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收入

2014-03-20史伟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管管骄阳葵花

史伟

去年十月,笔者在巴彦淖尔市德

岭山镇小康村看到,广阔的田野里呈

现出一派秋收繁忙的景象,农民们尽

情地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村民王忠卖完最后一袋葵花后,

美滋滋地算了笔账:我总共有130亩

地,今年种了80亩葵花,50亩玉米,

现在玉米还没卖,葵花今天卖完了。1

亩葵花打了400 多斤,1 斤卖到了4

块1,葵花总共卖了13万多元钱。

“今年还不错,一辆‘现代是有

了。哈哈哈。”王忠喜笑颜开。

在一旁同样卖葵花的张奇与王

忠地挨着地,而且种的葵花品种都是

3638C,可是收入却差了一大截儿。

今年,张奇种了70 亩葵花,每亩葵

花却打了300 多斤,比相邻的王忠

的葵花每亩少了100 斤,这样一算

账,每亩地少收入了400多元。

地是一样的地,种的葵花品种也

一样,可是为什么收入却不一样?原因

是什么?笔者在王忠那里找到了答案。

“因为我安了滴灌,张奇没有安

滴灌呀!”王忠说。

原来,去年年初,小康村的村民们

自己联系企业安装滴灌。全村有50户

人家新安装滴灌4000亩,加上前年

安装的1000亩滴灌地,小康村共有

5000亩耕地安装了膜下滴灌,只有少

数几户持观望态度,没有安装滴灌。

王忠自己投入了4 万元把130

亩地全部安装了滴灌。买毛管、铺毛

管、接毛管,很快,膜下滴灌就在王忠

家的地里“安营扎寨”。

50多岁的张奇是个种田的“老

把式”,去年春季,村民们安装滴灌

时,有人到他家做动员。

“怎么安个管管就能管事儿了?

我就不信了。”看着满眼的滴灌带和

一条条白色的地膜,种了几十年地的

张奇不相信,硬是没有安滴灌。

没想到,种地时就显现出了不一

样。王忠家没有像往年一样加堰,而

是先播种,再滴水。而张奇却还是像

往常一样,加堰、浇水、播种。

“那时候,还没觉出什么,就是觉

得安滴灌方便。”张奇说,更让他吃惊

的还在后头。每逢轮到张奇浇地时,

他天天都要头顶骄阳,手拿铁锹改垅

打口。不但全家出动,有时候忙不过

来还得雇工。常常是凌晨四点钟起

床,中午回家胡乱扒拉一口饭,就又

头顶着骄阳出去了,到了晚上伸手不

见五指的时候才回来,躺在床上,累

得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

可是王忠家却是另一番情景。每

次浇水时,王忠只是晃晃悠悠一个人

出来,拧开阀门,水就通过埋在地底

下的小细管,渗透到地里。

“唉呀,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这小

管管原来用处这么大,不但省人工、

省时间,庄稼还长的贼茂盛。”张奇看

到了滴灌的好处。

因为张奇家是老套的水浇地,土

地不平整,大水浇不到的地方庄稼总

是长得不茂盛,甚至还有死苗的现

象,所以远远望去总是高低不平;而

王忠家的滴灌地则一马平川,每个犄

角旮旯的向日葵都能“喝饱水”,密密

麻麻,平平整整,一片黄色的海洋。

盼了大半年,比较了大半年的张

奇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也要与

时俱进,老脑筋已经过时了。

这不,这天卖完葵花后,张奇硬是

追着王忠要到了春季安装滴灌公司的

电话,他说,明年他也要把70 亩地全

部安上管管,挣科学种田的钱。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管骄阳葵花
彩虹色的冬天
衣橱灵感,攻“新”为上
无题
卫衣怎么穿得和别人不一样?
葵花王冠
葵花之门
葵花 外一首
禁止“话语歪风”——管管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葵花点穴手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