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华县不同杂交牛初生体重及体尺测定

2014-03-15杨开荣吕淑栋李光芬张继兴施运科周自知何永富杨国荣黄必志

养殖与饲料 2014年3期
关键词:南华体尺牛舍

杨开荣吕淑栋李光芬张继兴施运科周自知何永富杨国荣黄必志

1.云南省南华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南华 675200;2.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 675200;3.云南省南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南华 675200;4.云南省楚雄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 678400;5.云南省南华县雨露乡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 675200;6.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昆明 650212;7.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昆明 650212

南华县不同杂交牛初生体重及体尺测定

杨开荣1吕淑栋2李光芬2张继兴3施运科4周自知5何永富6杨国荣7黄必志7

1.云南省南华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南华 675200;2.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 675200;3.云南省南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南华 675200;4.云南省楚雄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楚雄 678400;5.云南省南华县雨露乡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 675200;6.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昆明 650212;7.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昆明 650212

本文探讨了不同杂交牛在云南省南华县农村常规饲养状态下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杂交牛的性能状况,以期为本地区肉牛改良方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团队在南华县肉牛改良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了不同杂交牛初生体重及体尺的测定,结果发现:西本杂、短本杂和BMY本杂都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西本杂组合的杂种优势尤为明显。与滇中黄牛相比,西本杂初生体重提高50.9%,短本杂提高39.6%,BMY本杂提高27.0%。从总体情况看3个不同品种杂交牛的生长都比本地牛有很大的提高,改良效果好。

不同品种杂交牛;初生体重;体尺;测定;南华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牛只

根据测定方案要求,选择能代表楚雄州肉牛养殖水平和具有一定肉牛杂交改良基础的楚雄市苍岭镇、南华县五街镇和雨露乡以及大姚县的金碧镇4个乡镇冻精改良点辖区内的牛只进行试验。

以楚雄州10县(市)使用的主要父本品种获得的杂交牛为主,包括BMY本杂交牛76头(37头公牛、39头母牛)、西本杂交牛77头(36头公牛、41头母牛)、短本杂交牛70头(34头公牛、36头母牛)。以滇中黄牛75头(38头公牛、37头母牛)作为对照。

BMY本杂交牛:BMY牛(♂)×本地牛(♀);

西本杂交牛:西门塔尔牛(♂)×本地牛(♀);

短本杂交牛:短角牛(♂)×本地牛(♀);

滇中黄牛:本地的滇中黄牛。

1.2 测量内容及工具

1)测量工具。初生体重用杆秤实称;体尺用软尺和测仗测量。

2)测量内容。初生体重、体斜长、体高、十字部高、胸宽、胸深、腰角宽和尻长。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品种牛的初生体重、体斜长、体高、十字部高、胸围、胸深、腰角宽和尻长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公牛的初生体重为,西本杂24.9 kg、短本杂22.1 kg、BMY本杂21.4 kg和滇中黄牛16.5 kg,相应品种母牛的初生体重分别为23.1、22.4、18.9和15.3 kg,相应品种牛的平均初生体重分别为24.0、22.2、20.2和15.9 kg。

不同品种牛的平均初生体高从高到低依次为西本杂、短本杂、BMY本杂和滇中黄牛,分别为65.3、64.4、60.8和55.2 cm;体斜长为短本杂56.3 cm、西本杂55.4 cm、BMY本杂52.9 cm和滇中黄牛50.2 cm;胸围为西本杂66.6 cm、短本杂63.5 cm、BMY本杂63.1 cm和滇中黄牛62.1 cm;管围为西本杂10.7 cm、短本杂10.2 cm、BMY本杂9.9 cm和滇中黄牛8.3 cm。从总体情况看,体重高的杂交牛体尺也高。

表1 不同品种牛初生性能测定情况

3 讨 论

1)测定点多、面广,各点测定人员对测定部位的认知和测定尺度的把握不能做到一致,因此各点测定的指标存在一定差异。

2)所测牛只生产性能均是在农村常规饲养状态下的真实表现,后期生长性能还有待于继续开展有关测定证明。

牛舍建筑配置要求

1)牛舍。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等地牛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长江以南则以防暑为主。牛舍的形式依据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便于防疫。修建多栋牛舍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以两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 m以上。

2)饲料库。建造地应选在离每栋牛舍的位置都较适中而且位置稍高的地方,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向各牛舍运输。

3)干草棚及草库。尽可能设在下风向地段,与周围房舍至少保持50 m的距离,单独建造,要防止散草影响牛舍环境,又要达到防火的目的。

4)青贮窖或青贮池。建造地选择原则同饲料库。位置适中,地势应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污染;同时还要考虑运输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5)兽医室和病牛舍。应设在牛场下风头、相对偏僻的一角,便于隔离,减少病原通过空气和水传播。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4-01-15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ZA024)

黄必志

杨开荣,1965年生,本科,畜牧师。

猜你喜欢

南华体尺牛舍
南华新书架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南华新书架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南华新书架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高原型藏系羊初生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马站红鸡生长与繁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