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工作视角下高校舆情引导的理性审视与策略探析

2014-03-22

关键词:舆情工作者大学生

郭 庆 童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学生工作视角下高校舆情引导的理性审视与策略探析

郭 庆 童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高校舆情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双向影响作用,学生工作部门作为高校承担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部门,同高校舆情有着密切关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舆情的引导,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者所要面临的新课题。学生工作者只有科学地把握高校舆情特征,积极探寻舆情引导的有效策略,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维护高校稳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最终目的。

舆情;高校;舆情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舆情传播更加便利,这不仅对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也对青少年的思想动向产生深刻影响。就大学生而言,个体的适应始终处在平衡——不平衡——平衡[1]的过程中,舆情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可能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正确进行舆情引导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来说十分重要。

一、高校舆情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舆情研究日益引起重视。国内学界比较认同的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简单地说,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

高校舆情是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是从学生工作的视角关注高校的舆情引导,高校舆情则可定义为在高校时空范围内,大学生(舆情主体)围绕校内外社会性事件(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对高校及社会管理者(舆情客体)所产生和持有的意见、观点,以及从他们言行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愿望的总和。

(一)高校舆情引导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清楚学生的意见和诉求。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舆论反应了公众心理的一般状态,社会舆论是“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其思想认识。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领域的有力延伸,只有贴近学生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优势。以学生舆论情况和思想动态为基础的高校舆情引导,无疑是贴近学生、了解学生需求的有效方法,更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二)高校舆情引导是大学生“三观”塑造的重要导向

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随着“碎片化”的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越来越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青年一代的重要关口,信息的繁冗、无序和混乱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是个严峻考验。同时舆情的出现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管理事务、发表不同见解的平台,也很容易成为社会矛盾突发的窗口,使得大学生更容易从消极的角度去看待社会事项,将更多的消极信息带入舆情之中。因此,高校舆情引导对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必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高校舆情引导是维护校园稳定的根本保障

高校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高校发生的一些事件经常成为社会舆情的焦点,有些事件还对高校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人民网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10件与高校有关的“舆情热点事件”分析,实质就是程度不同的因舆情引发的危机管理事件[4]。在高校学生生活普遍网络化的情况下,诸如“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问题一旦在网上发布、传播,就极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瞬间形成井喷式的聚焦,引爆舆情。在众多良莠不齐的观点中,如果高校不能有效引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处理不得当,就会出现学生的一些合理要求通过不当的方式或是违法的方式表达,极有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演化为“群体激化”的群体性事件。因此,加强舆情引导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者有效理顺学生思想情绪、化解矛盾危机、预防群体性事件,十分有效,对于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上所述,高校舆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对舆情的重视程度总体还明显不足,舆情引导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应对能力尚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不够,软硬件投入较少;二是舆情引导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不强;三是舆情引导制度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舆情预警意识和预警措施及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预案,引导效率较低;四是对舆情的干预方式单一,主动引导不足,封锁消息、强制删除消息等简单粗暴方式大量存在,容易引发“次生”不良情绪,甚至给舆情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等等。

二、高校舆情基本特征分析

高校舆情由于其自身场域、主客体等方面的原因,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引领社会舆情的发展变化。科学进行社会舆情引导工作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舆情的基本特征。这是学生工作者对舆情引导的理论依据所在,只有把舆情引导工作与高校这种特殊的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舆情主体的群体性、多元性与主动性

大学生作为社会舆情的主体,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空间上的“集中性”,即“群体性”的特征。这使得社会舆情能够在高校集中地、高密度地发生、发展与变化。

“多元性”是大学生作为舆情主体的另一特征。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对中介性事项的关注点是差异化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导向是多元化的。

作为舆情主体的大学生也体现了明显的“主动性”特征。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主动性”,成为舆情信息的受众者、传播者和再造者。首先,体现在大学生对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主动选择,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主动接受;其次,体现在大学生对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主动应对,两者之间是“刺激—反应”的关系,当作为刺激的舆情作用于大学生时,他们往往会较为主动地进行反应。

(二)中介性社会事项选择的广泛性和表层性

所谓的“广泛性”是指高校学生关注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分布比较广泛,而不仅仅局限于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大学生群体视野更加开阔,其关注点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诸如国际关系、政权、民生等国内外重大事件,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大学生更是主要的参与群体,他们在高校BBS、SNS社交平台中,以各种形式抒发自己的意见、情绪和观点。这些都很明显地表现了大学生选择上的广泛性。

另外一个特点是“表层性”。尽管大学生群体关注的视野比较广泛,但是由于信息繁冗复杂、良莠不齐,加之大学生社会经验、生活经历有限,还不能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意识往往容易停留在表层,辨别评判的能力普遍不强,容易出现“观念与行为脱节”、“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矛盾和模糊”等问题,而且一旦形成错误甚至反动的认知,还容易“固执己见”,陷得更深。

(三)高校舆情主体和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即时性和交互性

和其他场域不同,高校中的社会舆情主体和中介性社会事项有着明显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舆论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更新周期也大大缩短,尤其是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已经达到了全员覆盖、全程融入。“即时性”是指对于舆情的更新与传播,大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并且互联网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对某些事件或现象的看法、情绪,加之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更加直接地促进了某些想法、情绪在高校中的传播,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并不断引发讨论。

所谓的“交互性”是指由于舆情发展的无规则扩张运动,各种信息相互交叉、相互整合、相互影响,高校舆情主体和中介性社会事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中介性社会事项会对大学生产生刺激,这种刺激所带来的反应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同时,大学生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应又会反过来对中介性社会事项产生刺激,使舆情不断地发展变化,突破原先的格局朝更复杂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发展更加没有规则。

(四)高校舆情组织结构的耗散性

从协同学的角度而言,所谓耗散性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乃至社会、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在系统内部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不断的涨落,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稳定宏观有序结构就是“耗散性结构”[5]。它强调系统中某个微小的变化会带来大的结果性偏差,“涨落导致有序”是给学生工作者在舆情引导过程中的启示。

显然,高校舆情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的非平衡结构。高校场域中的大学生主体因其生活背景各不相同,所关心的各种社会现象和事件不同,利益诉求多元,高校舆情最终实现的价值导向也是多元化的,它们共同影响着舆情在高校场域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由中介性事项引起的大学生主体的情绪、意愿和态度之间此消彼长,交叉互动,舆情扩张从某种程度上处于自发、无控、无序的无规则状态,远离平衡。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这一非平衡的动态系统经过不断地与外界信息交换、加工,逐渐形成多数人相同或者相近的意见,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如果能够加之以及时地引导整合,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是能够形成一致、有序的舆情,形成符合人们预期的结构系统的。

三、基于学生工作视角的高校舆情引导策略窥探

(一)加强信息传播的心理机制研究,明确舆情引导工作着力点

高校舆情作为一种信息表达与传递,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实质就是大学生对舆情信息的学习过程,即是对高校舆情获取、感知、加工、内化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家加涅(E.Gagn,Yekovich& Yekovich,1993;Leahey&Harris,1993)等人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舆情究竟如何被大学生感知并产生影响。首先,舆情信息进入感觉记忆是一个全盘被动接受的过程,即无论外界提供什么样的信息,都会被大学生感知。此时,外部力量控制着舆情信息的接受,也是学生工作者引导大学生认知的最佳时期;其次,从舆情信息加工进入“注意”开始,大学生主观意识开始参与其中。接受信息的程度绝大部分都受大学生自身认知和主观判断影响,他们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最后,舆情信息经过加工,贮存在长时记忆,是一种“未激活”、“隐性潜伏”的存在状态,不易被察觉,但当遇到外界相关刺激时能够迅速被激活,爆发,这也正是舆情信息的显著特征。因此,学生工作者只有做好对高校舆情“敏感点”的发现、“热点焦点”的预警、“爆发点”的掌控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二)加强舆情引导培训,提升学生工作者综合素养

学生工作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舆情信息的搜集、研判和引导工作。工作者自身对舆情信息的掌握、调控、引导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工作者有关舆情工作的培训,提高他们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只有抓住主要矛盾,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其一,高校应将舆情引导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组织学生工作者参加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相关培训,提高他们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技术水平,从而更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搜集各种舆情信息,做出迅速反馈和应对。其二,加强对学生工作者的舆情引导素养培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体察、关注、引导能力,有助于学生工作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体察学生的反应,准确地判断和把握其思想动态,又有助于学生工作者采取恰当可行的办法规范学生的诉求表达,纠正学生的消极片面思想,避免激化矛盾,为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舆论领袖”引导培养,创设健康舆论环境

舆情发展就其性质而言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必然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受众层面[6],信息传播最终会产生一个更为强势的受众群体,通常由大学生群体中在舆情传播中占据强势地位的活跃者所引领并传播给其他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即是核心受众层,引领者即是“舆论领袖”。“舆论领袖”较之普通学生更具有梳理、整合信息源和选择更合理的传播渠道与方式的能力,领袖的出现也标志着舆情的发展更为强劲,这也是舆情整合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而他们具有更独立的个性和理性支撑的特点,恰恰给学生工作者集中力量、加大引导提供了方便。学生工作者一方面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群体里的“舆论领袖”,与其建立充分信任关系,通过领袖的辐射力掌握舆情危机中学生管理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还应主动培养“舆论领袖”,选拔、培养一批政治上可靠、思想上坚定、分析问题深刻、能引领主流思想的学生骨干来担当“舆情领袖”,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影响、引导带动参与者,控制话题和舆论的方向,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四)充分利用传统与现代媒体,打造立体的高校舆情引导平台

舆情传播是一个集人际、媒体和网络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传播模式,对于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具有隐蔽性特征的传播过程,其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也为舆情引导增添了难度。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让大学生具备了在现实生活中和学校权力场域影响之外发表言论的能力和条件,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获取信息、发表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积极合理地利用新媒体。一方面通过调研和访谈,掌握学生经常关注的网络平台,观察舆情,确保直接、迅速地了解第一手资料,对舆情导向有无偏差加以研判;另一方面,进入网络平台和学生交流互动,通过学生频繁使用的SNS社交平台、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民主平等对话,鼓励学生表达内心想法,抒发个人情感,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舆情危机。

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导向功能,借助学校主流报纸、刊物,尤其是由学生主办的报纸、刊物等平台,建立高校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使学生对发布的信息愿意听、愿意信。总之,只有以舆情信息源头为核心,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和互动,才能打造立体综合的高校舆情引导平台,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1] 张向葵,刘秀丽.发展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0.

[2]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5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7.

[4] http://www.people.com.cn/GB/209043/212786/15064315.html.

[5] [比]普里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4.

[6] 李昌祖,许天雷.舆情的运行状态解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409.

[责任编辑:何宏俭]

The Rational Survey and Strategy Analysis of the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ent Work

GUO Qing-tong

(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e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students’ thoughts and behaviors,but also has double impact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student work departmen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ent daily managemen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public opinion.Thus,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has become a new issue in terms of the student workers in universities.Only by mast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scientifically and finding out effective strategies actively can the student workers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timeli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ach the final purpose,protecting the stability in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ublic Opinion;Universities;Public Opinion Guidan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tudent Work Strategy

2014-01-1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GH12016),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郭庆童(1981-)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团委书记,讲师。

G641

A

1001-6201(2014)05-0242-04

猜你喜欢

舆情工作者大学生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大学生之歌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