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在大山深处

2014-03-19蔡阳宗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桂花学校老师

蔡阳宗

陇南成县宋坪乡桂花村坐落在秦岭西脉,山大沟深。经历了3个多小时的车行、摩托车、步行,记者一行终于来到了这个因村里有一棵大桂花树而得名的小村落,在山岗上最显眼的一杆红旗告诉我们那就是桂花村小学。在桂花村小学有一位老师以校舍为家,与大山相伴,他既是老师又是校长。他就是在这里坚守30年的李尚荣老师,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当老师我不后悔

今年51岁的李尚荣是这所仅有8名学生的学校校长,也是教课老师。因患小儿麻痹症,李尚荣从小就落下右腿残疾。他坚持读完了初中,并背着米面和柴禾去20公里外的红川镇上就读成县第四中学。1982年,实在坚持不下去的他选择了与能改变人生命运的高考挥泪告别。

在李尚荣儿时的记忆里,老师是有文化之人,而且受人尊敬。自己不能走出大山,能否去村小学当老师?这个当时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年轻人产生了当老师的想法。1983年秋,20岁的李尚荣成为了一名临时代课教师,开始了教师梦。

拄着拐杖讲课是他首个难关,其艰难困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一手拿教案,一手在黑板上写字,单脚站立,李尚荣多次从讲台上跌倒,又艰难地爬起来继续讲课。学生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建议他坐着讲课,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当时桂花村小学缺老师,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均由他一人全挑。

1985年8月,秋季开学已两周了,但二年级语文课本还没到来。他准备去县新华书店购买。有一天凌晨6点,他从村里从发,连续走了8个多小时山路才到达20多公里外的县城,赶到新华书店时已下班了。第二天一大早,走进新华书店门市部,装好书,正准备往回赶,可天空不作美,倾盆大雨阻挡了他回家的路,而且这秋雨一下就是3天。

他急得火烧火燎,为了节约钱,他舍不得住旅店,蜷着身子抱着课本在屋檐下凑合一宿。第四天,雨停了,他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双雨靴,踏上泥泞的山路往回赶。离村子还有10里路时,双手被拐杖磨的满是血泡。“实在是太累了,今晚就睡这草地上吧?”这种念头时刻萦绕在他心中。“我出门都三天了,不仅老婆急,学校的孩子更是渴望早点领到新课本,再累也要坚持回去”。借着月光,他拄着拐杖艰难前行,走进家门已是晚上10点多。烛光下,看着双手血泡,浑身沾满泥水、疲惫不堪的丈夫,妻子段春梅心痛得直落泪。

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自己知道。跟记者谈起当时的选择,李尚荣坚定地说:“选择做老师,我不后悔!”

我愿意留在这里

“我第一次来村上走访,村民说他学校管得好,教学水平高,每年学区统考,桂花村小学都在前三名。”宋坪乡学区校长马建平回忆。考虑到李尚荣身体因素,教育局和学区领导数次提出让他到山下中心小学任教,都被他婉拒:“桂花村小学偏僻,年轻老师不愿意来,我跟乡亲们处得近,我愿意留在这里!”。

30年来,他拄着拐杖走村串户家访,给辍学学生和家长做工作,给成绩差的孩子辅导,他的身影跑遍了桂花村的沟沟寨寨。在李尚荣的辛勤努力下,桂花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

如今,他的学生王勇、张玲等人也从幼师等学校毕业,接过了李老师手中的“粉笔”,在成县广大偏僻的山村里,帮助更多农村孩子实现人生的梦想。学生宫瑜从成县卫校毕业后,回到村里担任村医,提起老师,他如是说:“当年学校老师更换频繁,我的成绩只要一下滑,李老师就会在每天放学后留下我来补课,他很有耐心,有些题目我经常出错,他反复教我,从来不打骂我。如果没有当年李老师的辅导,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多年来,深山小学曾是学区领导的心病,想派老师进山,可没人愿去。李尚荣持之以恒的数十年,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应俱全,教学计划安排科学、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值得我们去学习。”马建平说。

学校是乡村最美的风景

因为学校的各项经费有限,所以李尚荣在学校不仅是老师,还是修理工、炊事员。课桌椅腿坏了,他从家中拿来锯子、钉子,干起了木匠;教室屋顶漏雨,他就拿上瓦刀抹子爬上了房顶;下雨下雪学生不能回家吃饭,他又成为炊事员。

随着学校危旧房改造工作的推进,李尚荣看到其他地方一座座新校舍拔地而起,再看看自己学校破烂不堪的土木危房,作为学校负责人的李尚荣非常揪心。于是他主动与村干部协商如何改善办学条件。

他利用县长调查村情走进学校查看之机,积极向县长汇报学校情况,同乡、村干部一道争取到由县直多部门筹措的资金,完成了7间砖木结构校舍的一期工程。由于所筹资金有缺额,需要村民出义务工平整校舍地基,当时是农历三月下旬,正值春播大忙季节,尤其单劳力家庭怎么也不出工,于是他与村干部进社入户,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了学生家长的工作,带动了工程顺利进展,如期完工。

在他的争取下,县国土局一次性捐给学校25套双人课桌凳,让全校一至六年级3个复式教学班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有了整齐全新的课桌椅,2007年,他又同村干部、县扶贫办主管领导协商,利用该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教室、教师宿舍综合一体的5间砖混平房、厕所、围墙、大门等配套设施二期工程建设。

在李尚荣的努力下,学校由原来摇摇欲坠的土坯危房变成了现如今砖混结构、设施齐全的漂亮校园,成了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亏欠家人是最大的遗憾

从教30年,让村里很多孩子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可是他唯独没有抽出更多时间来培养女儿。在亲情和信念之间,李尚荣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他太爱这份工作,舍不得桂花村的孩子。与记者聊起孩子时,这个坚强的汉子眼里含着泪水,“我这一辈子亏欠两个女儿太多”。

李尚荣的二女儿李艳惠毕业于酒泉职业技术学校。找到她时,正在离县城不远的抛沙镇上一个叫“桂花村”的小卖部柜台前看书,准备参加公考。谈起父亲,李艳惠告诉记者:“农村学校虽然偏僻,可每年六一儿童节,父亲会安排很多节目,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可作为校长的父亲却很少让我出头露面”。

从初中到高中,父亲也从未参加过她们姐妹俩的家长会,从没到学校看过她们,也从来不与她和姐姐走在一起。“我知道,父亲担心同学会说我有个‘瘸子父亲,我和姐姐当时特别不能理解。”李艳惠含着泪水说。读完大学后,李艳惠才明白父亲对她和姐姐的大爱。

从1984年结婚至今,李尚荣夫妻间从未拌过嘴。桂花村山路崎岖,看着李尚荣拄着拐杖每天从家往返学校,又从学校到学生家,经常摔跤,很是心疼。为了让李尚荣少跑一趟,每天中午段春梅会给丈夫送饭,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段春梅这一送就是28年。段春梅说:“嫁给他,就看中老李心好,教孩子们读书的那种热情,感动了我和家人”。自成家以来,一家人靠着李尚荣微薄的工资生活,供孩子读书,有时候李尚荣还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垫付学费,她包揽所有家务,艰难地撑起这个家。

1990年5月的一天早上,段春梅下地干活去了,李尚荣给她73岁的爷爷做早饭,爷爷说:“孙儿,你快去上课吧,我没事,就想出去晒晒太阳”。李尚荣扶着老人出去。上完第二节课时,邻居跑来说,爷爷摔倒了。当李尚荣安排好学生作业后,一瘸一拐赶到家里,老人已经闭眼。他嚎啕大哭,可他的声音再大再悲痛,也不能唤醒爷爷。因为这事,妻子没少埋怨他:“在你心里,学生比亲人重要。”李尚荣回忆说,爷爷主动过来帮助他们,不顾年迈之躯替他们干农活,让他安心教学,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

“退休后您打算做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没有丝毫犹豫,“只要身体允许,我将一直坚守在桂花村小学,干到不能干为止。” 李尚荣是记者在寻找陇原最美乡村教师的过程中遇到的为数不多的一位残疾老师,但是他身残志坚,默默奉献社会的精神却堪称当代教师的楷模。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花学校老师
做桂花糕
桂花蒸
打桂花
学校推介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