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2014-03-17苏继青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活动课课外活动活动

苏继青

(湖南省冷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湖南 冷水江 417500)

浅谈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苏继青

(湖南省冷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湖南 冷水江 417500)

课外活动是“全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作用,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本人根据教学经验,从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和原因,课外活动的目的,课外活动的形式以及开展课外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一一阐述。

课外活动;设计;开展

课外活动是“全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作用,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本人根据教学经验,就这方面的问题浅谈几点体会。

一、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因

课堂分科教学保证了知识的高效传递,但也具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它是“静”的教育,所鼓励的是接受学习,以教材为对象。这样导致学生被动地获得有限的知识,他们的智力得不到丰富的刺激和积极的发展。

其次,它是单向的灌输,不是多向的交流。灌输既不能培养学习者对真理的批判精神,也很难形成真正的德行。在当前这样一个知识激增、价值多元的时代,没有对真理的批判精神,知识就会成为智力的负担。没有多向的交流,就无法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再次,它是“有见于齐,无见于畸”。个性在这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不张扬个性,人就不能构筑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在哲学的意义上说,也就不能成为他自己。所以,在这样的学校中,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存是得不到关注的,他只是作为“学习者”而存在,他作为人的许多权力被剥夺,他感受到的不是人性的丰满,主体性的提升,而是繁琐的纪律、沉闷的生活。

而课外活动由于其自身的特征,有助于人文关怀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在那里,学生们自由地、充分地表现着他们自己,他们真正地感到主体的尊严、力量和价值。我们认为,现代课外活动有其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不是课堂分科教学的补充、拓展和深化。它是除必修课、选择课之外的又一类有独立价值的课程,是“全校教育”的必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和它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主辅关系,而是一种并列互补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现代学校教育的整体结构,促进现代学科教育目标的转换和实现。

二、课外活动应重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新的教学大纲把能力培养放在一个突出地位,并特别强调了课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外活动时,应把立足点放在能力培养上。而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我的指导思想是:“一鼓”、“一放”。“鼓”就是解放思想,鼓励学生求异思维,不要拘泥于现成的结论。“放”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允许失败。根据这种观点,在课外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动手的,就鼓励他们亲自动手,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机会去试验、去摸索。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和动脑分析,同学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课外活动的形式

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两类。

(一)兴趣活动能够培养多种技能发展个性特长

兴趣活动主要包括科技、文艺以及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包括:小制作(航模、车模、学具、教具),植物栽培、小动物饲养、摄影、电脑等兴趣活动,内容广泛,既有新技术,新知识,也有基本技能。文艺活动包括:合唱、舞蹈、乐器、剪纸、美术、读写、数学、英语口语、语音、集邮等兴趣小组活动。体育活动包括:田径、乒乓球、篮球等体育兴趣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勇敢精神,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

素质教育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去,接触社会,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劳动人民,认识自己。

参观活动:引导学生参观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建筑物,参观公园、纪念馆、科技展览,让同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调查访问活动:组织同学到工厂、医院、政府部门等有代表性的单位访问调查,回来后整理调查材料,在校会上向师生作调查报告。在访问、调查活动中,让学生真正认识“祖国在前进”,增强了爱国热情,激发了读书报国的自觉性。

郊外活动:组织郊游活动,野外烧烤活动。既让学生欣赏到大自然风光,又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了集体纪律,增强了集体观念。

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敬老爱老、给“五保”老人送“温暖”、清扫烈士墓活动、“给贫困学生”捐款活动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奉献爱心,倍感充实。

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劳动实践,从中学习一些生活和劳动本领,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丰富多彩的生活打下基础。

设计课外活动,除了类型的多样化以外,活动的内容也应丰富多彩,并随季节以及当地具体情况而有所侧重。

四、开展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好课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有针对性

课外活动要针对不同的学科、学生年龄、活动目标有效开展。例如,在“活动课”前面加上“语文”一词来限定,旨在将语文活动课和其他科的活动课区别开来。语文单独设科时便给它规定了特有任务: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能力及习惯。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搭档,语文活动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这一任务。不管哪一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但并非有听、说、读、写活动的课都是语文课。除语文外,所有科目只是借助听、说、读、写活动来完成自身的任务,并不以学习语言为目标。

(二)要体现兴趣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没有趣味,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活力。”(叶圣陶语)活动老用一种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单调、乏味感。如采用多种形式,学生就会感到新颖有趣。感兴趣的东西,就学得快,记得牢。正如歌德所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但是如果我们在活动中一味追求轻松、活泼,想方设法领学生玩,逗学生乐,为乐而乐,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其结果必然出现乐之有余而得之甚少和因“乐”误“学”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开展活动的目的了。所以,在开展活动课时,应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寓学于乐,寓智于趣。

(三)要有计划性

首先,要使活动课开展得有成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出发,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低年级活动课的开展应带有一定的娱乐性;中高年级则应逐渐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技巧性和规律性。这样才有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其次,就一本教材来讲,每册书、每篇课文或每一章节应开展什么样的活动,采取什么方式,事先要有所考虑。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活动中“有的放矢”,活动后,把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作为衡量活动课是否成功的标志。

(四)注重经常性

经常性是指我们在开展活动课时,要持之以恒,长期地开展下去。不能“一蹴而就”,“一曝十寒”,兴趣来了就开展一两次,工作忙了就停下来;或者上面检查了,开展一两次,检查一过,便偃旗息鼓。更不能把活动课作为改革的招牌,来装磺门面,搞虚无主义。

如何设计与开展好课外活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笔者的上述观点和做法也仅在探索之中。但是,只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不断开拓,将会出现新的局面,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全面锻炼。

[1]黄爱娣.班级课外活动中德育的实施[J].湖南教育,1997(06).

[2]刘继祥.浅谈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J].中学生物教学,1994(06).

[3]向长征.课外活动的教育特点、环节与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04).

[4]王先凤.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1(12).

[5]官彩英.谈谈农村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开展的几点做法[J].语文月刊,2012(07).

G42

A

1005-5312(2014)05-0238-01

猜你喜欢

活动课课外活动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课外活动类作文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