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超越

2014-03-20毛子昂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黑格尔

毛子昂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芜湖 243000)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彻底清算了旧的哲学信仰,向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宣告决裂的同时,首次全面、系统地阐发了新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形态》中,马克思列举了当时德国思想界的种种意识形态,但纵观全文,他没有对意识形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引发了当今学界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各种阐释,“《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使得意识形态获得了理论上的重大意义,也为学者们研究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新途径”[1]。本文认为,马克思首先批判了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界主流的意识形态。在揭露其理论虚假性、欺骗性之后,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意识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现实基础作出了科学的阐释。最后,马克思提出了克服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基本途径,即树立共产主义的意识目标,通过科学的具体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彻底推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地。

1 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本质与表现

在《形态》中,马克思彻底揭穿了意识形态的欺骗性,从根本上否定了意识形态最鲜明的本质即虚假性。马克思指出,当时整个德国的哲学批判看似热闹,其实无论是青年黑格尔派、老年黑格尔派还是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之间的论争从未真正超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只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个方面,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也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2]。换句话说,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思维与存在本末倒置的特质,必然造成了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的哲学呈现出思辨化、神秘化特征。例如他们将“绝对精神”、意识、理性等作为现实社会的前提条件,任意编篡历史规律,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成是精神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幻想”和“现实的影子”。可见,当时德国的意识形态家已经完全脱离了与现实世俗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没有任何的物质根基。因此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抽象、虚假的观念体系,完全建立在“空想”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指出,要彻底批判这些德意志意识形态,必须根本脱离德意志意识形态家的哲学基地。他在文中具体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种种虚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的宗教性。马克思认为,以施特劳斯、布·鲍威尔、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毫无根据地把一切社会观念、社会关系统统当成是宗教关系。他们对宗教的大张讨伐,也只是停留在思想领域,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因为他们的理论核心——包括施特劳斯的“实体”,布·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施蒂纳的“唯一者”,都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分支、与黑格尔一脉相承的。相反,青年黑格尔派从来没有注意到宗教的世俗物质基础,从根本上忽略了联系现实的群众、用具体经验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因此,青年黑格尔派不仅没有驱散现实社会的迷雾,反而由于理论的神秘性,使自身陷入到自我的宗教迷雾之中。

第二,意识形态的颠倒性。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颠倒了思维与存在、思想与现实。它将意识、观念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社会中的一切事物本末倒置,使之脱离历史的发展进程。马克思彻底批判了意识形态的颠倒性,并将颠倒的社会再次颠倒过来:即不是从消极、幻想的观念出发,而是从经验、历史的社会实践出发,即使意识错误、歪曲地反映了社会现实,那么也是由现实生活支配,并反映社会存在。意识不是黑格尔哲学那样依靠抽象的概念推演,它是人类的直接存在,即由人的现实生活方式决定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

第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工人阶级被迫超负荷劳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辛勤创造的剩余价值却被资产阶级无偿占取。资产阶级坐享其成,却借以自由、民主的口号,公开声称自身制度的合理、合法。马克思痛斥了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激烈地鞭挞,“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换句话说,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宣扬的各种意识形态都离不开对本阶级的维护立场,他们一方面继续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和物质利益,另一方面编织各色的谎言和幻想,欺骗、蒙蔽工人阶级乃至全体人民大众。

2 意识的历史形成过程及现实基础

长期以来,德国哲学受残留的黑格尔主义影响,把“绝对精神”、“理念”、“上帝”等置于核心地位,以思辨的方式对待存在的一切事物,这种看似荒唐的举止,却使德国的意识形态家们迷信不已。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哲学立场,把那些虚无缥缈的哲学思想拉回到社会现实。他指出,意识及其各种形态虽属观念领域,但是这种主观纯粹的想象活动一刻都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的具体条件。于是,马克思从纯粹经验的方法出发,科学地考察了意识的形成过程及它的世俗基础。

第一,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要确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明确它的前提条件。以往德国的历史哲学家,总是将人物虚构化、神秘化,脱离经验的事实基础,没有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没有人民群众的历史,只有英雄史和国家的丰功伟绩。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不能从“自我意识”、“绝对精神”、理念等抽象范畴出发,或者依据哲学家唯心逻辑的自我演绎,而是必须从现实的进行物质实践活动的人出发。这样,马克思就将德国意识形态家们虚幻的历史观念重新拉回到世俗生活。在马克思看来,历史是具体的、现实的、感性的人本身的活动,他们一方面从事着物质生产生活,同时也发展、创造着人类历史。

第二,历史发展的四个要素。首先,人必须要满足自我生存的基本需要,包括吃喝住穿等。只有不断生产、创造出这些最基础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才能够从事历史活动。第二,生产新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5]。第三,繁殖以延续后代,即进行人口再生产。第四,在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和自然关系相对应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它受生产力的决定性影响,并不断采取新的形式与之相适应。

第三,确立了意识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各种物质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语言,换句话说,人们的思想、意识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而德国的主流哲学家们,却将物质与意识的主次关系唯心地颠倒起来,把思想、观念、精神逻辑地演化为历史、社会、生活,使现实感性的人变成抽象虚构的人,用虚幻的宗教斗争取代现实的阶级革命,总之,他们丝毫未能触及现存事实。而马克思认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不仅没有脱离日常生活或者超出世界之外,相反,它们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为基础并受其支配,随着物质关系、物质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形态》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阐明与德国意识形态家们相对立的哲学见解。马克思一边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虚伪的面纱,同时在对旧思想的批判中树立新的世界观,即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巨大飞跃,更是实践意义上的迫切需求。马克思认为,摆脱德国哲学家们思想上的蒙蔽、克服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需要积极通过以下两点基本途径才能走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陷阱,真正地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树立新的共产主义意识目标。马克思认为,人们迄今为止一直身陷于虚假的意识形态中,资产阶级通过编造平等、自由等口号,企图把各种幻想强加于人们,用虚假的观念代替人们的生活实践,把个人、阶级利益说成是全体人民的普遍利益。与之相反,作为一切被压迫阶级的忠实代表,无产阶级始终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它诞生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丧失了一切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具有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因此,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杜绝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树立科学的、未来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7]。只有这样,全部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共产主义运动才能彻底冲破各种旧意识形态的思想囚笼,消灭阶级分工,推翻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实现全人类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第二,依靠现实的、具体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首先,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主体和承担者,无产阶级不是逻辑演绎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活跃在社会历史之中、从事着真正阶级革命的人。其次,无产阶级只具备共产主义的意识目标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共产主义运动必须必须从具体的、历史的革命实践出发,彻底消除旧关系、旧制度和旧思想,即摧毁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一切社会基础。因此,“以共产主义学说为指导的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实践中摧毁意识形态王国的伟大实践”[8]。

4 结语

概而言之,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总体上对德国思想界各种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进行了严厉地斥责和批判,不过,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成熟,意识形态理论得到了更加具体、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克服意识形态的虚假本质,勇于揭露它的宗教性、颠倒性和阶级性特征。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决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积极树立科学共产主义的意识目标,为宏伟而远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理论创新与支持。

[1]张俊梅.《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2008.1

[2]-[7]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周宏.论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虚假性[J].江海学刊,2004.2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