路选线有关的理论方法,主要是对选线理论,以及相关设计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复杂的自然条件,加大了山区道路的施工建设难度。除此之外,山区的自然环境比较脆弱,山区道路工程建设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处理好工程和环境的协调问题,让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既要重视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科学含量的加大也会对两者的协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3.6 山区道路灾害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山区道路选线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从而对山区道路选线进行指导,然而在我国山区道路灾害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道路选线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国土开发和整治、环境保护意识等各个方面,山区道路选线不仅仅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还要以能够对山区经济生态系统起促进发展作用为原则。现阶段,我国对于山区道路选线的研究主要是依靠目标决策方法,建立相关模型,而在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比如说山区灾害频发区域如何布设线路,如何有效处理道路灾害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综合优选模型中对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分配问题等。本文对基于环保设计的山区道路选线新思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对于我国山区道路选线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眭封云,王海渊.浅析山区高速公路选线[J].大众科技,2009,(06).

[2]李田田,岳昆,顾正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浅见[J].科技信息,2009,(18).

[3]高中信.浅谈山区改建公路的选线与设计 [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12).

[4]李海燕,李凤林.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越岭展线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6).

[5]王永平.岢岚至瓦塘专用线天古崖隧道选线 [J].甘肃科技,2009,(05).

[6]陈茜.浅谈山岭重丘区公路选线[J].科技风,2009,(11).

[7]赵伟联.公路实地定线法[J].东北测绘,2009,(03).

[8]李焕同,李红.山区公路设计选线应考虑的几个问题[J].黑河科技,2011,(02).

[9]刘志平.山地风电场道路的选线优化 [J].中国西部科技,2011,(22).

[10]李安顺,涂号.浅谈贵州山区农村公路选线的原则[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

猜你喜欢

选线山区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山区修梯田》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系统故障选线研究
山区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小波变换在电力线路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近似熵在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