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①

2014-03-26刘慧青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体质青少年体育

刘慧青

(成都市双流县体育中心 四川成都 610200)

长期以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全社会高度瞩目和关注的焦点,也是体育领域展开研究较多的课题。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深刻理解和认识[1]。在新时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众多专家和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展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相关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将研究的重点落脚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状况及缘由分析上,并从当前的实际状况入手,努力寻求有效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力争使研究成果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旨在为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思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体质健康的理论著作、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中“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论文,以获取历史及现实的间接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1.2.3 系统分析法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理性分析,以做出科学判断。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喜忧参半

从1985年至今,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调研。从前5次的调研结果看,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出现连续下滑的态势,具体表现为:我国3亿青少年中,超过4500万占15%以上的青少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肥胖或营养不良;近视眼的比例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其中在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近视率呈明显递增态势,其比例分别为50%、76%和83%;同时,就体能素质来讲,其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处于持续下滑的同时,形态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胸围等却持续增长。表面上看身材高大,实则体弱。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严峻态势更加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更为准确的掌握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实际状况,为国家出台决策文件提供依据,2010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形成联动机制,对涉及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个民族和995所学校的学生又进行了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本次调研,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四个方面的24项指标[2]。表1具体反映的是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3]。从调研结果看,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可谓喜忧参半。

表1 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一览表

2.2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的“杀手”

2.2.1 体制因素

尽管现行的教育体制大力呼唤素质教育,但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依然扮演了主角。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多学校对国家出台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执行不力,无故挪用、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国家对中考和高考体育成绩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但各地的标准千差万别,真正落到实处的学校少之甚少[4]。可见,体制因素无形中将全面教育内容体系中的体育拒之门外,成为学生体质下滑的“利器”。

2.2.2 家庭因素

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成长轨迹中至关重要。很多家长对体育存在一定的误区或偏见,面对各种辅导和素质拓展班,宁可将重金投掷在音乐、绘画及各类文化课上,也不将体育健身和锻炼作为孩子提高综合素质的载体。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体育运动会带来身体伤害或体力下降从而没有充沛精力去学习为由,过多干预和阻止孩子的体育锻炼诉求。正是这种家庭教育背景,越发加体育活动内容推上了“死胡同”。

2.2.3 现代生活方式因素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出门有车坐,上楼电梯化,学生的体力活动越发减少。另外,网络时代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电子娱乐产品充斥了太多的空余时间。加之饮酒、通宵上网、洋快餐等不良生活方式的风靡及易被缺乏理性的青少年所盲目推崇。这系列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巨大便捷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效发展。

2.2.4 生态环境因素

现代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态势还是未得以有效解决,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就如饮用水来说,在我国引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的城市只占20%[5]。另外,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常青睐的饮料、激素类事物更是险象环生,成为体质下降“温柔的杀手”。

2.2.5 自身因素

从兴趣和动机方面看,许多青少年缺失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从而丢失了主动体育活动的驱动力。爱好单一,只着迷于上网、玩手机。长此以往,除身体健康不例外,还容易导致孤僻、偏执、自私性格的滋生蔓延。另外,学生群体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健身观,尤其是女生受性别的影响,体育锻炼的热潮容易被搁浅,也成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助推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兴衰、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前途理想;当前我国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可谓喜忧参半,形势依然严峻;造成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体制、家庭、现代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自身因素等几大方面。

3.2 建议

(1)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依法保证各项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努力促使学校体育的各项法规文件在执行中由“弹性”向“刚性”的转变,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领导要追求相应责任。

(2)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包括家庭在内的全社会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环境和氛围,使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成为自觉行动。

(3)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现代科技信息时代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危害,真正使体育活动成为青少年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内容。

(4)敦促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5)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动机、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杨贵仁.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人民教育[J].人民教育,2007(10):2-3.

[2]陈虎,范丽.第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J].安徽体育科技,2012(1):42-45.

[3]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

[4]阳建宏.浅析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下降原因及应对策略[J].体育世界,2012(8):55-56.

[5]温洪泽.青少年体质发展趋势及其成因分析[J].运动,2012(1):8-10.

猜你喜欢

体质青少年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