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与研究述评

2014-03-11王守纪,于童童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超越适应教育

王守纪,于童童

摘要:对教育超越性问题争论的焦点是教育具有超越性还是适应性,争论双方各执一端。争已有的研究不但开创了教育理论研究新视域,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明晰,人的超越问题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命题,不足之处在于对教育超越性的相关概念研究不够,研究视域相对狭窄,研究理论深度不够以及缺少系统性。

关键词:教育;超越;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14-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的适应与超越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对教育具有超越性还是适应性展开了争论。

一、关于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

1.教育超越的概念解读之争。研究教育的超越问题,首先要明确超越的概念。在已有的研究中,尚没有研究者对超越一词专门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和分析,人们在论及超越的含义时通常是与“适应”一词作为参照,并通过对“适应”一词的深入解读,理解超越的含义,而所言及的“超越”一词则都是在教育范畴内进行的。杨昌勇针对鲁洁教授《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中的观点,结合《学会生存》的相关论述,对“适应”的概念进行了解读,他分析了“适应”的四种含义:第一,是“维持性适应”,即作为对存在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第二,是“动态性适应”,即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第三,是“改造性适应”或“调适”,即作为对自己和环境调整、修正的“适应”。第四,是“前瞻性适应”,即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在此基础之上,他认为“适应”与“超越”是一组“对称”的概念,“它们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同时它们又是一组“互为递进”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

马凤岐、聂晓光针对杨昌勇关于“适应”与“超越”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马凤岐等认为,“适应”难以包含“超越”。杨昌勇的“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有其合理性,“但它将‘超越完全溶解在‘适应之中了,它看到的仅仅是不同种类的‘适应而已,没有‘超越”。他认为对于教育是“适应”社会现实还是“超越”社会现实,其实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2.关于教育的超越与适应问题之争。鲁洁明确提出了教育具有超越性的观点。鲁洁认为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它是人自身对他所处环境的超越。这是人与动物在和他们所处环境关系上的根本区别。动物凭藉本能去适应环境,人则是通过实践而改造超越环境。“从实践唯心史观物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然具有超越的特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的超越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赋予人以人所独具的实践本质,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鲁洁主要从教育的职能、教育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制约性等方面论证了教育具有超越的特征。针对鲁洁教授的教育超越论观点,杨昌勇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从对“适应”这一概念的分析以及对鲁洁教授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一反驳的形式,引证《学会生存》的主要论断,阐明了他的教育适应论观点。例如,关于教育的“保守性”问题。他认为教育“保守性”是合理的,如“教育体系的保守性是自然的,不容易克服的。”“这种现实主义还使我们考虑到教育系统的保守性,它通常得用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感到,20年的时间不足以完成这种适应,尤其是我们想到,从此以后教育不只应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而且还要回答当今世界性问题的挑战。”他认为,教育改革是历史的趋势,但这种改革决不会因为教育的保守性特点而抛弃“适应教育”以“超越性教育”取而代之,而是要强化和实现教育对社会的“再适应”和“更好地适应”。

二、对教育超越性问题争论的回答

1.关于教育的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鲁洁提出并肯定了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引起了部分学者的争论。杨昌勇对鲁洁教授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认为“适应”与“超越”是一组“对称”的概念,它们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强调教育的适应性而否认教育具有超越性。之后,项贤明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立论基础,对鲁洁教授的观点进行了辩护并对反对观点进行了批驳。该文指出,鲁洁教授所论述的“超越”是在“实践”意义上所说的“超越”,因而是通过对动物的简单适应的积极扬弃而内在地包含了适应性的“超越”。“人是生活于这个现实世界中的,受这个现实世界制约的,但人一开始活动,它要么是要改变现实的世界,要么是要改变人自身现实的存在状况,总之它是在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中适应现实的。”强调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是对教育超越性与适应问题之争的一种回应,实质上是对教育超越论的辩护。

2.对教育适应与超越问题的调和。马凤岐、聂晓光认为杨昌勇与鲁洁教授的分歧在于两人对“适应”概念上的不同理解。杨昌勇认为鲁洁教授所说的《学会生存》一书强调教育要“超越”社会现实,其实这本书说的是教育对社会现实的“适应”。《学会生存》确实用的是“适应”一词,但把它们看作是教育对社会的“超越”也不是一点也不着边际。马凤岐、聂晓光也认为教育具有超越性,但他们认为教育是“适应”社会现实还是“超超”社会现实,不是不可变的规律,而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三、对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与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1.已有研究的成就及启示。(1)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开创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域。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等相适应是长期以来被公认的正确命题。虽然“教育先行”的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其做法已经被证实,但“教育先行”也只限于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只限于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在理论上缺少必要的说明。教育的“三个面向”虽已提出多年,但在理论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只谈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更不利于人的培养,因为,“教育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教育的超越问题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从而引发人们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反思。(2)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明晰。有学者对“适应”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教育是适应社会现实还是超越现实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学会生存》关于对教育适应社会的论述,帮助人们进一步明晰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3)人的超越问题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命题。近年来,人的主体性问题一度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生命教育研究的兴起,人的问题在教育研究领域得到复归,人的超越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理论对人的超越的关注,为教育涂抹了理想主义色彩,使教育更接近人之本性,有可能不再成为人发展的“负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将成为教育理论重要的生长点。endprint

2.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关于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教育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域,是很有意义的,正如鲁洁所说:“这也许将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但总体来看,并没有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对此问题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全面,更不系统,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1)对教育超越性的相关概念缺少必要的界定。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概念的界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确定是明晰研究范围,厘清研究层面,减少误解的理论前提。在理论上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是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研究者对相关基本概念缺少必要的界定,如超越、教育超越等,使人们并不清楚研究者论及的超越的含义。因此,在概念方面的分歧可以说是研究的不足之处。(2)研究视域相对狭窄。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视野不够宽广,只是在教育内部谈问题,没有脱离就教育论教育的巢臼,更多的只限于对《学会生存》等著作的相关文字的解读和争论,没能很好地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有关哲学方面的研究。超越问题涉及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必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进行交叉研究。(3)对教育超越性的研究缺少系统性。已有的研究多以命题式的思考为主,研究的方式以争论为主,由于研究的核心是对问题的争论,难免使研究者在思考或行文的过程中产生误解他人及使个别观点极端化的倾向,缺少对教育的超越性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7,(3):27-32.

[2][3]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3-6.

[4][5]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8,10.

[6]项贤明.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3):34-35.

[7]马凤岐,聂晓光.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兼与鲁洁教授杨昌勇博士商榷[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6-2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于教育超越性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512089)。

作者简介:王守纪(1974-),男,吉林临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于童童(1990-),女,黑龙江铁力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超越适应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跨界与超越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