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问“科技兴邦”,抑或“娱乐至死”

2014-03-25程应峰

声屏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甘心前途实干

程应峰

当今中国,娱乐对人的驾驭和控制确乎是无孔不入。自从《超级女声》在中国第一次以娱乐的方式搅动人心,各地卫视台便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以娱乐相拼的不归路。达人秀节目、麦霸节目、中国好声音节目在各地红红火火地上演,励志、生活、科技、新闻、体育、战争……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娱乐的一部分。娱乐功能的浅层次演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畸形发展,使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在极短时间内便大行其道。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感知,许多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许多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无声无息地被演变。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那种温水煮青蛙的手法,谁说不是巨大而尖锐的挑战?

有人这样说,中国的民企小老板,挣了钱后无非就做三件事:买地、买山,盖楼、造坟,养几个情人。的确,先进生产力制造了大量财富和闲暇,除了“做大做强”,富起来的小老板们因为知识的缺陷、视野的局限,似乎集体陷入了一种虚幻的、没有竞技实力的富裕。他们一不小心,就会以性消费的方式彰显他们曾经的拼搏历程,发酵富裕后的空虚,陷入“娱乐”至死的渊薮。在国际社会,为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业余科学家”,瓦特、贝尔、爱迪生、莱特兄弟、比尔·盖茨等等,可以说都是缘于民企的科学家。在中国,为什么就难以找到在小富之后,可以一门心思从事有价值的科学研发的群体呢?是不是终日里只受了“娱乐心”的牵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至今,歌舞升平、娱乐至上的背后,往往潜伏着深重的危机。难道我们就甘心沉溺于这样的娱乐氛围中,无力自拔?甘心作为科技的附庸,而不是科技的主人?不是,绝对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需要实干,需要有自己的科学技术,作为一个中国人,决不能一味沉湎在娱乐之中,要以顿悟的姿态走出娱乐的沼泽地,充分尊崇科技,钻研科技,发展科技,制造出一个大国自身应当具有的科技优势。

猜你喜欢

甘心前途实干
成长路上的许多“不甘心”
勿陷“珍珠之痛”——甘心为民做泥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共享汽车前途未卜
星檐
三八妇乐 实干为要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
实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