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金华“五水共治”争上游

2014-03-19陈沙沙

民生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金东区五水共治金华市

陈沙沙

“好多任务和矛盾,在一个叠加状态里可能很难找出一个完全破解的路径,但我们要有信心把路走下去。”

“以前百姓要的是温饱,现在要的是环保;以前要的是生活,现在要的是生态。”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如此解释“五水共治”背后的民生期待。

据悉,“五水共治”的风暴正在浙江全面展开,在浙江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把‘五水共治’作为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在这场被很多人喻为“大禹治水”的行动中,包括“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项内容,并立下军令状,力争三年解决突出问题、五年基本解决问题、七年基本不出问题。

其中,治污水,百姓期待最大、观感最直接,也面临最大的压力。

五水共治、层层发动、全省参与,是对2013年接连发生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嘉兴死猪漂浮”等事件恶劣影响的回应,也源于浙江产业转型的现实所迫。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省八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2年浙江省有32个省控地表水断面为劣V类,31.7%的断面达不到功能区要求。

而地处浙江省内钱塘江、曹娥江、灵江、瓯江4大水系发源地、有着“四江源头”之称的金华也面临同样的尴尬。

对此,徐加爱没有回避问题,他直言部分水域的污染问题大大超出他的预想。

他举例道,在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故里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有农民写了幅对联,形容发源于此的孝顺溪及途经的洞源水库,叫做“山上桃花红艳艳,山下苍蝇黑压压”,横批‘青山臭水’”。

据介绍,源东乡是一个山区乡和纯农业乡镇,拥有大小养殖场(户)764户,面积24.7万平方米,且80%左右为“低小散”养殖户。畜禽养殖给农民带来增收的同时,大量畜禽养殖污染物流入溪流、湖泊,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孝顺溪已经变成了一条‘黑臭河’,洞源水库变成了一个‘大粪缸’。许多在外地工作的源东人逢年过节都不愿意回老家。”徐加爱说。

基于这种种事实,在“四江源头”的金华市,为给下游送出一江清水,“五水共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金华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一年消灭垃圾河、黑河、臭河;市人大常委会作出水环境综合整治决定,明确了三年治理目标和当年行动计划,市“两会”向全社会发出“五水共治”倡议书。同时,集中财力保障“五水共治”,并将“三公”经费压缩30%以上全部用于农村治水。

“将一年消灭‘三河’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这既是一种担当、自我加压。”徐加爱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这场治污攻坚战一定能胜利。”

民生周刊:在2013年浙江治水的大局中,金华市担当什么样的责任?

徐加爱:作为“四江”源头,金华治水比其他地区治水更有意义。因为浙江省有几千万人要喝金华送出的水,金华水治好了,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问题,也为下游的百姓解决了问题。所以我们喊出了“五水共治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的口号,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民生周刊:各县区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治水措施?

徐加爱:像婺城区成立长湖综合治理指挥部,启动婺江支流——长湖的全面整治。春节前,婺城区每天组织八九十人、14台大型挖掘机、45辆清运车,共投入劳力1.2万余人次,清除湖面及两侧水葫芦、垃圾等2.6万余吨,清运淤泥500余吨。另外,拆除违章建筑12.4万平方米,着手整治流域内119家工业企业。经过第一轮初步治理,被遮蔽多年的长湖水面开始重见天日。

前面说到的金东区,去年9月份以来,启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短短5个月内,关停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户)1243家,拆除栏舍40.48万平方米,调减饲养量30多万头。

又比如浦江县抓浦阳江水環境综合整治,去年全县共关停取缔水晶加工户14197家,依法拆除水晶违法加工场所64.7万平方米。

应该说,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只有水岸同治、综合施策,才能取得效果。

民生周刊:您认为治水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徐加爱:很多人以为治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我不这样认为。实际上,最大的困难是是态度问题。只要全民都下定决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都参与进来,万难就能排除。资金问题,可以多方式筹措,即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存量挤一块,新增切一块,社会投一块,融资贷一块。

年初,全市召开“五水共治”动员大会,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参会干部达2万人。同时,设立治水公益基金,社会各界捐款踊跃,目前全市收到捐款3.81亿元。

民生周刊:如何提高全市人民的治水意识,积极参与其中?

徐加爱:为唤醒百姓主体意识,变“要我治水”为“我要治水”,一定要宣传好。去年以来, 金华电视台播出57期《八婺问水——大型新闻行动》,跟踪曝光了45个污染问题。《市民问政》栏目多次开展治水问政活动,市县一把手坐镇直播间。

此外,开通8890热线,设立有奖举报,对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纠。

东阳市成立社会各届人士参加的“护河队”,开展“万人护河”行动,每周三对市域内4条主要河流及上百条支流开展大清扫、大排查等。

民生周刊:铁腕治水是否对依靠相关产业为生的百姓造成影响?比如金东区关停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户)1243家。

徐加爱:通过宣传,治水已经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铁腕治水确实也会经历暂时的阵痛,但倒逼产业转型,受益的是长远的产业升级。有了“绿水青山”,何愁没有“金山银山”?!

现在,这些养殖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开始转产,有的种植大棚蔬菜,有的则选择种植中药材;金东区还专门组织企业到源东乡招工。今年金东区就拿出7000万元帮助他们。

民生周刊:老百姓会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吗?

徐加爱:首先整治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提高的过程。就像现在很多人一进门就换鞋一样,会养成习惯,成为一种氛围。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推进,一定会干出成效。对此,我充满信心。我想,已经成了文明人,他是不愿进入不文明社会的。

猜你喜欢

金东区五水共治金华市
“5+X”学精神 走“新”更走“心”
浙江金华金东未来教育先导区专家委员会成立
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调研
“五水共治”视阈下高校生态德育建设研究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把报道做“正”,把新闻做“亮”,把传播做“热”——金报集团金华市2018两会报道回望
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探究
顺势而为 勇担责任 发挥优势 学校召开“五水共治”专题工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