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田勘查的综合地质编录

2014-03-14曹佳

黑龙江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岩系柱状勘查

曹佳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二○四勘探队,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在煤田勘查过程中,把所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再用文字、图件、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的一项综合工作,即综合地质编录。

1 综合地质编录的内容

1.1 校对审查原始地质资料

在进行综合编录前,首先要检查各种原始资料是否齐全,校对和审查各种原始地质资料正确与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普查和勘查中,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综合地质编录成果的质量。

1.2 编制各种地质图件

地质图件有区域地形地质图、勘查区地形地质图、勘查区地层综合柱状图、勘查线剖面图、岩(煤)层对比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以及水平切面图等。研究和反映某一地质问题,必须编制各种专门性图件。

1.3 编制各种汇总表格

汇总表格有:煤层综合成果表,主要包括钻探、测井综合成果及孔斜成果等;煤质分析成果表,主要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其他分析试验等;分煤层、分煤类、分级别、分水平的储量计算表册及储量计算总表;老窑及生产矿井调查表等。

1.4 编制文字报告

在普查和勘查工作结束时,为了把最终成果反映出来,除了编制各种地质图件和表格外,还要编写地质报告。

2 综合地质编录的要求

2.1 可靠性

在进行综合地质编录前,要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核对,经过分析研究,使原始资料正确客观地反映实际地质情况。对原始资料,不能凭主观推断,不然,综合地质编录便失去其意义。例如,钻孔地质资料与测井资料有出入时,要进行具体分析,客观地得出结论,不能随便取舍。只有使用正确可靠的原始资料,才能确保综合地质编录的质量。

2.2 统一性

对地层的划分标准、各种地质现象和岩石岩性的描述内容,以及勘查工程的编号、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方面的要求,要有统一的规定,力求做到简而明,便于资料的整理、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

2.3 及时性

综合地质编录要及时进行,才能利用已获得的地质规律去指导下步普查、详查与勘查工作。为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常采用边勘查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的方法,针对勘查区的主要地质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及时调整和修改勘查设计,这对加快勘查速度和提高勘查质量起重要作用。

3 地形地质图件和岩煤层对比图的编制方法

3.1 地形地质图

勘查区地形地质图,是勘查工程布置的底图,也是煤矿设计部门选择运输、供水、供电、井口、基本建筑位置的底图。

地形地质圈是利用地质测量的方法,并结合勘查工程资料综合编制而成。在掩盖区,为了更清晰地表示地质构造,需要假想将上覆松散沉积物剥去,编制出勘查区基岩地质图。若煤系地层与上覆岩系为不整合接触或因较大的构造因素而使其他的岩系将煤系覆盖,为表现煤系地层部分的构造形态及煤层的展布情况,还可将上覆岩系全部剥去,编制出含煤、岩系基岩地质图。勘查区地形地质图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地形地物。包括经纬线、地形等高线、河流、道路、村庄、地面建筑物等。

其二,地质界线。包括各个时代的地层分界线、标志层、煤层、褶曲轴线、断层线等。如有岩浆侵入,要把岩浆岩的分布范围圈出。各种地质界线必须注明其代号、产状和名称。

其三,勘查工程。包括勘查线、钻孔、山地工程、老窑、生产矿井等。在掩盖或半掩盖区,为了清楚地表示覆盖层下岩、煤层及地质构造情况,可编制煤、岩系基岩地质图。

其四,其他界限。要绘制井田边界线、滑坡区范围界限及最高洪水位线等。

3.2 岩、煤层对比图

岩、煤层对比图是编制勘查线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层间距等距线图及某些煤田地质科研工作的基础图件。岩、煤层对比图的可靠程度,直接关系到其他图件的正确性及最终勘查成果的质量。

岩、煤层对比图的编制工作,是在做了一些勘查工作,并获得一定地层资料后开始进行的,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逐渐使其完善。岩、煤层对比图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如下:

3.2.1 图面内容

其一,图面上方有图名、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或1∶500),左下角画图例,右下角有责任图签。

其二,图中应绘制勘查区内所有勘查工程所揭示的真厚度柱状图,并标有工程编号、标志层及煤层的编号、厚度、结构、化石层和结核、包裹体等。

其三,图的左侧或右侧绘有煤系地层综合柱状。

3.2.2 编制方法

其一,将工作区内各种勘查工程(如钻孔、浅井、坑硐或实测剖面)所揭示的岩、煤层绘制成真厚柱状,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排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依次排列法,其特点是相邻柱状在平面图上相距最近(图1中用1表示);另一种是平行分段依次排列法,其特点是沿地层倾斜方向将钻孔分为浅、中、深几排,走向方向按勘查线的次序排列(图1中用2表示)。在生产实践中,较多采用第一种排列方式。

图1 岩、煤层对比柱状排列方式示意图

其二,在全区选择某一最稳定的煤层或标志层作为对比基准层位时,其层位最好选择在煤系中部,然后以基准层位为水平线,将各柱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该线上。

其三,运用岩、煤层对比方法,对所有柱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确定其层位,并用线条将相同层位连接起来。对比可靠的连实线,对比不可靠的连虚线。由于断层而缺失或重复的地层层位,在图上要用一定的图例符号注明。

其四,岩、煤层对比图上的综合柱状,一般只画含煤岩系的岩、煤层部分。

猜你喜欢

岩系柱状勘查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黑色岩系多元素富集层特征、成因和研究意义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黑色岩系中多金属成矿模式分析
——以滇东北德泽地区筇竹寺组为例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彩色滤光片柱状隔垫物高度的液晶滴下工艺
浙江省“ 硒库”
—— 寒武系黑色岩系面面观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