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

2014-03-25石文斌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化道德教育学会

石文斌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业已成为当前学界和专家们的共识,可以说在理论上已经对此有了相当多的探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真正做到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让人们切实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却依然存在各方面的困难。笔者认为,继续探讨道德化生活方式的科学内涵及其必要性,明确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的途径将有促于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并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一 道德化生活方式的科学内涵

生活是高于动物存在方式的人的存在方式,所以生活必然体现人与物、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关系的调整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来维系,于是道德便产生了。人类最初的道德教育便是在生活中自然实现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被系统化,进而道德知识的传播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也正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又使人们发现了单纯依靠道德知识的传授难以完成道德教育的使命。因此,过有道德的生活、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呼声便又出现了。学者专家们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期盼回归到最初的在生活中实施道德教育的时代,当然这不是时代的倒退,只是一种教育方式的返朴归真。何为道德化生活方式,简言之,就是指以生活为根基,以人为主体,以实践为途径,旨在通过良好的道德品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德育理念。从生活中提炼的道德再次回到生活中去指导、引导生活,一定能使人过上善而美的生活。

二 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一)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一方面,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化,每个人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本应也与时俱进,但遗憾的是,与经济的发展相比,人的道德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相反还出现了不少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的人对于道德的知识条文知道很多,口头上可以夸夸其谈,但在实践上、生活中却无法落实,成了典型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者。

上述局面的改变,要求人们必须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让道德教育回归到生活中来。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就是寓道德教育于生活中,使道德教育真正为生活服务,它强调应以人为本,使道德教育的各方面服从塑造人的目的。比如当前把“赡养老人、孝敬老人、常回家看看”等道德规范进行立法,从法律的层面来规范这些行为,不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些传统美德,而是因为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难去履行这些道德规范,从而导致要以立法的形式才能促使人们去践行这些传统美德。因此,只有当人们把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或习惯,美德才可以流传,这是当前时代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新使命。

(二)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是所有人的需要

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而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全社会都要负起道德教育这个责任。学校德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向前可以推进到家庭,向后可以延伸到社会。但不管怎样,学校德育却不能包含或代替家庭与社会教育。不管是家庭成员、学生还是社会成员,都应当学会成为道德之士,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有道德的人,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因此,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作为当前认可的道德教育方式,必须在空间上向社会扩展,在时间上向课外推移,将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共同形成教育合力,让所有人的境界都得到升华。

(三)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更是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尽管对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的呼声越来越大,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仍然存在塑造意图太明显,注重形式而轻内容,注重说教而轻体验等问题,整个道德教育还是以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为主,人的主体精神和现实生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要使道德教育走出困境、有所成就,能体现其对人所具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就应当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使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这样就会使人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去发现和理解本人与他人在道德观上的一致性和冲突。只有当人们具备了这种道德敏感性,才有可能在存在多种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共同体中和平相处,共创美好生活。同样,人们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生活,人们只有面对具体的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三 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和德育目标

明确了道德化生活方式的科学内涵及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及德育目标。只有思想认识上有了改变,道德化的生活方式才能付诸实践。什么样的德育理念和德育目标才是正确的呢?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必须清除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落后的、错误的德育理念。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德是由教育来的”。这句话便把道德教育的知识方面与德性方面混为一谈了。如果就美德的知识方面来说,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要说德性的形成也是通过教授而来的,那便有点牵强了。德性的形成应该是在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点,把德育看成是超越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终身教育。

就德育目标而言,应从多层次目标出发培养“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相对“圣人”而言,过去我们把培养目标提得很高,一开口就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德育目标与现实脱节,显得不接地气。因此,我们应该区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培养独立和谐人格的个性价值目标、培养合格现代公民的主导价值目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目标及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终极价值目标来确定德育目标,从而使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转向培养“现实的人”,也使德育目标从单一目标走向多层次目标。

(二)创设突出道德体验的德育过程

一是创设道德体验环境。“体验教育就是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和做事的基本道德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2]。这也是道德化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青少年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其内在精神力量并规范其行为。因此,创设回归生活的道德体验环境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物质环境,诸如宣传栏、荣誉墙、雕塑、花园、草坪、教室、宿舍、图书馆、体育场等载体,创设出一个影响学生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物质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学生的精神风貌、态度和情趣在成长过程中被潜移默化。我们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各种人文讲座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之能在当前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明辨是非,站稳脚跟。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徽、校训、校史教育学生,使之在道德环境中不断亲身体验道德规范,丰富道德体验,并加速其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使道德化的生活方式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在社会上,可以充分利用道德讲堂这个载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引导广大公民自我教育、自我修德、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从而为社会营造“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二是组织和促成学生投身于生活实践活动。道德的本性是实践的,道德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道德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在变化中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造、完善并得到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现实实践中将道德化的生活方式作为己任,积极地与时俱进地进行道德实践。在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中,要注重强调受教育者的自主、自为,改变单纯的灌输模式,创造一个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民主氛围。对学生而言,要引导他们多多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体验,摆脱被动接受的地位,真正自主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来。

三是充分利用师德的示范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且青少年学生也正是可塑性极大,模仿性极强的时期。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须时刻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立教。在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良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从而促使学生自觉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对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应实现由知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转变为考试与成长评价相结合。同时还需在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及评价方式上进行考量。

评价目的应以激励每个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因此,要多采用正面的以表扬和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注重阶段性和学生个性的差异性,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其进取精神。

在评价主体上应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与社会、学生之间互评等共同参与的立体途径,全方位考察学生的道德践行情况。教师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一两次考试通过与否的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道德状况的标准,要多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得出客观的结果,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能充分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之能够通过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己。家长社会参与评价,可以使学校、家庭及社会的信息互动,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让老师知道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也可让学生在互评中相互学习与提高。

在评价内容上应更加突出关注学生的精神面貌有无改变;情感态度有无发展;合作能力、与人共处能力、责任意识、创业能力等社会性规范是否形成。评价过程应把握过程与结论、动态与静态、定性与定量、外部与内部等的结合,注重突出纵向性和个体化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应多样化,采用书面考试、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来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道德养成与践行,改变以往单一的量化评价,使评价向质性评价转变,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从而能更加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的日常化途径

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决定其内容必须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突出“生活”性,由“高大全”的理想化取向向“日常化”取向转变。既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笔者认为应从八个方面去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

一是学会心理调节,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由于自身必然存在的某些不足和缺点,生存在这个社会的每个人有时难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受一些打击或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心理调节,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必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相关心理教育内容诸如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打击、适应环境、培养健康情绪、发展健全情感等来改善学生心理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学会学习,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会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来讲不但非常必要,而且终身受益。因此,在践行道德化的生活方式中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转变学习动机达到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善疑、善问、善思、善辨、善用、善于创新中达到善于学习;通过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成就感让学生乐于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定向、自我引导、自我发现、自我调控、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是学会交往,关注并指导学生的交往。当今社会,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使整个社会新旧观念相互交错,彼此碰撞,而学生则因为涉世不深,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为了使学生学会交往,解决现实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惑,就必须指导学生在道德化的生活方式中学习和了解人际关系理论及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平等、真诚、包容、互助等道德原则,通过正确认识自己是交往成功的基础;良好的个性是交往成功的前提;良好的风度是交往成功的条件;交往技巧是交往成功的保证等方面的学习,建立起自身人际交往的正确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真正学会交往。

四是学会生存,关注并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同样也适应于人类社会。关注并指导学生学会生存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必然使命。要实现这一使命,关键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在道德化的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使之健康成长,并具备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真正成为中国梦的实现者。

五是学会共事,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信息化时代的现实告诉我们,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达到某个共同的目的,单靠个人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依靠共同力量,发挥集体的作用。因此,学会共事是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合作精神也就成了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内容。教育者应当在学生进行讨论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无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共事,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六是学会负责,关注并引导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学会负责,是学习和做到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至对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等有全盘考虑并承担起应有责任。”[3]要让学生学会负责,首先,就是通过让学生立足生活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认同感。其次,要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责任需求,使他们从自己关注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责任事件中学会负责。再者,要让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参与过程中将道德责任的培养变成自主活动。“一个人的责任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就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参加社会实践,促进知、行、情的相互转化。”[4]第四,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的责任实践、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实现能力;第五,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发力,促成教育与环境的和谐一致,从而使学生责任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七是学会闲暇,关注并引导学生进行闲暇,在闲暇中育德。201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5]。体验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便是闲暇德育。因此,我们应学会通过精心组织来举办一些诸如“陶冶情操使人身心愉悦”、“发展才能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革命传统教育”、“个人素质拓展”、“网络虚拟群体构建”等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践行,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实现德育目标。

八是学会感恩,关注并引导学生进行感恩。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容易由于自我教育缺失、家庭教育不当、学校德育教育忽视、社会感恩氛围淡薄等内外原因而导致感恩意识缺失,因此,必须通过在高校构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实施感恩教育;切实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重视感恩的知识教育;营造大学校园内的感恩教育氛围等措施,来将感恩教育纳入践行道德化生活方式的整体规划,不断激发大学生强烈的感恩情感;让学生学会感知幸福、学会感恩,并将感恩教育融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995.

[2] 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 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N].人民日报,2001-05-19.

[3] 胡卫.学会负责[J].教育研究,1994,(2).

[4] 童政权,朱忠祥.浅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J].长沙大学学报,2010,(1).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道德化道德教育学会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学会分享
论我国高校教师管理道德的重建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对《红楼梦》戏曲改编的覃思
品德生活化 生活道德化
学会分享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