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动塑比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2014-03-18谢华张伟国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钻完井部广东深圳518067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泵压钻屑润滑性

谢华,张伟国 (中海石油 (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钻完井部,广东 深圳518067)

严海源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化学事业部,广东 深圳518067)

番禺34-1气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该气田共钻井7口,其中包括5口水平井和2口定向井,平均井深为5229m,最大井深为6312m,最大水平位移为4865m,属于典型的超大位移井,地温梯度为4.08℃/100m,地层最高温度为150℃。

1 番禺34-1气田钻井液难点及技术对策

1)扭矩 该气田最大水平位移为4865m,大位移水平井中钻具与井壁的旋转阻力随着井眼的加长而成比例地增加,而钻井平台的顶驱能力会由于阻力的进一步增加而无法驱动钻具的旋转。因此,只有钻井液具有足够的润滑性能,才能够有效地降低扭矩与阻力。

3)井眼净化 大位移水平井由于井段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倾角或水平段,钻屑容易沉积在井眼底部,一旦沉积,再冲刷起来将非常困难。因此,要求钻井液的流变性具有良好的携砂与井眼清洁的能力。

4)泵压与压耗 大位移井延伸较长,随着不断的钻进,泵压持续升高,带来压力激动、甚至压漏地层等问题。因此要求钻井液必须具有较低的塑性黏度,同时为了满足携砂的要求,要求高动切力,即动塑比高。

2 高动塑比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油基钻井液进行钻进,但油基钻井液普遍存在切力低等问题,为此室内研究了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流型调节剂。该流型调节剂具有降低塑性黏度、提高动切力等作用,能够有效调节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能,并最终形成了适合于大位移井的油基钻井液体系。

2.1 流型调节剂性能评价

实验室评价了流型调节剂对油基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评价配方:3#白油+2.5%主乳化剂HIEMUL+0.5%辅乳化剂 HICOAT+HIRHEO-A 流型调节剂 +2.0%氧化钙 +1.0%有机土MOGEL+1.0%增黏剂HIVIS+3.0%降滤失剂HIFLO+水相 (26%氯化钙溶液)+重晶石调节密度至1.30g/cm3(配方中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下同),油水体积比为80∶20。从表1可以看出,流型调节剂HIREHO-A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动塑比,降低塑性黏度,提高动切力。高的动塑比以及较低的塑性黏度有利于降低泵压,减小环空压耗。

表1 流型调节剂性能评价

2.2 抗温性能评价

温度对乳状液产生较大的影响,当温度超过乳化剂的耐温能力时,乳化剂就会裂解而失掉应有的效用,因此在配制乳状液时应该考虑乳化剂的抗温能力,选择抗高温的乳化剂。在不同的热滚老化温度时,钻井液体系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因此,在现场运用过程中,由于地层温度的不同,要求所采用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具有相对广泛的温度适应范围,以满足不同温度条件下钻井施工作业的需要。

表2 油基钻井液体系抗温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即使温度达到150℃时性能依然较为优异,尤其是高温高压滤失量较低。

2.3 抗污染性能评价

钻井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携带钻屑,但是钻井液抗污染能力必须足够强,才能够避免钻屑、盐水等侵污造成性能恶化等事件的发生,实验室采用现场番禺34-1气田的钻屑进行侵污试验,钻屑过100目筛,其侵污性能如表3所示。该体系抗污染能力较强,即使侵入质量分数15%的钻屑 (有害固相)后,其性能依然较好。

2.4 抑制性及润滑性

抑制性主要反映的是钻井液稳定井壁的能力,室内通过滚动回收率进行了抑制性评价。105℃烘干6~10目钻屑,在150℃老化16h后,过40目筛,筛余在105℃烘干即为回收率,测定第一次回收率为99.5%;再将回收后的钻屑继续放入钻井液中,测定第二次回收率为92.4%,说明体系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能。钻井液的润滑性反映了现场扭矩的大小,摩阻因数越低,扭矩越小。室内采用Fann公司的EP极压润滑仪评价体系的润滑性,计算摩阻因数为0.07,可以满足大位移井对润滑的要求。

表3 钻屑侵污影响评价

3 现场应用

番禺34-1气田共计7口井设计使用该油基钻井液体系,截至2014年6月已完钻一口井,钻井工程非常顺利,未出现井下复杂状况。

3.1 钻井液黏度随井深变化

图1为钻井液黏度随井深的变化情况。随着井深的加深,密度也随之增加,黏度略有上升,但变化较小,体系性能稳定。

图1 黏度随井深的变化情况

3.2 扭矩随井深的变化

图2 为扭矩随井深的变化情况。随着井深的加深,扭矩逐渐增大,但增大趋势较小且趋于稳定,这说明该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润滑性能较好。

3.3 泵压随井深的变化

图3为泵压随井深的变化情况。随着井深的加深,泵压逐渐增大,但增大趋势较小且趋于稳定,这说明该油基钻井液体系黏度控制较好。

4 结论及建议

1)研究的油基钻井液动塑比高,利于携带岩屑,且黏度低,利于降低泵压与压耗。

2)研究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能、良好的抗污染性能、良好的抑制性能及润滑性能,能够满足大位移井的钻井需要。

3)现场应用表明,该油基钻井液体系的黏度、扭矩、泵压等控制都较好,无任何井下复杂情况。

图2 扭矩随井深的变化情况

图3 泵压随井深的变化情况

[1]许明标 .一种简化现场作业的高性能油基钻井液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8,30(3):120~122.

[2]陈毅,许明标,郑铭,等 .适用于大位移井的油基钻井液性能研究 [J].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4,36(1):114~117.

[3]谢彬强,邱正松,黄维安,等 .大位移井钻井液关键技术问题 [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29(2):76~82.

[4]余可芝,李自立,耿铁,等 .油基钻井液在番禺30-1气田大位移井中的应用 [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28(2):5~9.

[5]蔡利山,林永学,王文立,等 .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综述 [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0,27(3):1~13.

[6]吴爽,李骥,张焱,等 .大位移水平井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 [J].石油钻探技术,2010,27(3):1~13.

猜你喜欢

泵压钻屑润滑性
一种准确计算钻具刺漏位置的新方法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中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废弃水基钻屑固井水泥浆的制备及经济性评价
深水钻井泵压异常案例分析
AWOBA-NW井施工分析
微波处理含油钻屑实验研究
不同磨损状态下船用滑动式中间轴承润滑性能研究
球轴承窗式保持架兜孔与滚珠间润滑性能
可擦蓝中性墨水的研制及其润滑性表征
等离子体聚合废植物油及其润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