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广汉惊现古蜀国甲骨文及神秘图案

2014-03-22张如柏

关键词:广汉蜀国殷墟

张如柏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10051)

一、四川广汉惊现古蜀国时期甲骨文

当人们提到甲骨文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并认为那是中国最早和最“成熟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均已先后消亡,唯有中国的甲骨文却一脉相承地演变成为现今中国的汉字。甲骨文是中国汉字(方块字)的祖先,因而汉字也就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然而,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并非是突然出现的,在它之前肯定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有数千年之久。例如,在四川广汉发现的古蜀国时期的玉(石)器指南针上的东、南、西、北四个古文字,其中,除“东”字外,南、西、北三个字在漫长的文字演变过程中,字形都变了样子[1]。如果说殷墟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的话,那么与其同时期抑或比商王朝更为久远的四川广汉古蜀国时期出现的古文字是否是对殷墟甲骨文提出的严峻挑战呢?殷墟甲骨文中的一些古文字,可以在古蜀国时期的古文字中找到[2]。

我们在文献[3]中就已经指出:“在广汉古蜀国发现的玉器、青铜器、竹简、蚌壳、蛤壳、龟壳、鳖壳、树皮、牛甲骨、动物牙齿等等,其上均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字。”此外,最近还发现了凿刻在紫铜片上的古文字,这是四川广汉古蜀国时期的古文字的又一新载体[4]。在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考古遗址中发现如此众多的古文字载体,这在中国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件,可惜至今未能引起中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古文字学家的关注。一般而言,文字、青铜器(金属器物)和城池的出现是国家存在的标志(也有例外)。四川广汉出土的古蜀国时期的器物上发现的古文字,说明当时古蜀国的文明程度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四川广汉的古蜀国,不仅具备了上述国家存在的三要素,另外还已形成了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等级制度,同时也有大型商贸活动和宗教祭祀活动(在青铜器上、玉器上有大型祭祀场景)。如果没有十分完善的制度,社会生活很难有序进行;如果没有文字,众多社会活动都无法开展,知识技能也不可能传承。正因为有了严格的度量衡的统一,才使得四川广汉古蜀国时期的玉器、青铜器、陶器等器物制作技术十分成熟,而且非常符合人类的审美观。据此推断,四川广汉古蜀国时期出现古文字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然而时至今日,一些媒体在报导中说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未发现文字(1);也有的专家在其研究专著中公开提出“三星堆没有文字”的论断[5]。这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如前所述,四川广汉古蜀国时期的古文字是在纸张未发明前就出现了,是古蜀国人用金属工具(当时已经有高炉炼铁了,已经有铁器)凿刻在玉(石)器上、树皮上、竹片上(竹简),还有雕刻在动物牙齿以及牛的肋骨、肩甲骨上,等等。对于已出土的这些器物上的文字,专家们都视而不见,实在是令人费解?难道当地考古界就没有发现过一件有古文字的实物吗?还是已经发现而不敢公布呢?据了解,国家收藏的三星堆青铜器上早就发现了古文字,至于民间收藏的玉器,也在数年前就已发现了其上的古文字。

二、古蜀国时期的甲骨种类

第一种既有图形又有文字的甲骨,是迄今为止在我国所发现的前所未有的新类型。这些甲骨上不但有文字,而且有神秘的图形。这些图形有的是用“圆圈”互相以线条连接起来;有的是用“菱形”互相以线条连接起来;有的是用“圆圈”与“菱形”组合起来再用线条连接起来,等等。在这些图形上有古文字、有太阳、有月亮、有人像、有器物等,我们把这种既有文字又有图形的甲骨,称为“图文并茂”的甲骨,这种甲骨在殷墟以及其他地方出土的甲骨中是从未发现过的,是甲骨文的新类型,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应当引起考古、历史、文字学等方面的专家重视。现将我们收集到的既有图形又有文字的甲骨公布如下,以供专家学者研究。

这种既有文字又有图案的甲骨,呈黑褐色,是否与考古界所认为的燎祭有关,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参见图1~ 图10。

第二种是只有文字没有图案的甲骨,此类甲骨上的文字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完全一样,与文献[2]中的古文字在风格、类型、笔划上基本一致。具体参见图12~图15。

以上所公布的甲骨中的神秘图案,我们认为,可能是一种星象图(天象图)。由于宇宙间的天体时刻都在运动之中,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应该是处于运动状态。这些凿刻在甲骨上的星象图案,是否代表了古蜀国“天官”所看到的当时情景呢?

图12~图15为第二种类型的甲骨,这类甲骨只有文字没有图案,此类甲骨上的文字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完全一样,与文献[2]中的古文字在风格、类型、笔划上基本一致。文中我们公布了其中的一部分。

三、余论

本文所阐述的两种类型的甲骨文,其中第一种类型比较少,第二种类型比较多,后者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基本一致。无论在甲骨的形状与古文字的结构、风格、字的类型均无二样。笔者认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必定有其渊源。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的收藏家黄震先生经过数年的努力和实地考察,收集了散落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有古文字的甲骨约有三万块之多,其中包括有龟壳、牛甲骨等(2)。据黄震先生告知,保守估计有古文字近百万字。在一次民间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对黄震先生收集到的甲骨文给予了充分肯定,其上的古文字与河南殷墟、四川广汉古蜀国发现的甲骨文在笔划、字型和凿刻方法上都十分相似。所以笔者认为,黄震先生收藏的这批甲骨文,应当引起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高度重视。古文字的出现有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某些古文字也会被误传、讹传或者笔划发生改变,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我们在过去的论文中已经指出。

文中不妥之处,请专家们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如柏,张玉玉.三星堆玉(石)器上发现指南针及其古文字新释[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1(4):1-8.

[2]张如柏.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M]. 香港:香港华人艺术出版社,2009.

[3]张如柏.四川广汉三星堆惊现竹简和古蜀文字的多种载体[J].台湾珠宝,2010,(96).

[4]张如柏.论四川广汉古蜀金属(紫铜)书的发现——中国古文字的新载体[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1-5.

[5]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证[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286.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第二分册)[M].中译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506.

猜你喜欢

广汉蜀国殷墟
梦回蜀国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殷墟
政绩毁于私欲
记忆殷墟妇好墓
A Study of Motivation in ActivePerformancein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