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蚕蝇蛆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4-03-26张志娜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3期
关键词:建湖县蚕室蝇蛆

张志娜

(江苏省建湖县宝塔镇农业中心 224700)

家蚕蝇蛆病是由于家蚕寄生蝇幼虫在蚕体内寄生导致的一种病害。夏秋季为害较重,一般在大蚕期发生。四眠期间是蚕蝇产卵寄生的主要时期之一。其主要症状:①病蚕皮肤上出现一个近似三角形的黑病斑,病斑周围有油迹状轮廓,病斑所在环节常发生肿胀扭曲。②撕开病斑处皮肤,可见淡黄色蛆虫。③有早熟现象,早熟蚕体节带有黑色病斑。在5龄初期寄生者多在上蔟前脱出,5龄中后期寄生者能上蔟、营茧,在茧内脱出者,则形成蛆孔茧。

2013年,建湖县秋蚕期大面积发生家蚕蝇蛆病,危害率平均达到8% ~20%,严重的超过30%,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也影响了蚕茧质量。

1 原因分析

1.1 气候原因

多化性蚕蛆蝇发生的世代数因气候及寄生环境而异,本地约6~7代,每一世代经过时间在25℃时约25~30天,高温、晴朗、无风的天气成虫产卵增加且迅速孵化,发育进程加快。2013年夏季、早秋之间,建湖县遭遇罕见高温天气,高温持续时间长,8月下旬~9月中旬,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高1.5~2℃,而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少15%左右。高温少雨使蝇蛆发育生长进程加快、世代重叠增加是蛆蝇暴发成灾的原因之一;同样由于高温少雨的因素野外寄主(主要为鳞翅目昆虫)的发生量大,周边县市区树林上舟蛾类害虫大爆发,许多树木的树叶全部被害虫吃光,造成野外自然发生的寄生蝇爆发性发生。

1.2 蚕农对蝇蛆病防治重视不够

建湖县目前养蚕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采用大棚养蚕方式,大棚两侧无防蝇网的较多,秋季高温时蚕农为防高温蚕室闷热,常开窗通风换气,使家蚕寄生蝇进入蚕室。农村综合环境变差,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倒放普遍,为寄生蝇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

1.3 蝇蛆病防控技术措施不到位

由于多数蚕农存有侥幸心理及惜工惜本的想法,大多数蚕农仅在大蚕后期使用灭蚕蝇;使用时药液浓度掌握不准确,由于长期使用灭蚕蝇,蚕蛆蝇对灭蚕蝇已有一定的耐药性;市场上灭蚕蝇生产厂家众多,其质量难以保证。

2 改进措施

2.1 蚕室纱门纱窗安装

为提高防蝇效果,蚕室必须安装纱门纱窗,虽然大多数的农户有纱门纱窗,但防蝇效果不好。最好有固定的纱窗,纱门2~3层,有缓冲层,无间隙。市场上有家用的防蚊网(上、左、右固定,中间有磁铁)效果比较好。

2.2 蚕期前后注重环境的整治和消毒

把防病消毒与防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3 使用灭蚕蝇杀蝇蛆

添食法治疗:取本品2ml(0.5g),加1000ml冷开水,搅拌均匀后,均匀喷洒在5kg桑叶上,稍干后喂蚕,一次吃完。体喷法治疗:取本品 2ml(0.5g),加600ml冷开水,搅拌均匀后,待蚕吃完桑叶时,喷于裸露的蚕体上,以湿润为度。发生蝇蛆病后,每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天;预防时可隔日使用。即:在寄生蝇很少的情况下隔天用1次,发生较严重时每天用1次,连续3天。

在蚕室内发现有寄生蝇后,先体喷1次300倍稀释液,蚕座内不能有桑叶,否则会中毒。为了预防因体喷造成蚕座内湿度增加,可在喷药后第二顿喂桑叶前撒干燥材料,第2、3天各添食1次,上蔟前再添食1次。如在4龄时发生严重,要连用3次。

体喷对蚕体体表未孵化的卵杀灭效果好,已经钻到蚕体内的蛆用添食方法效果好,但仅添食1次不足以杀死。所以,最好体喷和添食结合起来用。市场上含量不足和非正规蚕药企业生产的灭蚕蝇很多,蚕农在购买时一定要选信誉好的企业生产的蚕药。

猜你喜欢

建湖县蚕室蝇蛆
建湖县强化责任 严守“安全线”
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建湖县开展涉炉企业“百日清零行动”
建湖县推动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专项整治
肉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夏季羊摇头、打喷嚏、呼吸困难 羊鼻蝇蛆不可不防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犬蝇蛆病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