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财政将增加基础性地质工作投入

2014-03-23中国政府网

地质装备 2014年6期
关键词:基础性中央财政铅锌矿

2014年9月12日,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进展情况。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央财政将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投入,并坚决退出竞争性领域。

这位负责人指出,财政部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资金使用,坚持和突出财政资金的公益性定位,在资金安排上有保有压,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投入。与此同时,按照受益范围、信息复杂性和不对称性及激励相容的原则,中央财政将主要支持基础性、公益性、全国层面的事务,优先保证1∶5万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等工作,更大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交由地方和社会力量负责。此外,财政部将联合其他部门,加强资金监管,做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评估,确保财政资金的效率。

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并适时推出一批示范项目,为民间投资进入地质找矿等领域营造更加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和平等准入、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据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介绍,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三年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约3500亿元,与2008~2010年的三年投入相比,增长了28%,其中,社会资金投入占85%以上。评估结果表明,行动实施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这三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找矿成果最显著的三年。

实现找矿重大进展,形成一批资源基地雏形。三年中,全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找矿成果非常显著,新发现中型及以上矿产地451个(其中大型162个),其中天然气、铀、钼、钨等发现了一批世界级的大矿床。

基础地质调查快速推进,为找矿突破打下坚实基础。1∶5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覆盖比例提升最为明显,由2010年的22%提高到2013年的30%,三年的工作量相当于以往总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在重要找矿远景区的覆盖比例由40.6%提升到77%,重点成矿区带的覆盖比例由33.7%提升到56.6%。

地质科技进步显著,指导找矿作用明显。创新了我国10类主要矿床类型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具体找矿实践中广泛应用推广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胶东金矿、红透山铜矿、大厂铅锌矿、江苏栖霞山铅锌矿、湖南康家湾铅锌矿等一批老矿山新增资源储量相当于又找到一个大矿。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研究有效指导找矿取得重大突破,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猜你喜欢

基础性中央财政铅锌矿
中央财政明确支持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十大铅锌矿
中央财政各项税收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1300多亿元支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266.9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