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项目效益分析

2014-03-21闫学林

吉林农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效益农业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项目以“DY-500微压滴灌系统”和“DY-D型水动活塞叠片式自洁净过滤装置”两项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河西走廊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的棉花、马铃薯等特色农作物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58-2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从西至东分布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灌区是甘肃省农业最发达的区域,是全国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作物制种、瓜果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

该地区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但是该地区气候干旱,水分蒸发量大,降水量稀少,水资源短缺且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农业生产完全靠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河流引水灌溉,农业灌溉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89.03%。以粗放的、高耗水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生态代价为前提的传统灌溉方法,加快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进程,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Y-500微压滴灌系统”和“DY-D型水动活塞叠片式自洁净过滤装置”技术,将二者组装配套,简称“DY-D”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在河西走廊的30多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推广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项目建设概况

该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3200万元,项目以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以“DY-D”节水灌溉技术成果的试验示范、集成配套为技术支撑,三年内(即2011年~2013年)在河西走廊建成30万亩特色种植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配套与示范推广基地,并在此基地上建立以滴灌为主体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体系。该项目以河西走廊酒泉、张掖、武威为核心区,沿河西走廊向东至白银和兰州黄河沿线建立辐射带动区,建成疏勒河灌区棉花节水灌溉产业带,黑河与石羊河灌区马铃薯节水灌溉产业带、沿黄灌区瓜果蔬菜节水灌溉产业带的三个节水灌溉产业带和棉花、马铃薯、瓜果蔬菜的三个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10万亩,总面积达30万亩,辐射带动全省1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建设,并且在带动西部地区高效节水农业方面发挥了示范先导作用。

2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项目的效益分析

2.1示范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实施该项目,一是降低了灌溉成本。据试验,DY-500微压滴灌系统与常规滴灌系统相比,支、毛管节省材料30%,每亩节省投资23.8%,系统运行成本下降8%。将该系统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紧密结合,经济效益更加显著。DY-D型水动活塞叠片式自洁净过滤器同比国外同类产品(如电磁阀等),维护费用减少34%,运行能耗降低了58%,同比国内普通过滤器运营维护成本降低了26%。因此,实施该项目获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水的经济效益由1.02元/平方米提高到6.15~8.34元/平方米,水的经济效益提高了6~8倍,灌水成本可降低30~35元/亩,每亩增收500多元。示范基地的棉花、马铃薯等特色农作物亩均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棉花的效益分析。该技术与传统灌溉相比,灌水量减少,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显著。试验数据显示,籽棉亩产由212公斤增加到298公斤,提高了40.6%。其中110亩单产籽棉高达446公斤,创造了大面积高产记录。同时由于田间作业、施肥量、用水量等的减少,每公斤籽棉成本由2.41元降到了1.90元,亩利润增加267.8元。

马铃薯的效益分析。据统计,项目区马铃薯平均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同比传统灌溉的马铃薯平均亩产提高50%,亩均增产1000公斤、增收1000元。

其他瓜果蔬菜的效益分析。试验数据表明:该技术在加工型番茄上应用,平均亩产量6940公斤、增产2500公斤,增产率为56%,每公斤番茄按1元计算,亩增收2500元,特别是该技术改变了番茄的生长环境,对防止番茄腐烂病具有明显作用;在酿造葡萄上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量1130公斤、增产100公斤,增产率为1%,每公斤葡萄按3元计算,亩增收300元;在洋葱上采用该技术,平均亩产量7700公斤、增产700公斤,增产率为10%,每公斤洋葱按1元计算,亩增收700元;在果园采用该技术,苹果亩产量增加400公斤,增产20%以上,每公斤苹果按3元计算,亩增收1200元。

生产节水产品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实施该项目,加速了节水产品企业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实施该项目的过程中,形成年生产装配30万亩节水农田的技术装备产能规模,通过技术改造,建成了年产1.2亿米DY-500微压薄壁滴灌带及配套节水材料、产品质量达到国标A类产品的标准的生产线,在项目期内生产薄壁滴灌带3.6亿米,年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新增利税0.4亿元。

2.2示范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增加就业岗位。在该项目的设施过程中,承担该项目的节水产品龙头企业大禹节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地转移的新途径,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由于大量节约了农业劳动时间,节省了农村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农村第二、三产业或进城务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

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该项目为示范基地的农民年均增收1.76亿元,直接参与该项目的农户达5万户,户均增收3520元,人均年增收达到880元。棉花亩增收棉花295元,马铃薯亩增收623元,番茄亩增收2500元,洋葱亩增收700元,果园亩增收600元。endprint

降低劳动强度。通过该实施项目,由于实现了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大大降低了由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时的劳动强度,并省工省时,提高了灌溉质量。据统计,由于膜下滴灌中耕、追肥、喷药次数明显减少,劳动强度降低,节约人工费70%以上。同时,犁前破埂、开毛渠、开沟等作业程序取消,也使劳动强度大幅度减轻,每亩机械作业费降低30%左右。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实施该项目,有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切实提高了特色农作物品质,保证了绿色健康农产品生产,保证食品安全。从而解除人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3示范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践证明,通过该项目实施,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适应节水灌溉、经济效益显著的马铃薯、棉花等农作物种植比例大大增加,推动了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发展,使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该项目的实施,对发展高效节水型现代农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明显作用。一是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增加了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防风固沙等的生态用水量,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生态用水。同时,减少了对地下水开采,保护了生态环境。二是减少了农药用量。与常规灌溉相比,在采用该技术时,农药通过管道随着滴灌直接施于作物根系土层中,减轻了病虫害对作物的为害,提高了作物对病虫害以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同时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三是改善了土壤结构。与常规灌溉相比,由于采用该技术的灌水质量高,仅对作物进行局部灌溉,对土壤结构破坏小,土壤通透性增加,次生盐渍化减轻,起到排盐压碱的作用,使土壤肥力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因而也就大大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节约资源。该项目的实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数据显示,该技术与常规灌溉比较,资源消耗量大大降低。一是节水。示范基地内每亩节水达到50%以上,按每亩平均节水200平方米计算,100万亩每年节水2亿立方米。其中,应用该技术的棉花平均亩灌水量由400~500立方米减少到150~200立方米,平均节水率达50%以上,水的生产率也由0.53公斤/立方米上升为1.99公斤/立方米;应用该技术的番茄平均亩用水385立方米、节水190立方米,节水率为33%;采用该技术的葡萄平均亩用水350立方米、节水200立方米,节水率为36%;采用该技术的洋葱平均亩用水450立方米、节水200立方米,节水率为31%;采用该技术的果园全生育期亩用水175立方米,地面沟灌平均亩用水420立方米,平均亩用水减少245立方米,节水率为58%;二是节肥。与常规灌溉比较,采用该技术与常规灌溉在作物生长期追肥方式不同,该技术在灌水的同时还能追肥,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了15%以上,施肥量减少30%以上。以采用该技术的棉花为例,每亩节约化肥10公斤,节肥效率达到15%以上;三是节能。该装置实现了在无任何外界能源(如电能、风能、机械能等)的条件下,仅靠其内部水流压力能量,就能使过滤器达到了自动过滤、自动清洗、自动排污,发挥节水和节能双重功效。据试验,与常规灌溉相比,采用该技术的果园全生育期每亩节电120度;四是节约土地。与常规灌溉相比,由于节水灌溉大大减少了渠道、田埂等对土地的占用,节省了大量土地。据统计,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大约节省耕地4.8万亩,节约用地5%~10%;五是节约劳动力。项目区平均每亩省工6~10个工日,共计节省用工465万工日。其中,与常规灌溉相比,采用该技术的果园全生育期每亩节省16个工日。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推广应用该技术对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约水资源,建设节水生态农业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广大干旱缺水地区推广该技术,对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广大干旱缺水地区大力推广应用该技术,以解决这些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使该技术发挥其最大效益,造福于社会,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李玉忠,胡秉安.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探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2):55-58.

[2]贺访印,俄有浩,徐先英,唐进年.试论河西绿洲节水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4).

[3]赵元忠,王爱华,梁仲锷.甘肃河西走廊推广滴灌发展高效农业的探讨[J].节水灌溉,2004,(5):36-37.

作者简介:闫学林,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技术效益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