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千校一面 促特色发展

2014-03-20张慧敏

甘肃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鼓子凉州区武威市

张慧敏

学校特色教育不是音美体强化班,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复制,也不体现在名目繁多的等级证书和奖项上,它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激发师生创新的原动力,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

特色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怎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年轻的生命拥抱精彩?如何才能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当地实际开展特色教育?在武威市凉州区,记者找到了另一种答案。在这里,学生除了上各种文化课外,还可以打起古老的西域攻鼓子,舞出西北汉子的豪迈与洒脱;可以用笔墨与色彩尽情描绘长河落日、大漠风情;可以吹起葫芦丝,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可以在英语兴趣小组进行演讲比赛和英语情景剧表演;可以在一局棋中神驰于楚河汉界的旷远博大……

校校特色建设擂战鼓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武威市凉州区各学校已形成“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建设新局面,打造出了凉州教育名片。正如凉州区教育局局长苏万俊所说:“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和特色。”

走进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你会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身着古装黑衣的武士,随着隆隆鼓声击鼓舞蹈,将西北汉子的威武雄壮、粗犷豪放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而是号称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表演。

之所以给孩子们上这堂带有浓郁西部地域特色的课,是因为“老祖宗的好东西能传承下来的越来越少了”。该校校长曹高年对记者说:“攻鼓子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们这个发源地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村子里会打攻鼓子的老人越来越少了,不能眼看着它失传,所以,学校就专门成立了攻鼓子课题开发小组,设立了独特的文化传承课,从编辑教材到邀请艺人,再到争取资金给学生买服装行头,老师们想尽了办法,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文化之根不能断。”

如今,该校攻鼓子表演队在当地声名远播。而这仅仅是凉州区教育局近年来推广特色学校建设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探索,旨在让教育回归本位,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特色教育让凉州区越来越多的学校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武威九中通过加强学生生活技能培养,设置烹饪课、篆刻兴趣班、英语小剧场等活动课,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凉州区谢河镇中学、双城镇南安中学积极构建参与式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凉州区洪祥镇王家庄小学、黄羊镇大墩小学等,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经典诵读与劳动服务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凉州区会馆巷小学秉承学校传统,提出“体艺超群,外语见长”的学校特色,努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武威二十中广泛深入开展母语“三个一”和英语“五个一”活动,彰显了学校特色,增强了办学活力……

通过特色校建设,凉州区结合地域和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潜能”,整合优势资源,以全范围、多层次的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感知的能力,构建富于生命活力的特色教育体系,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特色校建设局面,不仅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全面推进了凉州区各学段教育的发展。

特色推动校园文化形成

在凉州区,学校各具特色却又自成体系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正在改变着以往“千校一面”的局面。

为使特色校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凉州区先后邀请英国教育专家毕墨和魏书生、任小艾、王嘉毅、冯华、李瑾瑜、骆焕国等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讲学20余场(次),接受培训的一线教师达3500多人(次),正是名师的介入,使凉州区的特色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国家多年来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凉州区就想在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上做文章,围绕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搭建多元智能培养体系,特色校建设便成了必然选择。”凉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发寿说。

据了解,凉州区特色校项目共涵盖了六大门类:以书法、绘画、民乐、舞蹈、剪纸等为主的艺术类项目,以科技创新、科技发明等为主的科技类项目,以经典诵读、传统道德、孝感教育、国学教育、书香校园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类项目,以“体艺超群,外语见长”、班级文化建设等为主的综合实践类项目,以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化学教学等为主的学科类项目,以篮球、乒乓球、象棋、武术等为主的体育类项目。

凉州区和平街小学的“示范作文”特色校创建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校长王泽才是武威市的作文教学名师,在《学生天地》辟有“王老师讲作文”专栏,还在一家电台辟有“王老师评作文”节目。他充分发挥自己在作文教学上的优势,将“示范作文法”研究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师中推广。

他认为,“示范作文法”的核心就是语文教师要坚持写下水作文,用自己写文章的切身体会指导学生写作文。“示范作文法”就是教小学生把写作文与学做人并重,学生写作文进步,教师真诚表扬,利用乘胜效应和迁移效应,将写作文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快乐的体验迁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上,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立足于学校所处的环境和区域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夯实学校的人才基础,特别是师资条件,打造学校传统文化和优势项目,使武威市凉州区各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异彩纷呈。

特色发展促学生素质升级

特色校建设赋予凉州区中小学无限的发展生机和活力。

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攻鼓子表演已成为丝路古城武威市的一张文化名片,该校学生齐作超自豪地说,从打攻鼓子中他学到了什么是张弛有度,什么是团结协作,什么是训练有素,什么是永不言败,攻鼓子让他有了更多的收获。凉州区和平街小学的孙佳丽,一向腼腆少言,自从她的作文《最倒霉的一天》在《语文报》上发表,老师和学生都看到了她的巨大转变。她变得活泼、自信了,各科成绩都有了突飞猛进。像孙佳丽这样因作文而获得自信的学生不在少数,一批学生都相继成为学校的作文明星。

特色校建设让学生和学校实现了双赢。凉州区共和街小学从2009年开始探索高效课堂,取消机械作业,取消给学生带来沉重课业负担的练习册。学校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谁在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并且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作业设计,这已成为该校教师的共识。

而凉州区会馆巷小学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积极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给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进行特色项目的训练工作,全校开设航模、书画、舞蹈、球类、棋艺、英语等特色项目兴趣小组20余个,全力打造学校“体艺超群、外语见长”的特色品牌。该校校长周开宝说:“我们应该在充分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真正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确立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人文校园的特色创建思路,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武威三中提出“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特色办学理念,将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凉州区和平镇中学依托师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使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明显提高;凉州区武南镇中畦中学通过开展晨读和每周阅读指导等活动,进一步优化了育人环境;凉州区枣园小学通过读经典、学经典、诵经典等多种形式,引导班级形成各自的活动特色,引领学生做有个性、有特长、品德好的好学生,积极营造学校特色教育氛围。

在教育转型期,以特色校建设引领学校走内涵式发展,这是凉州区教育者的深谋远虑,特色教育也正以特色全、品位高的学校文化打造教育的幸福乐园。

编辑:陈富祥endprint

猜你喜欢

鼓子凉州区武威市
简算有妙招
兰州鼓子传习所调研报告
张文作品
兰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沧桑情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鼓子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