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2014-03-26姚满善杨川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21期
关键词:办法管理制度制度

姚满善 杨川|文

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既要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又要与企业其他相关制度有效衔接。因此,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笔者所在企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践,阐述了企业如何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及方法。

策划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体系

企业首先要按照企业性质、组织结构特点及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力资源特点等策划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一般来讲,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按照组织结构分类包括公司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四级;按照效力和制度所规范事项的作用划分为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具体规程三个层级,或可按照主题制度和配套制度划分为两个层级。

1.按照组织结构进行策划

首先,在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时,应根据企业各层级所赋予的权利、应承担的职责规定相应的安全职责、办事程序、管理内容及考核要求。一般来讲,公司是经营管理中心,厂及车间是生产责任中心。也就是说,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厂及车间,安全管理的基础在班组。从这个意义上讲,厂级以下安全管理制度应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是上级制度与下级制度“无缝对接”。

——公司级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等主体制度和相应的配套制度。

——厂级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重点,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规定、安全技术措施管理规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安全监督检查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等安全管理规定;根据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应当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区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值班管理办法、安全责任确认制实施办法、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办法、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危险源管理办法、伤亡事故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管理办法等。

——车间可根据厂安全管理规定和办法,建立和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安全生产职责、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细则、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细则、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细则、安全生产自我评价管理办法、危险工作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危险源管理细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细则等。

——厂及车间必须制定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特殊作业或非常规作业指导书;可根据需要,制定必要的安全管理规范及必要的安全技术标准。

——班组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应当包括安全组织、安全职责、安全教育培训、班前班后会、交接班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互保联保、安全确认、安全检查、职业卫生、自我安全评价、违章行为管理、事故管理、资料管理等内容。

——公司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都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追究及安全绩效考核办法。

2.按照制度效力进行策划

本文以某厂(基本生产单位)为例,对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具体规程三个层级进行策划。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性质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等,企业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同,其制度体系有较大差异,本例仅供参考。基本要求是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互为支撑”。

——第一层级为基本制度。就生产单位安全管理而言,基本制度为本厂《安全管理制度》(独立)、《安全生产责任规定》,主要规范生产单位安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问题,用来确定管理(业务)流程及其核心内容、明确管理(业务)流程的运作部门及职责、规定管理(业务)流程的运作规则、确定管理(业务)流程的评估及标准。《安全生产责任规定》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行政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时,首先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二层级为具体规章。具体规章按层级分为“规定”、“办法”、“实施细则”。

“规定”是规范具有局部效力的专项职能管理活动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措施管理规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安全监督检查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等安全管理规定。

“办法”是根据“规定”而制定的有关专项事务管理活动的管理规范。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区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值班管理办法、安全责任确认制实施办法、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办法、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危险源管理办法、伤亡事故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管理办法等。

“实施细则”是用于实施某项制度、规定而制定的具体规范。比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等。

——第三层级为具体规程。用于规范工作程序和方法、员工操作行为和具体标准的管理规范。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或设备)及特殊作业或非常规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标准等。

3.按照制度作用进行策划

一般来讲,以制度、规定命名的为主体制度,以办法、规范、规程命名的为配套制度。譬如,《安全监督检查管理规定》为主体制度,《事故隐患管理办法》为配套制度,不能相互抵触。原则上,配套制度的具体条款,是对主体制度相关条款的细化,要服从服务于主体制度的规定。基本要求是主题制度与配套制度“有效衔接”。

制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方法

1. 制定程序

管理程序的合规性体现管理质量的高低。一般来讲,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制度和具体规章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定程序,即由主管部门制定,生产车间和相关部门执行,反馈信息进行修正,体现“顶层设计”的管理理念;具体规程采用“自下而上”的制定程序,即由生产车间制定,主管部门审核,下发车间执行,体现“重心下移”的管理理念,突出生产车间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大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指挥权限,从制度的建设上保证管理质量和效率,促使其成为安全生产责任中心。

2.主要内容

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总纲,处于“塔尖”位置。应当包括生产管理网络及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等内容;《安全生产责任规定》要明确规定安全生产委员会、各单位和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核心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具体规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具体规章要明确专项职能管理活动的管理职责、管理程序、管理要求和考核要求内容。就安全管理制度而言,主要包括管理程序和管理要求,即程序条款和管理条款。管理职责应当包含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当中,若非必要不再另行规定;考核要求应当包含在安全责任追究和绩效考核制度中。

具体规程的主要内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当包括适用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安全操作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确认、设备设施及环境确认、开停车安全要求)、禁止行为、注意事项等内容;安全作业指导书应当包括适用范围、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安全防范措施、安全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猜你喜欢

办法管理制度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最好的办法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某些单位的制度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