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试验站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2014-03-20蔡智华李金娟唐春江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实验站农业部农产品

蔡智华,李金娟,许 奕,唐春江,曹 辉

(1.湖南省益阳市农业局,湖南益阳413000;2.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局,湖南益阳413000)

食物安全包括食物数量安全、食物质量安全和食物可持续安全3个方面[1]。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关注食物数量安全,却忽视另外2个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要求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营养。但是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又使得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更加关注。我国公众食物结构中90% 是食用农产品,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引发整个社会的担忧,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冲击广大公众的消费心理,甚至引起恐慌。大力加强农产品风险评估,能够及时有据从容地应对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提供科学的风险评估数据和信息,通过权威专家或技术机构及时进行解读,短时间内化解公众疑虑,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消除风险隐患。

1 国际上风险评价的发展

风险评估技术最早起源于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实践证明,风险评估对确保航天航空器运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继而风险评估技术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美国的风险评估制度比较成熟,美国卫生和公共事业部下属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负责大约90%的食品,而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检查局负责剩余约20%的食品,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方面的总膳食研究。美国环保总局负责农药登记时的风险评估[2]。欧盟于2001年颁布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明确食品风险评估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加强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概念[3]。2003年5月16日本参议院通过了《食品安全基本法》草案,要求公正地对食品安全做出科学评估[4]。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评估类型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的是对农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5]。由于农产品品种多、生产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即风险隐患和危害因子多,因此各国对农产品的风险评估没有统一标准和界定。我国专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总体分为“四大评估、一大评价”。

2.1 专项评估 这是贯通农产品种养殖和收贮运全程的危害因子及关键控制点与关键控制技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标准化生产、种养指导、技术培训、休药期(间隔期)设定、质量认证、最佳收获期、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农业部用来确定农药降解周期的田间药效试验,即属于专项评估范围。

2.2 应急评估 主要是面对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与问题处置,重中之重是为各种突发事件与问题的定性评价定量评定规范处理和后续完善及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如湖南省近期出现的某些新闻媒体曝光所谓“毒莲藕”事件,农业部门针对此事件采取的调查评估即属于应急评估。

2.3 验证评估 主要是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种质疑、猜测、说法、争议、标榜和所谓的“潜规则”澄清及现有技术标准适应性所实施的评估,统称为验证评估。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黄瓜顶端带花表皮带刺属于激素黄瓜,不可食用。而农业部门针对这些流言猜测事件所做的调查评估,属于验证评估。

2.4 跟踪评估 主要是对一些长期存在,久治不愈但又必须予以关注和管控的重大风险隐患和重要危害因子,实施年复一年、持续不断的评估。如湖南省针对“镉米事件”出台的一系列治理评估措施。

2.5 评价 “一大评价”即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功能评价,包括对动植物及微生物产品特质性成分和活性物质的评定。

3 我国农产品风险评估实验站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于2011年开始全面规划建设和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2014年1月6日农业部颁布了首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名单。湖南省长沙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益阳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衡阳市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常德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4家单位正式成为国家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至此全国已基本构建起“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为龙头,农业部各专业性和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为主体、各主产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为基础,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国家观测点为延伸”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6]。

4 我国农产品风险评估实验站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国农产品风险评估实验站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农业部各专业性和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这一部分实验室以各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为主,而根基在于各生产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这一部分实验室以地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为主。为确保这两大块主体实验站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笔者根据农业部首批风险评估实验站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确保高素质人才队伍 风险评估是责任重大的国家研究性项目,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人才的要求极高。为确保风险评估实验室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必须配备专业性强、责任心重、吃苦耐劳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国风险评估实验站项目刚刚建立,在人员编制、人员待遇、人才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专业技术人员存在进不来、留不住的尴尬。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对从事风险评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4.2 确保相适应的仪器条件 仪器条件是风险评估中除人才因素以外的第二大基础性条件保障,只有具备相应检测能力并且通过计量检定的仪器才能确保风险评估的数据准确、可靠。我国通过几次大型的项目建设,现阶段地市级的检测仪器都已基本能达到检测要求,但由于有些仪器统一配置,造成了某些风险评估实验站仪器核心配置不到位,项目配置仪器超范围重复配备的问题。在仪器配置上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应有的放矢,既考虑全盘需要,也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实验站的专业性和区域性。

4.3 严格风险评估的制度规范 为确保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结果科学、准确、可靠,风险评估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编制并正确实施风险评估实验室程序文件,按照规定制定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定期对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内审。承担风险评估任务时,应严格按照任务下发单位要求,制定详细可控的实施方案,并上报任务下发部门备案。

4.4 保证充足的项目经费 要确保风险评估实验站工作的正常开展,经费必须充足,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风险评估实试验室管理规定》,风险评估实验站的日常基本支出和人员经费,统一由实验站按原渠道解决和落实。各实验站应该依照原来经费来源办法,更大程度上争取资金支持。风险评估实验站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及所属农业主管部门也更应加大支持力度。农业部已编制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能力建设规划(2016-2020)》初稿,力图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及所属风险评估基准实验室,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各主产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和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和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国家观测点的能力建设一并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争取“十三五”如期启动。

[1]许世卫.中国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石阶平,陈福生,陈君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135 -162.

[3]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n examination of EPA risk assessment principles and pracitices[EB/OL].(2010 -03 -18).http://www.epa.gov/sosa/pdfs/ratf- final.pclf.

[4]Co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white paper on Food safety[R].2000.

[5]杨光,崔路,王力舟.日本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机构[J].中国标准化,2006(8):25 -28.

[6]金发忠.我国农产品智联安全风险评估的体系构建和运行管理[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3-15.

猜你喜欢

实验站农业部农产品
勘误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农业部将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
农业部:未来三举措推进标准化生产以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