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诗人孔贞瑄卒年考辨

2014-03-20阳,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孔氏大姚泰安

肖 阳, 赵 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江苏 徐州 221000)



清代诗人孔贞瑄卒年考辨

肖 阳, 赵 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江苏 徐州 221000)

清代诗人孔贞瑄之诗文,在后世有一定影响。然学界对其生卒年却语焉不详。特别是卒年,一直付之阙如。文章通过查考大量清代方志和其它文献资料,认为孔贞瑄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享年八十三岁。对孔氏生平事迹亦有所考订。

孔贞瑄;卒年;考辨

清代诗人孔贞瑄,字用六,一字璧六,号历洲,晚号聊叟,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三世孙。顺治十七年(1660年)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会试副榜,历任泰安教谕、济南教授、云南大姚知县等职。其“究心经史,精乐律、算学,能诗文”[1],著有《聊园诗略》前后集十三卷、《续集》一卷、《补遗》一卷,《聊园文集》一卷、《大成乐律全书》一卷、《操缦新说》一卷、《滇纪》一卷、《黔纪》一卷、《泰山纪胜》一卷、《缩地歌》一卷等。

平心而论,孔氏之诗文在后世亦有些影响,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曾录其《渡荆江》诗一首;叶圣陶等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本),则把他的游记散文《日观峰观日出》选入教材。然学界对其生卒年,却语焉不详。如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谓其“生卒年不详”[1],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未标示其生卒。[2]即便一些专门从事地方文献研究的著作,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如孔祥林等选注《阙里诗选》[3]、车吉心等主编《齐鲁文化大辞典》[4],皆未能考订其生卒年。孔繁银的《曲阜的历史名人与文物》,亦谓贞瑄“生卒年月不详”[5]。目前对孔氏生年有所交代的,似仅有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该书据《聊园文集·自述》,推断孔贞瑄生年为1634年,[6]至于卒年,则仍付阙如。

其实,孔贞瑄的卒年并非无迹可循。笔者在清代方志中,便发现了一些线索。清道光二十年刻本《济南府志》卷三十谓:“孔贞瑄,字用六,曲阜人。至圣裔。举人,升大姚知县。”[7]同书卷三十八载有孔氏小传,谓:

孔贞瑄,字用六,曲阜人。至圣六十三代孙。顺治十八年会试副榜,究心经史,精算法、韵学,而尤长于音律。少好洞箫,尽七调之变,因悟三分损益、上生下生、旋相为宫之说。康熙二十六年,由泰安学正升任济南府学教授。时文庙乐律失传,学使宫定山命修之。乃选青俊儒童二百三十人,分部教演,凡六阅月,而八音诸器皆通晓之。乐分八部,曰“成乐部”、曰“歌部”、曰“丝部”、曰“击部”、曰“吹部”、曰“舞部”、曰“引导部”、曰“设悬收发部”。本阙里之条理,而参以己见。既成,奏之,清浊高下,不失其伦。后升云南大姚知县,因与上官不合罢归,构聊园以自乐。著有《操缦新说》、《大成乐律全书》行世,年八十三卒。[7]卷三十八

这里有一条考订其卒年的重要信息,即“年八十三卒”。若依江氏推论,则孔氏当卒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然而,历史文献之记载亦不完全一致。如黄钟骏《畴人传四编》据《曲阜县志》曰:

孔贞瑄,字用六,山东曲阜县人。究心经史,精算法韵学。由举人授泰安学正,升云南大姚知县。所著有《操缦新说》、《大成乐律全书》及《聊园文集》、《诗略》、《滇记》、《黔记》、《泰山纪胜》、《缩地歌》等书,年八十二卒。[8]

此处则认为孔贞瑄“年八十二卒”,与《(道光)济南府志》所述不合。孔氏生活于明末清初,而《(道光)济南府志》《畴人传四编》俱属晚清史料,考订其生卒,似应在文献上进一步上溯。笔者又在乾隆时期的一些文献中,查访到诗人生平事迹的若干资料。今撮其要者,兹举如下。

首先来看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的《(乾隆)兖州府志》。是书谓:“孔贞瑄,字璧六,圣裔。顺治庚子举人,授泰安学正,迁大姚令。娴于词藻,雅知音律。所订有乐律瑟谱及文庙歌章数篇,学者称之。”[9]人物志此处所述,并不涉及诗人生卒。然“娴于词藻,雅知音律”的评价,可进一步印证孔氏在诗文创作和音乐学上的能力。

再来看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的《(乾隆)曲阜县志》。是书有两处内容涉及孔贞瑄,介绍诗人事迹较详。一记其别号之由来,曰:

孔贞瑄,别号聊叟。其园亭皆名聊,自为《记》,云:聊之为言,且也,赖也。人生愿望过奢而不克满志,则多郁郁,不自聊之。况赋云:“心烦愦兮意无聊。”余取以名亭,盖去其无聊者以安于聊。点石为山,导渠作沼,种卉艺蔬,编竹结茅,皆聊且为之,不求美备。亦曰无以娱老,将于此有赖焉云尔。系之铭曰:迹近意遥,处卑寄高。拳山坳水,石舡铁篙。孤亭就树,小阁攒茅。瓮牗竹几,瓦铛葛槽。一炉清篆,数盏浊醪。盖宅心不可以苟,而居室无妨于聊,富贵不羡,傲岸非骄,耄不忤少,静不厌嚣。不知世路之坎坷,不觉胸中有牢骚。非敢溷儒家于仙释,庶可号城市之渔樵。又有《聊园》诸诗,见本集。[10]

以“聊”为号,且自比“城市之渔樵”,可见其人生态度之一斑。

另外一处,则记载其生平,谓:

孔贞瑄,字用六。究心经史,精算法、韵学。由举人授泰安学正,升云南大姚知县。滇省盐法,壅滞前明,定以按丁派食之法。兵火以后,丁亡额阙,民不能偿。贞瑄力请减之,民困以息。前明黔国公勋庄被土酋所占,上官受酋赂,庇之。贞瑄不胜愤,力争不得直,遂罢归,构聊园以自乐。著《聊园文集》、《诗略》、《操缦新说》、《大成乐律全书》、《滇记》、《黔记》、《泰山纪胜》、《缩地歌》等书,年八十三卒。[10]卷八十七

此处之交代,较《(道光)济南府志》更为详细。《(道光)济南府志》只云其“因与上官不合罢归”[7]卷三十八,未述及具体缘由。而由《(乾隆)曲阜县志》所载可知,他是因为“黔国公勋庄被土酋所占”[10]卷八十七,深抱不平而代为申诉未果,愤而辞职的。其性格之耿直亦隐约可见。此处亦谓孔贞瑄“年八十三卒”。由此可见,《畴人传四编》所谓“年八十二卒”,“二”与“三”形似,当为作者误记或刊刻错误所致。

除上引资料外,清人孔继汾的《阙里文献考》亦收有孔贞瑄小传:

贞瑄,字用六,先圣六十三代孙。六世祖谔,有传。谔第三子公忱生彦绛,彦绛生承亮。承亮开封府教授,生宏沾。宏沾生闻商。贞瑄,闻商子也。究心经史,精算法、韵学,中顺治十八年会试副榜,授泰安学正,升云南大姚知县。滇省盐法壅滞,前明定以按丁派食之法。兵火以后,丁亡额阙,民不能偿,贞瑄乃请减之,民困以息。又境有前明黔国公勋庄被土酋所占,上官受酋赂,复主之。贞瑄不胜愤,为力争于上不得,遂罢去,归构聊园以自乐。著《聊园文集》、《诗略》、《操缦新说》、《大成乐律全书》、《滇记》、《黔记》、《泰山纪胜》、《缩地歌》等书,年八十三卒。[11]

这则材料对其家世渊源交代甚详,可补其生平研究之不足。

由此可知,孔贞瑄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卒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享年八十三岁。

[1] 钱仲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94.

[2] 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第一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61.

[3] 孔祥林,郭平.阙里诗选[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434.

[4] 车吉心,梁自洁,任孚先.齐鲁文化大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319.

[5] 孔繁银.曲阜的历史名人与文物[M].济南:齐鲁书社,2002:71.

[6] 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4.

[7] 〔清〕王赠芳.(道光)济南府志[O].清道光二十年刻本:卷三十.

[8] 〔清〕黄钟骏.畴人传四编[O].清光绪留有余斋丛书本:卷七.

[9] 〔清〕觉罗曾尔泰.(乾隆)兖州府志[O].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卷二十三.

[10] 〔清〕潘相.(乾隆)曲阜县志[O].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卷五十.

[11] 〔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O].清乾隆刻本:卷八十八.

[责任编辑 陈希红]

TextualResearchoftheQingDynastyPoetKongZhen-xuan'sDeathYear

XIAO Yang, ZHAO Wei

(Xuzhou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

The Qing Dynasty poet Kong Zhen-xuan's works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However, his birth and death years are not clear, especially the death year. Through studying large number of local records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other literatures, Kong Zhen-xuan is found born in the 7th year of Emperor Chongzhen in Ming Dynasty (1634), and dead in the 55th year of Emperor Kangxi in Qing Dynasty (1716) at the age of 83. Some textual researches of the poet's life are also made.

Kong Zhen-xuan; death year; textual research

2014-05-27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成果(苏教师[2012]39号)。

肖 阳(1982-),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I206.2

:A

:1008-6021(2014)04-0085-02

猜你喜欢

孔氏大姚泰安
孔氏家学
孔氏家风与干部修身
三十年来的孔氏南宗研究
一个年轻媒婆的消亡
泰安杂记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蜻蛉翼下展开的大姚(组诗)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
大雨如注
衢州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