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逼出来的“国四”油

2014-03-19张敬伟

大众标准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过渡期高标准油品

● 张敬伟

新年第一天,“两桶油”开始全面供应“国四”油。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下称“国四标准”),经历了数年的博弈,国家政策和“两桶油”的现实利益交织交锋,结果是“国四标准”一拖再拖,滞后于同期汽车排放标准。

“两桶油”的“拖”字诀,引发了舆论场的连番批评,但他们依然故我。究其根本,就是油品升级的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是炼油企业自行消化,还是财政补贴,抑或消费者埋单。

油企为利可以拖,但环境污染不等人。就在公众对“国四标准”望眼欲穿的这些年,中国大气污染成了困扰国计民生的首要难题,PM2.5 进入公众视野,并倒逼各地实施监测,雾霾天气开始从华北向华东华中蔓延,甚至“离天最近”的青藏高原,也遭遇到了浮尘天气……环境治理若不下猛药,英国伦敦“毒雾”杀人的悲剧将会在中国重新上演。

发展的副产品也好,现代化的代价也罢,中国环境治理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生态文明不再是口号和愿景,而是必须要从现在就要践行的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且有“加快”的修饰语。关键是,中石油贪腐案的接连爆发,“老虎”与“苍蝇”的被捉,也促使油企“大哥大”从经济人思维转向公共利益。

所以,“国四标准”在2014年元旦后实施,可以说是大势逼出来的。“国四”油再不上市,中央不满意,舆论不答应,环境不等人……事实证明,当有车一族用上“国四”油时,对于每月多花的200 多元钱,人们并无多少不满。相比冒黑烟的汽车尾气,以及笼罩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摊薄到消费者身上的国四成本可谓微不足道。

这就是公众的素养,对于切实有利于生态文明和公众切身利益的高标准和好标准,公众乐于接受,也习惯于对接高标准下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中国已经迈入汽车时代,连续多年的汽车第一消费大国称谓,使得公众由最初拥车的狂喜变为道路拥堵的烦恼。除了不方便,更大的困扰就是不环保,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公害。

汽车不可能无限制地限购,更不可能以过于严苛的行政方式,限制汽车出行。更为现实的治理举措,就是通过对接全球的科学的排放标准,一方面淘汰落后的汽车产能,另一方面减少汽车排放的污染。汽车排放的国四标准已经实施,但汽车是喝油的,油品质量不升级,尾气排放依然不能达标。

现在好了,缓行多次的“国四”油终于出现在各个加油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国四标准”过渡期至2013年底,“国四柴油”过渡期至2014年底。更高标准的“国五汽油”标准过渡期至2017年年底。届时,中国市场上的车用油标准,将和欧洲同步。

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能按部就班,尤其在汽车产业方面。既然中国市场上可以跑世界上最高档次的汽车,那么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和车用油标准也应和发达国家同频共振。何况,中国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的现实难题,通过汽车排放和油品升级的标准提升,将尾气排放的污染降下来,是应得之举。

汽车喝上“国四”油,未必一定能够让天更蓝,消弭掉雾霾天,却释放出3 层意涵:一是公共治理的提升和标准化管理的升华;二是市场主体的环保意识“被”提升;三是公众增强了主动环保意识。

我们相信,在公权力、市场面和普罗大众的集体共识下,中国将迎来清洁环保的有车时代。

猜你喜欢

过渡期高标准油品
高端油品怎么卖
油品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SP/GF-6规格分析及油品性能要求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智能化油品分析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农业生产方式研究及过渡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