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护者本刊记者

2014-03-20周居霞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长杆落水者快艇

周居霞

“咱救人不是为钱,也不是为表

扬,那一条条活生生的命,决不能在

我眼前消失。”朴实敦厚、乐观爽快,

见到王金清,让人感到这个壮实的汉

子有一种托靠和亲切感。

今年41 岁的王金清,是包头市

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第八农业分公

司农民。他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

从17 岁至今,至少已从黄河里救出

了150 多人。他是个农民,是位个体

经营者,却自觉担当着黄河义士的责

任,他从未向被他救出的落水者及其

家属要过一分钱,也婉拒一切酬谢。

守候黄河守卫生命

王金清在包头黄河大桥边经营

着一家“王三鱼馆”,当他稍有积蓄,

就买了一只快艇,在黄河两座公路桥

之间搞起了快艇旅游服务。那一带,

人们提起“王三”,人人都挑大拇指。

几位王金清的邻里热情地向记者讲

述王金清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2010 年7 月,3 个十二三岁的学

生在黄河边嬉戏,王金清开着快艇提

醒他们“这里水深,别在这儿玩了。”3

个孩子意犹未尽,又跑到桥边玩。不

多时,其中两个孩子脚下踩空,掉进

了黄河。岸上的孩子大声呼救。其实

王金清一直在瞄着孩子,见有情况,

立即驾快艇赶到。桥下水流湍急,漩

涡又多,快艇无法靠近,他毫不犹豫

地跳下水,几次都被漩涡卷回来。他

不顾危险不放弃,鼓足全身力气游到

孩子身边,先抓起一个男孩背在背

上,又把另一个男孩抱在怀里,艰难

地向艇边游,河水时而没过他头顶,

他一次次把两个孩子托起让他们呼

吸。当他终于把两个孩子托上快艇,

自己也没了一点力气。在救人过程

中,王金清也处在极度危险之中,但

王金清憨憨地说:“顾不上多想,只想

把人救上来。”

见义勇为不图回报

为了在救人时更快、更有把握,

他专门做了一只长杆,长杆上固定一

个勾子,能够长距离、深水下施救。

2003 年7 月,赵彩霞两口子在黄河

边散步,老公王秉孝突发奇想,要横

渡黄河给爱人看。游至河中心,他体

力不支开始下沉。赵彩霞见状急喊救

命。不远处的王金清衣裤也没脱,拉

起快艇冲向河中,他用长杆下探,几

次沉浮之后,终于将王秉孝拉上快

艇。3 年后,小两口来到黄河岸边寻

找救命恩人,当场下跪致谢,弄得王

金清不知所措。

2009 年5 月,一位年近六旬的

妇女慢慢向河中水深处走去,王金清

在岸边远远瞄见,飞快地踏浪奔过

去,在急流中把老人救起。浑身湿透

的老人打着哆嗦,王金清及其家人帮

她换上干净衣服,端上热乎饭菜,老

人神志不清,说不清自家住址,王金

清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帮老人联系上

家人。家人掏出一沓子钱硬塞给王金

清,他坚辞不受,说:“我救人不是为

了钱!”如此情景,在黄河岸边不知上

演了多少次。一些轻生者或落水者被

救出后,往往在慌乱中被送往医院,

连王金清的名字都忘记了问,但王金

清从不在意被救者的态度,20 多年

如一日,默默守护在黄河岸边,直到

一位记者目睹了一次他救人的惊险

过程,才将他的事迹报道出来。

助人为乐热爱生活

王金清帮助下岗的兄弟姊妹共

同撑起生活重担;他经营的鱼馆安排

了10 个村民就业;他收留了一位60

多岁的残疾老人;对村里困难户的孩

子,他总设法帮他们完成学业;他花

1500 元两度买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放生;他将受伤的国家二级

保护动物灰鹭治好后恋恋不舍地放

飞。2013 年4 月29 日,王金清联合6

名村民组成自治区首支黄河水上救

援队。他的故事与精神正在黄河岸边

被传颂、被弘扬,被人们誉为黄河岸

边的生命守护者。

2008 年,王金清被推荐为首届

感动包头人物候选人;2011 年,入选

“包头好人榜”;2012 年,荣获第三届

包头市和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道德

模范,2013 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

名奖。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杆落水者快艇
最佳时机
异型截面长杆弹侵彻半无限厚金属靶板实验研究*
分段式长杆体结构对侵彻能力的影响研究
红批有声作文
晨钓
纸片“快艇”
好玩的牙签快艇
海上救援无人机
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旋转长杆弹侵彻混凝土靶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