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警机动部队医院发展的几个途径

2014-03-19邵晓栓王东武王艳华

武警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卫勤官兵医护人员

邵晓栓,王东武,王艳华

武警机动部队医院发展的几个途径

邵晓栓,王东武,王艳华

武警机动部队;医院发展;卫勤保障

武警机动部队担负着维稳与处突任务,这一性质决定了武警机动部队医院的发展,要围绕建设现代化武警后勤保障的总体目标,坚持“姓军为兵”的服务理念,立足现状、扎根基层,以任务为牵引,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和遂行多样化应急卫勤保障能力,从而更加适应武警机动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1,2]。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就现阶段武警机动部队医院发展的几个途径进行探讨。

1 立足为兵服务,突出人文关怀

1.1 设立军人专用病区 病区设立专职主任和高中初三级医护人员梯队及卫生护理班,设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兼职营养师、政治指导员各一名,分别对病员实施疾病治疗、临床护理、心理疏导、饮食调剂和行政管理。病区要配备有军人活动室(含书架、学习桌椅及棋、牌等娱乐物品),家属来队客房、洗浴室,并提供24 h洗澡、饮用水和微波炉等便利设施。要让病区即不失军队本色,又具有良好的休养环境[3]。

1.2 建立完善巡诊体检制度 医院建立常设的巡诊医疗小组,购置必要的便携式体检设备或体检车,每月定期下到基层连队、卫生队,为基层官兵送医送药。医院体检中心每年要为全体官兵体检一次,年初要为新入伍人员,年终要为离队人员,进行体检。建立官兵体检档案,为体检异常官兵提供详尽的治疗和防病建议。特别是对执行任务官兵要加大巡诊和体检的力度,确保不带病上岗。

1.3 实行军人军属优惠制度 门诊设立导诊台和导诊员,为基层官兵特别是新战士提供医疗咨询和全程伴随服务,各检查记费窗口设立军人优先通道,方便军人优先就诊和完成各类检查,确保军人病员不在医院耽搁一分一秒。对官兵家属就诊,除按军队有关政策实行医疗减免外,医院还应拿出部分收益,用于官兵家属子女的医疗补贴;与地方防疫部门协调,每年定期为官兵子女上门接种疫苗;与家属院内的慢性病、老年病、危重病员制定连心服务卡,为他们定期体检,上门诊疗;定期为部队幼儿园小朋友做健康体检和卫生宣讲。特别对执行任务的官兵要主动上门为家属送医送药送温暖。

2 立足处突维稳,强化动中抓建

2.1 建立阶梯式应急保障分队 根据任务大小,依次设立全员应急医疗队、30人骨干应急分队,以及10人组、5人组、3人组和单兵应急保障梯队。配备相应车辆装备和药材器械,加强人装结合训练,要求各小组既能根据任务需要独立完成任务,又能根据任务变动实行灵活机动、科学编组和有序保障。做到人装一体化,功能模块化。确保多样化随机编组保障忙而不乱、心中有数。部队驻训时,能够迅速恢复常态化保障模式,实现医、护、药、检、防一体化保障路径[4]。

2.2 建立快速有效平战转换模式 快速平战转换,首先要做到任务定岗定责,岗位定人定物。如任务中的水质检验由检验科承担,后者需明确一名检验军医和一名卫生员完成此工作,配备水质食品检验箱和相关试剂等。其次,医院的战材和常材分区存放,实行专人保管。物资实行标签化管理。然后,执行任务时人员可根据预案,按照任务职责,直接到库区签字领取规定的药材器械。任务过程中严格移交手续,任务结束后,清点物资,签字入库。

2.3 建立全员轮岗轮训实习机制 定期接纳卫生队和营连的军医、卫生员参加各类临床实习、保障演练和技术比武。医院按照预案派出多人小组或单人,按照实战要求,保障营、连的野营训练和集中轮训等任务。以年或季为周期,派出医护人员到团卫生队工作,让医护人员更加熟悉基层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结合部队执行的跨省驻训任务,医院轮流派出年轻干部和卫生员,在加强各团卫生队卫勤力量的同时,丰富实战经验。

3 引入科学制度,提高管理效益

3.1 引入绩效考评制度 医院需要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服务,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因此实行绩效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5]。参照地方和军队医院的办法,建立以工作量、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成本核算、官兵满意度为主要指标依据的计分绩效管理办法,同时兼顾医院人员保障部队、卫勤保障演练、参加维稳处突任务时的分工差异,建立公平合理、兼顾效益的考评体系,纳入到部队专业技术等级考评体系中,与评职晋级、立功受奖挂钩。

3.2 实行医师诊疗组制度 以高职资医师为带头人,组建高中初三级医护人员参加的临床诊疗小组,负责某一类疾病的临床诊治,并成为医院的医疗特色和拳头项目,让他们的服务体现出医院的专科特色和技术水平。实施诊疗组制度,有助于建立医患依赖关系,也增强了诊疗组跟踪学科前沿,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团队内分工明确、合作默契,荣誉共享、责任共担。

3.3 引入全科医师制度 全科医师制度对于实行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打破各自分散脱节状态、建立协作关系、完善系统功能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基层医疗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就医的有力举措[6]。围绕官兵需求,培育全科医师,有益于优质为兵服务、一站式服务和首诊医师负责制的有效展开,全科医师的培养,既满足了官兵的需要,符合了基层实际,也为医护人员将来到地方工作,成为军地两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疗防病质量

4.1 培养适应基层部队需要的通用型人才 基层部队医院的防病工作应以训练伤为重点,以多发病、常见病诊治为主要内容,要把医疗、防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应地要求每位医护人员都是会医疗、懂防疫、熟悉卫勤保障的能手。在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及时诊疗的同时,要懂得常规防病措施和防病常识,当好防病教员、卫生参谋,做好训练伤防护和战场救护的行家。要在业务骨干中着力培养业务精、经验足、声誉好的学术带头人,组成专家组参与医院的建设规划,积极提建议想办法。要让年轻医护人员熟悉医院的科室运转机制、卫勤保障机制和部队卫生防病机制,个个成为卫勤管理、医疗诊治和卫生防病的参谋助手。

4.2 培养适应医疗市场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基层医院在为官兵服务的同时,要结合驻地群众需求,积极开展新业务,吸引地方病员,不断增强为兵服务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医院要培育出一批业务专、技术精,对地方病员有吸引力,在当地有一定名气声望的业务能手,靠特色医疗为医院赢得声誉,为医院取得效益。只要人才辈出、业务推新,医院就能在不断创新发展中稳步前进。

4.3 培养具备创新领军能力的尖子型人才 我军有多名工程院院士和知名医学专家曾经在基层师团卫生部门工作,他们也都以此段经历为人生的精彩一页[7],所以各级要有开放的心态,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学有余力、积极上进的医护人员脱颖而出,为尖子型人才的成长铺路搭桥,把基层建设成为人才成长的起点和摇篮。而他们的成功和成才也会促进医院的发展。

[1] 谢明亮, 孙文斌. 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浅探[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5): 386-387.

[2] 周 健,陈 敏, 胡役兰. 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卫勤保障的探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1):69-70.

[3] 邵晓栓,王东武,王艳华.在维稳卫勤保障中如何更好体现人文关怀[J].武警医学,2012, 23(2): 172-174.

[4] 韩慧娟, 侯世科,于宝国. 部队医院卫勤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5):446-448.

[5] 孟有成,唐 伟,商 斌. 军队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 2009,13(8): 48-49.

[6] 张艳萍. 我国开创“本土特色”全科医师制度[J].中国社区医师,2011, 27(34): 4-5.

[7] 姚安社,李建华.人才建设是军队医院发展的关键[J].中国卫生经济, 2002, 21(235): 41-41.

(2013-12-25收稿 2014-04-10修回)

(责任编辑 武建虎)

邵晓栓,硕士,主治医师,E-mail: shaoxs@sina.com

030600晋中,武警8650部队医院

王东武,E-mail: 1538142748@qq.com

R197.3

猜你喜欢

卫勤官兵医护人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