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品指数及衍生品的前景

2014-03-26杨亿泓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21期
关键词:期货价格套期期货

杨亿泓|文

以期货价格为基础的商品指数已经出现了将近半个世纪,国际上很多机构甚至是政府部门先后开发了很多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国际商品指数一般以对经济敏感的核心商品的价格为基础进行编制,涵盖不同品种的大宗商品在内,能够反映世界主要商品价格的总体动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趋势,因而被广泛用于分析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揭示经济发展趋势。

国际商品指数及相关产品的发展历史

国际商品指数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商品研究局(Commodities Research Bureau,CRB)研制的CRB指数。CRB指数经过多次修改,目前该指数主要包括19种商品期货价格在内,根据商品性质,主要包括谷物、能源、金属及贵金属、家畜和软商品等几大类商品。构成指数的期货合约价格由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和纽约商业交易所等多家交易所提供。以往的实践证明,CRB指数的上涨往往意味着较好的经济增长态势,而下跌则预示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乃至衰退,只是偶尔会出现物价上涨同时经济衰退的“滞胀”现象。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期货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对于政府制定物价稳定政策及预测经济景气变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道琼斯-AIG商品指数、高盛商品指数、标准普尔商品指数、罗杰斯商品指数等,也是著名的商品指数。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发展初期,编制指数的主要目的并非源于交易的需要,而是为了揭示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内以至于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水平,商品期货价格指数能为政府部门控制现货价格波动提供先行指标和参考工具。

1986年,CRB期货指数作为一个期货品种在纽约期货交易所上市,很快就成为交易者最为关注的合约。指数期货合约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即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期货合约针对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市场上的机构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共同做法是基于客户要求而定制的衍生工具的创造——经常是由银行或类似的金融机构构造的——目的也是针对有关风险进行套期保值。金融机构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套保方案,而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则通过参与不同的金融市场来对冲掉,既满足了客户端需要,又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商品指数期货合约的其他使用者则认为可以把这些合约作为一种独立的资产类型,并利用他们作为除传统的股票和债券组合之外的分散投资组合的方式。为针对通货膨胀给传统投资带来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时,在投资组合中持有实物资产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针对那些会破坏重要商品的供给状况从而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的地缘政治和自然灾难事件风险,在投资组合中包含商品交易合约也是一种套期保值手段。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满足期货交易者组合套期保值和投机的潜在需求,全球极具代表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都对商品期货指数进行了产品化创新。商品期货指数为投资者、行业企业、投资机构提供了对冲通货膨胀、对冲自然灾难的替代性投资标的,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商品指数基金2003年才开始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年全球指数基金总规模由2002年的100亿美元左右迅速增长至280亿美元。其后,除2008年因金融危机由2007年的1420亿美元回落至780亿美元外,其余年份均处于高速增长期。截至2013年年中,全球商品指数基金总规模约2400亿美元,其中有色金属约占11%,即270亿美元,能源商品约占50%,即1200亿美元,贵金属约占9%,即220亿美元,农产品约占24%,即600亿美元,畜产品约占6%,即140亿美元。商品指数基金采取的是被动管理策略,跟踪GSCI、CRB等全球大宗商品指数进行投资,包括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以及保险基金等传统金融市场基金都在进行指数交易。

我国发展商品指数的市场需求及前景

商品指数不仅在商品期货市场、证券市场领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还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预警信号。商品指数大多领先于CPI和PPI。走势和宏观经济的走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伴随着本世纪初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崛起,我国各地、各行业已于近几年先后推出了各种非官方的大宗交易商品现货、远期甚至期货价格指数。这些指数较国家统计局之类官方机构月度性发布的CPI(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价格指数)更能灵敏反映市场价格波动,介于这样的背景,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更具权威性的商品指数对市场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将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树立一个有效的指标。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对于大宗商品的套期保值需求十分旺盛,除了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大宗商品期货等标准化金融衍生工具外,更有大量的客户希望能通过商业银行寻求更加个性化、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占用银行授信等方式降低财务成本。商品指数及挂钩商品指数的投资产品的推出可以丰富客户对冲风险的渠道,通过期货、指数等各类衍生工具,有助于商业银行丰富产品线,为客户设计更精细化,更个性化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落实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反之,通过挂钩商品指数的产品可以吸引更多地客户间接或直接参与市场,丰富市场参与主体,完善商品指数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和客户对商品指数的推出都有着热切的期盼。

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在进入大宗商品领域还存在一定障碍。虽然商业银行进入大宗商品市场、期货市场的法律障碍已经消除,但是监管方面至今尚未明确允许商业银行进入除了黄金与白银以外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商品指数期货作为一个衍生品,通常采用现金交割,其金融属性将有利于商业银行参与,从而改善期货市场结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代客和资管业务是未来商品业务的重要方向,是否能够用好场内市场,扎根场内,服务更为广泛的客户群体,将是未来商业银行在商品领域内主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期货价格套期期货
套期会计准则变更对企业会计实务的影响研究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新冠疫情对黄金期货价格的干预影响研究
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尿素期货小幅上涨
解码套期保值会计
红枣期货价格大涨之后怎么走
浅析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原因
基于ARIMA模型的沪铜期货价格预测研究
似花还似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