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理想与民生设计

2014-03-17刘佩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生理想民众

刘佩锦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53)

社会理想与民生设计

刘佩锦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53)

设计理想能在新的高度和新层面包容科学主义的一些合理因素,从而在当今社会形成以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民生设计理念。设计应加强民生关怀意识,认真探索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设计策略。设计师在基于对人类社会理想的研究之上,掌握他们的生活特点和理想需求才能真正的设计出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环保,同时又符合人民社会理想,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未来性的设计品。

社会理想;民生设计;适用性;未来性

一、设计背景与理念

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共同体的相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其基本内涵上,社会理想是人们对自身与社会关系发展、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与构想。民生设计:民生,即“民众的生计”,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保证民众生存条件,改善民众生活质量的一般需求。“为民生而设计”,并强调通过智慧而系统的针对性设计,作用于民众生计来源的维护和扩展。以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要通过切合这些需要的设计形式,为广大民众创造更多的生计。

二、民生设计以社会理想的生活特点和需求为基础

社会理想是指定社会时期,社会成员的某种社会需求。这种需要是多方面的,心里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发展到高级刻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民生设计即应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据人们需要的变化和不同进行设计,从而实现人们需要的满足。以建筑设计为例,最初的原始社会,人们的社会理想是有一间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屋居住,因此,原始社会的居所多为洞穴和简陋的小屋。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物质文明的享受,因此气势恢宏的皇宫园林建筑得以出现。到了近现代,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玻璃幕墙的产生和在建筑上的应用,高层建筑快速发展。

(一)民生设计三大原则

1.科学。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造物、生产进入了以机械为主要工具的大生产时代,科学技术成为这种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和提升的。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导致了整体设计观的建立与发展,设计师必须全面关注从产品的科技功能、材料到美学形式和价值的所有方面。

2.实用。商品的实用性又直接表现为一种经济价值,它必须给使用者、购买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实用效益,所谓“工以致用为本”,实用价值体现了设计的根本意义。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意志工业联盟就已提出了“主张功能主义”和“设计为大众”的以民生为基础的设计理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装饰主要是结构性的,是由结构所决定的。”这说明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中,除了考虑作品的外观美感外,更大程度地应满足人们对于设计品合理实用的功能要求。

3.环保。社会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失衡,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绿色”或“环保”的概念首次被提出,2009年12月份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又再次提出了“低碳”生活的概念。设计师也开始追寻新的节能材料,寻找恰当的可回收资源利用,使设计品更具可持续发展性。因此,设计师应主张设计有助于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重新审视人类的不同生活等,满足人们的社会生理和社会心理需要的同时,又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二)民生设计的可适用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类设计的复杂性越来越大,现代科学技术和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各学科之间的协同性也越来越高,因而设计的可适应性已成为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设计师自身优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威廉·莫里斯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所创造的,又为人民服务的,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他还说:“要不是人人都能享用艺术,那艺术与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基于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将莫里斯的理念转换一下,不正就是社会理想下的民生设计的可适应性吗?

(三)民生设计的未来性

设计在本质上看是属于未来的。设计具有前瞻性,面向未来的设计,可以说是前瞻性设计。事物的前瞻性必须是发展的,理想的,新兴的,有生命力的,它与人类的前进、发展相联系。面向未来的设计,是对未来社会理想的适应性设计。设计又是人类实现未来理想的工具,又表现为一种对未来社会理想的适应,是人完成或实现社会理想的一种即将现实化的形态,通过设计,将人们对未来的理想具体化,现实化。

三、小结

社会理想是人类文化的特定路向,不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它们都是人的精神生长的特定方式,是人类自身存在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一方面,在某些过去一直受到科学主义笼罩的学科里,出现了走向人文主义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人文主义更能适应当代社会人们的特殊情绪而显出自身的优越性。设计应加强民生关怀意识,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认真探索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设计对策。设计师只有立足于对人类社会理想的深入研究,掌握他们的生活特点和理想需求,才能再此基础上设计出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实用又环保,同时符合人们社会理想,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未来性的设计品。

[1]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J05

A

1005-5312(2014)05-0071-01

猜你喜欢

民生理想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