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程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2014-03-20吕迎春

关键词:创新能力工程专业

吕迎春

(沈阳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论工程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吕迎春

(沈阳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工程教育是国外众多工科院校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工程人才。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明确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其人才培养特色非常明显。虽然工程教育以培养工程人才为主,但人文类专业也可以借鉴其培养模式,从科学定位就业岗位、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法、革新课外培养机制、创新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几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工程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的双重压力使得企业在技术、工艺与管理上都必须不断优化与改进,因此,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多层次和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我国的高校也应借鉴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上尝试工程教育改革。

一、工程教育概述

(一)工程教育的内涵

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社会活动。广义来看,工程教育是一种以技术科学为主要科学基础的培养工程人才的专门教育,它以传授技术科学与工程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特征。

(二)工程教育的特点

工程教育除了具有一般教育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明确性,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高素质的工程师;二是实践性,明确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过程必须具有实践性,必须面向实际,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综合性,现代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决定了工程教育是综合化的,要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联系,多角度地寻求技术解决方案;四是创新性,工程活动是创造一个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存在物,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程教育的关键。

(三)工程教育模式

现代通用的工程教育模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和瑞典林克平大学等四所工程技术大学共同创立的。这项改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环节——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代表工程教育的四个教育和实践训练环节,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模式。我们通常称之为CDIO模式[1]。

二、工程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特色

1.培养目标定位明确。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工程教育都突出了职业取向,将学生未来的职业环境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不仅传授知识,还结合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其他跨学科知识,尤其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很多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企业经济学、法律学、管理学等非技术类的课程,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确定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通常为80∶20[2]。

2.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统一协调,构建了丰富的学习构架。美、德等国家的工程教育通常都以产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作为制订教学课程体系的依据,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项目,让课程设置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课堂和实验室,使教学计划具有实践特色。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学习反馈机制,提高学习效率[3]。

3.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开创和发展为核心,立足市场,根据学生的未来走向,为学生量体定做教学内容。德国的工程教育围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对于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科目,更是加以细分,以基础科目和高级科目为基本分类,从工程实践入门知识入手,组织团队,围绕主题,开展包括调研、构思、设计、制造、检验、应用等环节的系统工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发、团队工作和沟通的能力。

4.建立了良好的与企业合作的教育机制,校外生产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德国工科的大学一般设有3-6个月的企业实践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参与企业的科研开发与研究项目,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也都源于企业的实践问题。

5.建立了完整可靠的评价系统,针对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按照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确定学生的考核方式,通常包括考试、实验、课程设计、专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等几种形式。

虽然工程教育主要致力于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和技术教育,但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所有应用型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可以引入和借鉴的。本文以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为例,就人文类专业如何引入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一整套人才培养改革建议,探索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三、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策略

我国的高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基本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倾向于工程类,更注重理论教授;另一种是倾向于工程技术类,致力于培养技师,缺乏开创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应遵循“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教育理念,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科学定位就业岗位,突出职业取向的能力培养

高等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改革应该立足于人才未来的职业取向,根据学院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大学人文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人才,因此,其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围绕这种培养目标来实现[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工科院校的英语本科专业应摒弃单纯传授英语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改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以英语为主,辅以一定专业方向,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以英语(旅游方向)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应为涉外旅游企业(旅行社或酒店)的初中级服务与管理岗位,即中英文导游、涉外酒店的前台服务员或领班,因此,该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应包括英语交际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围绕英语交际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展开。

(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时,要体现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注重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养成。正如工程专业要开设经济学、法律学、管理学等课程一样,英语(旅游方向)专业也应开设英语和旅游两个专业的课程,可以按照70∶30或者60∶40的比例设课。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以开创和发展为核心,建议围绕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旅游服务能力、旅游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个基本能力研究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要体现理论和实践并重、交叉、融合的教育理念,应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设置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企业见习与实践的内容,从而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

(三)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

工程教育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综合性很强的服务性行业,例如旅游业,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服务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辩论法、模拟法、演示法(presentation)、体验式教学法和课题教学法。

(四)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工程教育的理念,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是考试成绩,而是应该采用有利于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评。

建议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创造性、专题研究、实验报告、作业等都纳入考核范围。建议加入课程论文的考核,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能力。

以导游英语课程为例,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可以分为六个部分: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团队合作表现和现场考试。其中现场考试可以参照国家英语导游员现场考试标准与模式,分为导游词讲解、导游技能展示和突发问题处理三个部分,考查英语导游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估。

(五)重视课外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独立设置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应包含课外培养的具体要求与办法[5]。

1.强化第二课堂学习,拓展职业能力

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组织专业技能比赛等。通过不定期聘请业内专家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

2.试行导师制,努力培养优秀学生

可以进行导师制培养的尝试,挑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可以考虑以下两种:一种是吸收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另一种是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积极申报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导师制的实行,可以使优秀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充分施展,同时给其他学生以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创新毕业论文指导模式

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的指导方面,应该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可以考虑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改变由教师下题目的形式为学生自选题目,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找出企业发展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研究论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学生自主选题的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

2.对毕业论文进行过程管理,有利于跟踪学生在每一阶段的研究动态,培养创新能力。可以按照论文的撰写流程,将毕业论文的指导分解为几个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下达和验收不同的任务,分阶段地完成对学生论文的指导。

3.在对毕业论文的评价中引入更为细致的考评标准,在原有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设计不同论文选题与写作的权重,对展示出创新能力的论文予以鼓励,激励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师是输送学生到企业实践训练和就业的联系人,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工程实践经历,且与工业界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才能满足工程教育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考虑几种方式:第一,“引进来,派出去”,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或者派送教师到国外研修,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第二,有计划地引导教师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践,支持其参与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第三,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鼓励教师与其一起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及核心产品的开发,以培养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6]。

(八)建立与企业合作的教育机制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长久的实习和就业合作关系。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专业定向招生和培养,做到因需施教,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通

鼓励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使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接受行业水平的评估。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进入行业的敲门砖,也可使其岗位职业能力得到验证,增加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工程教育模式对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适用于工科专业,也可以对人文类专业产生重大影响。人文类专业通过借鉴工程教育模式,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丁亚军.欧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4.

[2]黄亚妮.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6(2):61-64.

[3]王俊.当代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点与改革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14-15.

[4]孟建民.关于加强本科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J].就业研究,2007(10):47-48.

[5]郭森,支希哲.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8-81.

[6]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39-40.

【责任编辑 赵 颖】

G642.0

A

1674-5450(2014)02-0127-03

2014-01-05

辽宁省教育厅2011年科研项目(W2011161)

吕迎春,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工程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工程专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