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应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的意外

2014-03-25高晓晨

声屏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现场直播演播室电视新闻

高晓晨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新闻发生的现场、传送和接受都同时进行和完成的一种报道方式,它把新闻由原来的“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变成“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它最大的特点是新闻发生、报道和观众收看的同步性,较大限度地体现了新闻的“快”与“真”。随着电视传输技术的成熟,尽可能地对新闻特别是突发的重大性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已经成全国各电视台追求的一个目标。由于新闻事件的现场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尽管在做直播前都会做各种充分的准备,但现场直播中的意外还是让我们有时猝不及防,甚至是防不胜防。那么如何应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的意外,让直播更加尽善尽美?笔者总结了两次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只有在现场技术、嘉宾以及主持人、出镜记者三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现场直播中的意外。

一、在现场技术上,除了设备准备,对环境变化、天气情况等一些因素也要做充分的准备,并做好预案。

直播中,在技术上我们往往会对卫星车、摄像机位、镜头设计、画面切播进行充分地考虑甚至会提前进行演练,但是直播当天的环境变化特别是天气的变化却是无法预知和演练的。这时一点点的技术准备不周全,都会造成现场直播的瑕疵甚至是功亏一篑。比如,2013年4月19日山西广播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在对“关帝祖庙圣像巡台迎归仪式”的现场直播中,当时在直播设计时设立了前方运城关帝庙分演播室和后方太原主演播室两个演播室。用SNG卫星车联通前方演播室和后方主演播室,同时还安排了两路记者,通过3G无线宽带网进行现场记者连线。在直播时,虽然考虑到当天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是没有想到当天运城关帝庙的风力达到四级,天上乌云密布,SNG卫星车的卫星信号极不稳定,不能进行信号传输。这时作为辅助功能的两路3G设备却意外地发挥了主要作用,不仅承担起前方记者现场连线报道的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前方分演播室与后方主演播室信号的交流与沟通。虽在信号传输上,3G无线宽带的信号在画面质量、声音的同步性和SNG卫星传送的卫星信号相比有不少的差距,却保证了现场直播的安全。如果当天没有准备两路3G设备,当天的现场直播就有可能不能进行;如果没有提前和当地联通公司进行沟通,在前方设立一辆应急通讯车,当天的3G信号也有可能会像卫星信号一样,受天气干扰而无法传输。

二、在嘉宾准备上,除了要与嘉宾做好各种案头准备工作之外,嘉宾还要有备份。

现场直播一般是以现场记者报道为主线,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的访谈为纽带,把整个新闻现场全程地呈现给电视观众。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的访谈,有对整个新闻事件的评论、背景分析、与观众进行互动等多方面内容,在节目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舆论引导的锐器,也是调节整个现场直播节奏的调节阀。一般情况下,演播室的嘉宾是一到两名,以一名的情况多见。但是在对演播室嘉宾的预约上要尽可能做到两到三名,也就是说嘉宾要有备份,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同样还是以“关帝祖庙圣像巡台迎归仪式”现场直播为例,当天邀请到演播室进行访谈的嘉宾是山西大学一位研究关公文化的专家。在前一天,主持人与嘉宾对访谈内容、细节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准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等第二天一早的直播。然而在直播当天,谁也没有想到太原下起了几年不遇的大雪,市内道路拥堵,嘉宾被堵在路上,不能按时到达演播室,在直播开始后的半小时,嘉宾才进入演播室。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造成嘉宾的迟到,但在当天的直播中,由于前期主持人和新闻短片以及记者现场连线准备得充分才弥补了嘉宾未到半个小时的空白。这给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教训:在直播中嘉宾一定要有备份。在当天的直播中幸好只是嘉宾迟到,如果嘉宾不能到,又没有另外准备的嘉宾,那演播室的访谈岂不是泡汤了?

随后的4月21日山西广播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在对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的直播中吸取了这个教训。在长达9个半小时的直播中,先后准备了省地震局、卫生厅、民间救援队、心理专家等七位专家,其中有四位专家分别到演播室进行了访谈,使整个直播顺利进行。

上海财经频道备份专家的做法值得借鉴。在上海财经频道,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了保证直播的正常进行,频道专门设立了专家资源库,不仅对每一类型的专家进行了分类,而且每个专家的档案里除了研究专长、联系电话、照片等基本信息,就连所在位置距离电视台几分钟路程都有详细的标注和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旦有突发的新闻事件要立即进行直播,根据这个资料频道就能迅速联系到合适的专家,做到忙而不乱。

三、在主持人、出镜记者准备上,除了对直播要做好充分准备外,更要临阵不慌,沉着应变。

一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成功与否,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是关键。在每次直播前,主持人和出镜记者都应该对新闻事件、现场状况、前方与后方的沟通等情况做足功课。同时,对于现场直播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更要临阵不慌,沉着应变,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首先,面对准备不足甚至是毫无准备的直播时。在对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的直播中,从确定到直播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当主持人在演播室坐定开始直播时,主持人手里只有一张从网上下载的关于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最新消息的纸片。这时地震前方情况、灾区出镜记者、嘉宾一切都还在联系当中,但是主持人的沉着冷静和前期自己关于地震消息方面的积累和储备,都为做好直播打下了基础。

其次,面对技术条件限制时。在直播中,由于通往地震灾区宝兴县城的道路不通,通讯时好时坏,原本提前沟通好的3G记者现场连线报道因为没有无线宽带信号而无法进行。这时演播室临时把3G记者现场连线报道改成前方记者电话报道,同时开双视窗配以稍早前录制下的地震灾区相关画面,使得直播顺利进行。出镜记者也在做完电话连线报道后,走到有信号的地方,把所拍摄到的画面传给后方演播室,同时配以现场报道。这样在面对灾区信号通讯不足的情况下,仍在当天的直播中先后完成了9次现场报道,保证了直播的成功。

第三,面对更精彩的情况时。在对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的直播中,后方演播室与前方记者策划了对地震伤员的采访。对雅安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刚生下“地震宝宝”的妈妈进行现场报道,在医生护士讲述地震中接生下这个可爱地震宝宝的不平常经历后,按计划3G连线到此结束。但是这时原本躺在妈妈怀里熟睡的“地震宝宝”突然睁开了眼睛,而摄像记者也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珍贵的镜头。当演播室里看到这个画面时,导播果断延长了现场连线,让这一刻的幸福画面传到了千家万户。

随着新闻立台和新闻报道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并且,随着新闻节目的频道化,新闻现场直播也将在新闻报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只有做好各种充分准备,沉着、灵活应对现场直播中的各种意外,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才会越来越精彩。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栏目责编:吉 庆

参考文献:

1.黄晓骊,赵 姗:《如何面对直播中的意外》,《新闻传播》,2011(4)。

2.曾娅妮:《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声屏世界》,2003(1)。

猜你喜欢

现场直播演播室电视新闻
Waves SoundGrid系统在广播电视现场直播中的应用
陕西眉县首届猕猴桃园现场直播分享会成功举办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2017数博会“现场直播”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思考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