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呋酰胺防治花生白绢病田间药效试验

2014-03-15闫林香吴书宝

湖北植保 2014年3期
关键词:白绢噻呋临沭县

闫林香 吴书宝 刘 娜

(山东省临沭县植保站 276700)

花生是临沭县主要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花生病虫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白绢病是已成为临沭县花生上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花生白绢病主要为害茎部、果柄及荚果。发病初期茎基部组织呈软腐状,表皮脱落,严重的整株枯死。土壤湿度大时可见白色绢丝状菌丝覆盖病部和四周地面,后产生油菜籽状白色小菌核,最后变黄土色至黑褐色。根茎部组织染病,呈纤维状,终致植株干枯而死。在田间靠流水或昆虫传播蔓延。高温、高湿、土壤粘重、排水不良、低洼地及多雨年份易发病。雨后马上转睛,病株迅速枯萎死亡,目前生产上尚无特效防治药剂。为明确噻呋酰胺(满穗,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使用浓度,以期为该药剂在我县花生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临沭县植保站于2013年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临沭县大兴镇英高埠村英自宽、英自常的夏花生田。试验地块属砂质壤土,地块低洼、潮湿、施肥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历年白绢病发病较重。试验地块肥力有机质9.9g/kg,速效氮101mg/kg,速效磷10.3mg/kg,速效钾70mg/kg,pH5.8。选择了在当地种植时间长,感白绢病率高的海花一号作为试验品种。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六个处理,每个处理68m2,800穴,1600株。各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处理1:24%噻呋酰胺(满穗)SE16ml/667m2(有效成分量57.6g/hm2)。

处理2:24%噻呋酰胺(满穗)SE32ml/667m2(有效成分量115.2g/hm2)。

处理3:24%噻呋酰胺(满穗)SE64ml/667m2(有效成分量230.4g/hm2)。

处理4:50%异菌脲SC(扑海因)60ml/667m2。

处理5:40%多菌灵SC1000倍液。

处理6:空白对照。

1.2 试验方法

2013年8月3日在夏花生生长中期,选用生产中常用的浙江台州凯泰牌手压背负式喷雾器,15kg/桶。按照试验要求,每类药剂采用喷淋浇灌根部的方法施药,每穴用药0.15kg。对照为浇灌清水。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用药前调查各小区的发病情况,用药后第7d、14d各调查一次。主要调查花生每墩感白绢病情况,每处理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穴,逐墩分级记载发病严重度,防治效果,并对防治效果进行显著性测定。收获时调查死棵率、烂果率,并进行测产,记录每个小区的产量。病情分级:0级为无病;1级为1/4发病;2级为2/4发病;3级为3/4发病;4级为全部发病。

2 试验结果

从表1看出,五个药剂处理的对花生白绢病均有一定的防病增产效果,其中,以每667m2施用24%满穗64ml效果最好,防效为67.8%,增产 17.79%;其次为每 667m2施用 24%满穗32ml,防效和增产效果分别为49.4%和11.0%:每667m2施用24%满穗16ml和每667m2施用50%异菌脲 SC防病效果和增产效果分别为39.6%、35.6%。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效最差,仅17.8%,增产率为0.92%。田间直观看出,处理2、处理3花生茎叶浓绿,生长健壮,无不良影响,而对照区花生植株多变色腐烂,环境潮湿时白色绢状菌丝产满茎基部及土表,与防治区差异明显。

表1 不同药剂对花生白绢病的防病增产效果

3 结论

花生白绢病多在成株期发生,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流行危害。当前在无抗病品种的情况下,实行药剂防治是最有效的保障措施。本试验筛选的24%噻呋酰胺(满穗)SC和50%扑海因对花生白绢病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田间药效显著高于50%多菌灵等常规药剂,适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建议:防治花生白绢病可于7月中下旬花生发病前或发病初开始用24%噻呋酰胺(满穗)SC和50%扑海因喷淋灌墩,7d~10d喷淋1次,连喷2次~3次,药剂混配使用或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白绢噻呋临沭县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贝莱斯芽孢杆菌DPT-03 对花生白绢病菌的防控效果
茉莉花白绢病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临沭县启动202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天发苗木育苗基地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天发苗木育苗基地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博落回白绢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
2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