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载控制器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研究

2014-03-23王洪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插板继电器芯片

王洪俭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200235,上海∥工程师)

车载控制器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研究

王洪俭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200235,上海∥工程师)

城市轨道交通现有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VOBC(车载控制器)缺乏诊断数据记录功能,列车在运营过程中若发生瞬态故障,往往难以准确查明原因,由此产生安全隐患。对VOBC诊断数据实时采集、记录和共享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的功能与逻辑框架,讨论具有故障-安全特性的接口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硬件设计及程序编写。经实验室初步测试,该设备实现了预期的诊断数据采集、处理和无线共享等功能。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车载控制器;诊断数据

Author's addressShanghai Rail Transit Maintenance Support Co.,Ltd.Telecom&Signal Branch,200235,Shanghai,China

1 研究背景

随着地铁客流不断增加,行车密度越来越高,对信号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应用日趋广泛。CBTC系统车载设备的核心是车载控制器(VOBC),其直接决定行车安全,并极大地影响线路运能和全路网的运行平稳。当CTBC系统发生瞬态故障后,由于缺乏VOBC诊断数据的历史记录,只能事后在试车线进行模拟实验,给准确查找故障原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不利于故障快速处置,且容易造成故障影响面扩大。例如,2012年6月25日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832次列车突发“牵引、制动同时有效”故障,由于缺乏车载VOBC诊断数据,故障原因无法快速确认,虽然经过多次排故处置但仍无法动车,最后只能清客救援。该故障对线网运营造成了较大影响。

目前,国内外涉及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实现方法的研究很少。国内运营中的地铁列车基本上没有安装地铁车辆运营记录仪,一旦地铁车辆发生重要故障或事故,司机可执行紧急事件按钮,相关信息便永久性记录到地铁车辆的计算机控制单元内存中。这一方式所存储的信息是简短的、部分的,仅为紧急事件按钮按下前后几分钟内的记录,无法记录完整的有关列车的数据,给故障(事故)的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研究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可有力促进地铁运营的维护保障工作。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首先了解现有VOBC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为例,其VOBC由3块主处理器单元(MPU)插板组成,各MPU插板均提供1个Ethernet以太网接口,通过专用电缆连接至以太网信道选择插板(CSS),再由CSS连至机箱背板,构成3取2型安全计算架构(见图1)。当3块MPU插板中有一块出现故障时,CSS根据3取2表决逻辑仍可输出正确结果。

图1 3取2安全计算机架构示意图

当VOBC运行诊断模式时,需要将选定的

MPU插板Ethernet电缆从CSS拔下,转而连接至调试计算机并运行VOBC诊断终端程序,读取VOBC诊断数据,如图2所示。因此,VOBC诊断状态下,VOBC机架仅有2块MPU插板按2取2模式执行安全计算,若此时其中1块MPU插板发生故障,则2块MPU插板输出不一致,CSS根据2取2逻辑,判为设备故障并生成EB(紧急制动)指令,对列车实施紧急制动。为此,运营规范禁止MPU插板长时间脱开CSS,这导致无法长时间地持续获得VOBC诊断数据,设备维护非常不便。

图2 VOBC诊断模式下2取2安全计算机架构示意图

2 VQ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功能与框架

通过对VOBC系统架构及诊断数据记录共享需求的分析,提出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通过与VOBC系统的通信,完整、可靠地获取VOBC诊断数据;

(2)具备大容量数据存储功能,完整存储一个运营维护周期内的VOBC诊断数据;

(3)具备无线通信与网络共享功能,可实时获取在线运营列车的诊断数据;

(4)不影响VOBC现有功能,尽可能减少对现有设备的干扰。

其系统框架如图3所示,分为数据采集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共享模块两部分。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直接与VOBC相连,实时采集并存储诊断数据;无线传输网络共享模块可根据需求将指定列车的VOBC诊断数据通过无线链路实时传输至服务器,实现网络共享。

3 VQBC诊断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

在VOBC的3取2安全计算架构内,CSS从3块MPU插板对应的3路Ethernet接口中选择2路,将其数据送入E2CC(以太网转2通道CAN)插板,变换为CAN总线数据并传输至其他远端设备,实现VOBC和其他车载设备的数据交换。为了保证VOBC数据获取的完整可靠,同时避免采集记录装置对原有VOBC系统功能的影响,VOBC诊断数据采集接口必须满足以下需求:

(1)不影响VOBC系统的正常工作;

(2)适应VOBC诊断数据高通、大数据量的特点,可靠接收和存储数据;

(3)在接口故障情况下,实现VOBC诊断数据接口的强制离线,保证MPU插板和CSS的物理连接,使VOBC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4)适应车载振动和冲击环境、较宽温度变化范围和剧烈电源电压波动,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要求。

基于以上需求,本文选择基于ARM Cortex-M4核心的STM32F437芯片设计VOBC诊断数据采集存储设备,并选择SD卡作为大容量存储介质。

3.1 诊断数据采集接口

为尽量减少采集记录装置对VOBC系统的影响,确保MPU插板与CSS的物理连接,选择将VOBC诊断数据采集存储设备设置在CSS后端,通过CSS中的备用Ethernet端口与现有VOBC系统连接;再通过修改CSS底层算法,实现VOBC系统与诊断数据采集设备的通信。诊断数据采集设备不设置在MPU与CSS之间,可最大程度降低诊断数据采集设备故障时对VOBC系统的干扰,从物理上可靠保证设备故障情况下VOBC系统原有功能不

受大的影响。

图3 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结构示意图

CSS现有预留接口为Ethernet端口。因此VOBC诊断数据采集存储设备也需有Ethernet端口。本研究选用WIZnet公司的W5300芯片实现Ethernet接入。与大多数Ethernet接入芯片相比,W5300芯片在内存空间和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WIZnet拥有的全硬件通信协议技术,其克服了软件通信协议的连接不稳定、可靠性较低、故障频发且大量占用芯片资源的弊端,通过全硬件电路实现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极大地提高了转换速度和效率,连接稳定可靠。W5300芯片与MPU主控芯片、Ethernet网口的接口关系为:

(1)W5300芯片通过TXOP,TXON,RXIP,RXIN4个引脚与RJ45网口(Ethernet)连接。W5300与Ethernet的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W5300与Ethernet接口电路示意图

(2)W5300芯片与STM32F437芯片通过10位地址总线和16位数据总线连接,用户可通过BIT16EN引脚选择使用8位或16位数据总线进行高速数据通信。此外,主机可通过/CS、/RD、 /WR、/INT引脚向W5300芯片发送片选信号、读(写)使能信号和中断请求。W5300与STM32F437芯片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W5300与主机接口示意图

Ethernet网络通信模式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等。UDP是一种无

连接的协议,广泛应用于对传输速度有较高要求而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场合。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为保证VOBC诊断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及时发现VOBC运行异常,减少误报和漏报,选用TCP以适合网络传输需求。通过修改VOBC底层算法,增加诊断数据采集请求的响应功能,即可建立诊断数据采集设备和VOBC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

3.2 接口安全与动态安全电路

由于诊断数据采集设备与VOBC之间的通信是双向的信息交互,故诊断数据采集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对VOBC产生不利影响,如大量发送无用信息、发送错误信息等。为防止诊断数据采集设备的故障增大VOBC系统负担,危及VOBC系统的安全性,本文选用动态安全继电器电路对诊断数据采集设备与VOBC的通信接口进行控制,在诊断数据采集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其与VOBC通信的物理链路。

动态安全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在以太网连接线路TX+、TX-、RX+、RX-共4条链路中串入安全继电器常闭接点,由继电器线圈控制链路通断。输入W5300周期性中断请求(方波)信号,驱动晶体管V4周期性导通,V4集电极输出的方波信号再驱动V1、Q2轮流导通。当V1导通Q2截止时,VCC 24V经V1、R10、D4对C10充电;当Q2导通V1截止时,C10经D6、D1对继电器J1线圈和C13放电。当充放电频率达到某一特定值时,电路达到动态平衡,在安全继电器J1线圈两端产生稳定电压U1,保持安全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的稳定,以此维持诊断数据采集设备与VOBC系统的通信链路。动态安全电路的输入方波频率可由电路中各电容值调节。当诊断数据采集设备发生故障,通信中断,W5300周期性中断请求信号消失,此时无论输入端处于常高电平或常低电平,安全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都会迅速削减直至归零,切断以太网口通信链路,同时点亮故障报警指示灯LED7。

图6 动态安全电路

为了验证动态安全电路的性能,笔者在Multisim环境下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输入信号INT选用频率1 k Hz、振幅5 V的方波,继电器线圈输出端电压波形如图7所示。U1为继电器线圈负端电压,继电器线圈正端经二极管D6接地,因此U1达到较低负电压时,继电器吸起。仿真结果表明,方波脉冲输入一段时间(t1)后,U1下降,继电器线圈电压达到额定值并保持稳定;当方波脉冲输入于t2时刻切断后,U1上升,继电器线圈电压迅速下降,于t3时刻基本降为零,继电器常开接点断开,切断采集存储电路和VOBC系统之间的连线,电路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图7 输入信号与继电器线圈电压波形图

4 VQBC诊断数据无线传输和网络共享技术

为了实现对运行中车辆VOBC诊断数据的实时共享,必须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网络共享。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环境、数据传输速率要求等,VOBC诊断数据对无线传输和网络共享技术的需求为:

(1)通信频段选择上避开CBTC所占用的2.4 GHz频段,以防止对CBTC系统工作的干扰;

(2)无线通信在适应VOBC诊断数据量的基础上,选择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减少对地面附属设施的需求,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综合考虑上述需求,VOBC诊断数据无线传输选取基于中国移动GPRS和中国联通WCDMA等公共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技术较为适宜。首先,GPRS和WCDMA等方式可有效适应轨道交通运行环境,避开CBTC系统占用的频段,避免对车辆正常运行的干扰;其次,利用现有公共无线通信技术无需额外加装地面附属设施,可最大程度地精简数据无线传输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并降低成本。此外,VOBC诊断数据无线传输只根据需求择时开启,开启时间不固定,而GPRS等无线通信方式根据时间计费的特点正适应这一需求,可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节约信道资源。本系统根据VOBC诊断数据量对传输速率的需求和成本,选取GRPS作为诊断数据网络共享方式。

5 系统实现

基于系统功能与框架,笔者进行了硬件设计及程序编写。硬件电路主要模块见表1。设备实物如图8所示。设备正面设有电源、调试串口、SIM卡插口,以及用于GPRS通信的SMA天线插头。设备背面设有RJ-45以太网接口,用于与VOBC系统通信。外壳设计综合考虑了设备的散热、抗振、抗干扰性能。经实验室初步测试,设备可完整实现预期的诊断数据采集、处理与无线共享等功能。

6 结语

本文对VOBC诊断数据实时采集、记录与共享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逻辑架构,进行了相关软硬件设计,实现了初步功能。该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系统填补了VOBC系统在实时数据记录共享方面的空白,可满足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对于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和共享的迫切需求,对于提高轨道交通维护保障能力、强化列车运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表1 VQ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设备功能模块

图8 VOBC诊断数据实时记录共享设备硬件实物图

[1] 黄涛,陈祥献,黄海.基于三取二冗余结构的安全计算机系统[J].计算机工程,2011(18):254.

[2] 王猛.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安全计算机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3] 唐俊同.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计算机浅谈[J].机车电传动,2011(6):73.

[4] 吴庆银.基于嵌入式的安全计算机板卡的测试系统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5] 张勇,甄国涌,王丽莉,等.基于W5300的以太网数据传输硬件设计及优化[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8):129.

[6] 吴昊,严胜刚,薛双喜.基于W5300的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2(9):92.

[7] 宋辉.基于ARM的GPRS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

[8] 刘炽.TCP/IP协议栈原理及其在ARM上的具体实现[D].长沙:湖南大学,2005.

[9] 林瑜筠,吕永昌.计算机联锁[M].3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Achievement of VQBC Diagnostic Data Recording and Sharing System

Wang Hongjian

Due to the lack of real-time diagnostic data recording and sharing functions in VOBC,which is adopted in CBTCsystem of Shanghai Metro,the short-timed failures are usually hard to be detected and removed,and thus causing considerable potential risks.With 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s for real-time recording and sharing system of VOBC diagnostic data,a framework of VOBC functions and logic is proposed,the design of the interface with failure/safety characteristics,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programming are discussed.The test in laboratory showsthat this new equipment could perform the expected functions.

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VOBC);diagnostic data

U 231.7

2014-03-23)

猜你喜欢

插板继电器芯片
不同插板下的航空发动机进口压力畸变试验
芯片会议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继电器控制及诊断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应用
便携式继电器测试台的研制和应用
计算机联锁复示继电器电路改进方案探讨
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插板与尾梁锁固方式设计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高真空插板阀工作状态诊断与监测方法研究
放顶煤液压支架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