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屁股决定脑袋

2014-03-13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23期
关键词:位子屁股脑袋

第一次听见这个说法,是十几年前,刚工作的时候,报社总编室有个老编辑,为人一丝不苟,审我们记者稿子的时候,最爱说这句话。起初,我并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说法有些粗俗,后来听得多了,也还是没有了解其精髓,但也只是哑然一笑罢了。直到经过这许多年,看过许多情形,听过许多故事,方才逐渐领悟。创造了这句话的人,是多么的聪慧,把一个复杂的理论,用如此形象的一句话就高度概括的一清二楚。

这本来也是句很好理解的话,无非就是说一个人屁股坐在了哪里,思维就跟着转变到哪里。流行的说法是:换位思考。前些日子,北京托APEC的福,连续出现了长达十天左右的晴好天气,那个蓝天白云,叫人一个赏心悦目。但是,这是有代价的。据网络上后来的新闻报道,北京某个咨询公司,发了一些问卷给北京城区加上两个郊区的居民,回收的有效问卷有1000出头,总之结论就是,其中超过半数的人支持为了北京的环境,汽车长期实行单双号限行。然而,另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在这些支持单双号限行的人中,50岁以上的比例最高,家里没有人开车的最支持单双号。看看,是不是一句“屁股决定脑袋”,就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的清清楚楚?

改革为什么难推进?结构调整为什么难见效?那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上层决策者的屁股没有做到企业一把手的位子上,所以不知道企业的实际困难;企业一把手的屁股没有做到基层员工的位子,所以不了解基层员工小小的基本生活的诉求。有一阵子,特别流行“顶层设计”,决策层希望通过这样的“高瞻远瞩”似的战略方案的设计,把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一夕之间调转方向,扭亏为盈。殊不知,写出这些方案的人,他们不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研究者,就是从机关到机关的升迁路径,基本没有在基层挖过坑、轮过锤、烧过炉、卖过货。他们的屁股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所以脑袋里的想法就是冷面无情——理论意义大于实践价值。不是说方案不好,而只能说推行的困难就来自于不了解、不理解。曾经听说某个国有加工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上级公司派了一个新领导。新领导据说是不在厂里那个“小地方”坐班的,只定期来开会,检查。结果,企业不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照本宣科地搞起了六西格玛,就连办公室的桌椅都要四脚定位,不能有任何偏差。屁股没有坐到企业生产现场去,脑袋里就真的不能有任何思路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屁股决定脑袋。换位思考,让彼此更加顺畅的沟通,了解进而理解。一切问题,或许就可以有了解决的好办法。

猜你喜欢

位子屁股脑袋
富裕一方人,总共得几步?——富口袋、富脑袋,一个都不能少
换位思考
丁一小写字
长虫的脑袋
打针要扎在屁股上
太阳晒不到屁股
屁股开花
令人欲罢不能的屁股
这些恐龙的脑袋怎么那么奇怪
脑袋和西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