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抗寒性分析与探讨

2014-03-11吴昌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冻害种子园杉木

吴昌华

摘 要:通过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冻害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内植株在不同坡位冻害程度为:上坡>中坡>下坡,在不同坡向冻害程度为:西北坡>北坡>东南坡>东坡>南坡,不同无性系间冻害程度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冻害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105-02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也是福建省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福建省于1967年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杉木嫁接种子园,随后建立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1]。近年来,随着杉木多世代育种研究的深入,杉木种子园营建、管理技术研究也不断深入,有关报道文献很多[2]。但是纵观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杉木种子园冻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笔者以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寒潮天气为背景,对营建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第三代种子园中的2010年春嫁接的全部植株冻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杉木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以及无性系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1 种子园概况

种子园位于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留坑工区3林班5大班17~25小班,东经116°36′,北纬25°09′。种子园地处玳帽山延伸的低山地带,海拔470~540m,坡度18~22°,地形开阔,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9.9℃,年平均总积温7 288℃,7月份平均气温27.9℃,1月份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6 076℃,年平均降水量1 605.4mm,年均日照时数1 920.4h,霜日13d,无霜期301d,年均相对温度77%。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立地等级为Ⅱ~Ⅲ级。2009年春定植砧木,初植密度为625株/hm2,2010年春嫁接,面积6.7hm2,总株数为2 450株,共配置由福建省洋口林场提供的70个无性系。

2010年12月中旬出现强寒潮天气过程。12月14日开始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出现寒潮天气过程,12月15日开始气温明显下降,48h降温幅度达11.2℃,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达-2.1℃(17日),12月15日夜里至16日早晨我县部分乡镇出现雨夹雪,12月17日早晨全县出现霜和结冰。2011年2月中旬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从2月11日开始降温,24h降温幅度为8.8℃,过程降温为12.0℃,过程最低气温为3.7℃(15日)[3]。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内容 于2011年4月实地调查全园每株杉木的冻害情况,将不同坡位、坡向、无性系等因子相应的冻害株数和冻害等级等进行统计分析。

2.2 冻害等级的标准 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植株冻害的形态指标、生长指标,并参照相关资料,对调查植株的冻害程度设定5个等级标准(表1)[4]。按国家标准将杉木木冻害分为5级,每级代表值各为0、1、2、3、4,其根据公式1/4Σ(代表值×各级权重)来计算冻害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无性系冻害差异分析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之间的抗寒性存在明显差异。有的无性系冻害株数较多,有的无性系冻害株数较少,冻害3株以上(含3株)的14个无性系共冻害90株(表2)。冻害2株和1株的26个无性系共冻害33株,无冻害的30个无性系(表3)。三者的无性系数量占无性系总数量和冻害株数占总冻害株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0.0%、73.2%,37.1%、26.8%,42.8%、0%。

3.2 坡位因素 由表4可以看出,上坡冻害的株数比下坡多,中坡又比下坡多,坡位越高冻害株数越多,坡位越低冻害越少。这是由于寒潮侵袭种子园时北风对上坡影响最大,中坡次之,下坡最小,而造成上坡最寒冷、中坡次之,下坡最暖和。

3.3 坡向因素 坡位因素对杉种子园植株冻害影响很大,不同坡位的冻害程度顺序为西北坡>东南坡>东坡>北坡>南坡(表5)。因为本次调查的种子园中的东南坡正好处于冬季北风的风口,而北坡恰好受了北面其它山体的阻挡,出现了冻害程度东南坡>北坡和东坡>北坡的异常情况。

3.4 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冻害方差分析 对表6各坡位、坡向冻害指数进行反正弦转换变换,且进行方差分析(表7),结果表明坡位、坡向对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冻害程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达1%水平,说明建设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不仅要考虑坡位,还要考虑坡向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1)本次调查的杉木种子园冻害的株数123株,仅占种子园总株数的5.3%,仅占种子总冻害指数是0.036,总体冻害程度轻微。今后如遇到更强程度的寒潮天气,种子园的冻害程度将更严重。冻害对种子园有很大的较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杉木种子园冻害的研究。

(2)坡位、坡向等小地形对冻害程度影响很大,因此,在建园时应谨慎考虑小地形因素。风口、上坡、西北坡等易受冻害地段可避免规划为种子园区,可以栽植马尾松、阔叶树等组成隔离带和保护带。

(3)从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抗寒性有差异,今后可继续观察研究各无性系的抗寒性。杉木无性系的抗寒性强弱可作为能否选择为建立下一代种子园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郑仁华,施季森,翁玉榛.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战略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9):1-5.

[2]郑仁华,施季森.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现状[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3-4.

[3]上杭县气象局.2011年冬季上杭县气候影响评价[R].

[4]沈伯葵,朱克恭,魏初奖,等.杉木冻害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1991(4):47-4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冻害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内植株在不同坡位冻害程度为:上坡>中坡>下坡,在不同坡向冻害程度为:西北坡>北坡>东南坡>东坡>南坡,不同无性系间冻害程度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冻害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105-02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也是福建省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福建省于1967年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杉木嫁接种子园,随后建立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1]。近年来,随着杉木多世代育种研究的深入,杉木种子园营建、管理技术研究也不断深入,有关报道文献很多[2]。但是纵观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杉木种子园冻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笔者以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寒潮天气为背景,对营建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第三代种子园中的2010年春嫁接的全部植株冻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杉木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以及无性系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1 种子园概况

种子园位于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留坑工区3林班5大班17~25小班,东经116°36′,北纬25°09′。种子园地处玳帽山延伸的低山地带,海拔470~540m,坡度18~22°,地形开阔,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9.9℃,年平均总积温7 288℃,7月份平均气温27.9℃,1月份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6 076℃,年平均降水量1 605.4mm,年均日照时数1 920.4h,霜日13d,无霜期301d,年均相对温度77%。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立地等级为Ⅱ~Ⅲ级。2009年春定植砧木,初植密度为625株/hm2,2010年春嫁接,面积6.7hm2,总株数为2 450株,共配置由福建省洋口林场提供的70个无性系。

2010年12月中旬出现强寒潮天气过程。12月14日开始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出现寒潮天气过程,12月15日开始气温明显下降,48h降温幅度达11.2℃,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达-2.1℃(17日),12月15日夜里至16日早晨我县部分乡镇出现雨夹雪,12月17日早晨全县出现霜和结冰。2011年2月中旬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从2月11日开始降温,24h降温幅度为8.8℃,过程降温为12.0℃,过程最低气温为3.7℃(15日)[3]。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内容 于2011年4月实地调查全园每株杉木的冻害情况,将不同坡位、坡向、无性系等因子相应的冻害株数和冻害等级等进行统计分析。

2.2 冻害等级的标准 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植株冻害的形态指标、生长指标,并参照相关资料,对调查植株的冻害程度设定5个等级标准(表1)[4]。按国家标准将杉木木冻害分为5级,每级代表值各为0、1、2、3、4,其根据公式1/4Σ(代表值×各级权重)来计算冻害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无性系冻害差异分析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之间的抗寒性存在明显差异。有的无性系冻害株数较多,有的无性系冻害株数较少,冻害3株以上(含3株)的14个无性系共冻害90株(表2)。冻害2株和1株的26个无性系共冻害33株,无冻害的30个无性系(表3)。三者的无性系数量占无性系总数量和冻害株数占总冻害株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0.0%、73.2%,37.1%、26.8%,42.8%、0%。

3.2 坡位因素 由表4可以看出,上坡冻害的株数比下坡多,中坡又比下坡多,坡位越高冻害株数越多,坡位越低冻害越少。这是由于寒潮侵袭种子园时北风对上坡影响最大,中坡次之,下坡最小,而造成上坡最寒冷、中坡次之,下坡最暖和。

3.3 坡向因素 坡位因素对杉种子园植株冻害影响很大,不同坡位的冻害程度顺序为西北坡>东南坡>东坡>北坡>南坡(表5)。因为本次调查的种子园中的东南坡正好处于冬季北风的风口,而北坡恰好受了北面其它山体的阻挡,出现了冻害程度东南坡>北坡和东坡>北坡的异常情况。

3.4 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冻害方差分析 对表6各坡位、坡向冻害指数进行反正弦转换变换,且进行方差分析(表7),结果表明坡位、坡向对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冻害程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达1%水平,说明建设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不仅要考虑坡位,还要考虑坡向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1)本次调查的杉木种子园冻害的株数123株,仅占种子园总株数的5.3%,仅占种子总冻害指数是0.036,总体冻害程度轻微。今后如遇到更强程度的寒潮天气,种子园的冻害程度将更严重。冻害对种子园有很大的较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杉木种子园冻害的研究。

(2)坡位、坡向等小地形对冻害程度影响很大,因此,在建园时应谨慎考虑小地形因素。风口、上坡、西北坡等易受冻害地段可避免规划为种子园区,可以栽植马尾松、阔叶树等组成隔离带和保护带。

(3)从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抗寒性有差异,今后可继续观察研究各无性系的抗寒性。杉木无性系的抗寒性强弱可作为能否选择为建立下一代种子园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郑仁华,施季森,翁玉榛.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战略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9):1-5.

[2]郑仁华,施季森.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现状[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3-4.

[3]上杭县气象局.2011年冬季上杭县气候影响评价[R].

[4]沈伯葵,朱克恭,魏初奖,等.杉木冻害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1991(4):47-4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冻害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内植株在不同坡位冻害程度为:上坡>中坡>下坡,在不同坡向冻害程度为:西北坡>北坡>东南坡>东坡>南坡,不同无性系间冻害程度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冻害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105-02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也是福建省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福建省于1967年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杉木嫁接种子园,随后建立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1]。近年来,随着杉木多世代育种研究的深入,杉木种子园营建、管理技术研究也不断深入,有关报道文献很多[2]。但是纵观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杉木种子园冻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笔者以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寒潮天气为背景,对营建在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第三代种子园中的2010年春嫁接的全部植株冻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杉木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以及无性系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1 种子园概况

种子园位于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留坑工区3林班5大班17~25小班,东经116°36′,北纬25°09′。种子园地处玳帽山延伸的低山地带,海拔470~540m,坡度18~22°,地形开阔,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9.9℃,年平均总积温7 288℃,7月份平均气温27.9℃,1月份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6 076℃,年平均降水量1 605.4mm,年均日照时数1 920.4h,霜日13d,无霜期301d,年均相对温度77%。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立地等级为Ⅱ~Ⅲ级。2009年春定植砧木,初植密度为625株/hm2,2010年春嫁接,面积6.7hm2,总株数为2 450株,共配置由福建省洋口林场提供的70个无性系。

2010年12月中旬出现强寒潮天气过程。12月14日开始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出现寒潮天气过程,12月15日开始气温明显下降,48h降温幅度达11.2℃,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达-2.1℃(17日),12月15日夜里至16日早晨我县部分乡镇出现雨夹雪,12月17日早晨全县出现霜和结冰。2011年2月中旬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从2月11日开始降温,24h降温幅度为8.8℃,过程降温为12.0℃,过程最低气温为3.7℃(15日)[3]。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内容 于2011年4月实地调查全园每株杉木的冻害情况,将不同坡位、坡向、无性系等因子相应的冻害株数和冻害等级等进行统计分析。

2.2 冻害等级的标准 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植株冻害的形态指标、生长指标,并参照相关资料,对调查植株的冻害程度设定5个等级标准(表1)[4]。按国家标准将杉木木冻害分为5级,每级代表值各为0、1、2、3、4,其根据公式1/4Σ(代表值×各级权重)来计算冻害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无性系冻害差异分析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之间的抗寒性存在明显差异。有的无性系冻害株数较多,有的无性系冻害株数较少,冻害3株以上(含3株)的14个无性系共冻害90株(表2)。冻害2株和1株的26个无性系共冻害33株,无冻害的30个无性系(表3)。三者的无性系数量占无性系总数量和冻害株数占总冻害株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0.0%、73.2%,37.1%、26.8%,42.8%、0%。

3.2 坡位因素 由表4可以看出,上坡冻害的株数比下坡多,中坡又比下坡多,坡位越高冻害株数越多,坡位越低冻害越少。这是由于寒潮侵袭种子园时北风对上坡影响最大,中坡次之,下坡最小,而造成上坡最寒冷、中坡次之,下坡最暖和。

3.3 坡向因素 坡位因素对杉种子园植株冻害影响很大,不同坡位的冻害程度顺序为西北坡>东南坡>东坡>北坡>南坡(表5)。因为本次调查的种子园中的东南坡正好处于冬季北风的风口,而北坡恰好受了北面其它山体的阻挡,出现了冻害程度东南坡>北坡和东坡>北坡的异常情况。

3.4 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冻害方差分析 对表6各坡位、坡向冻害指数进行反正弦转换变换,且进行方差分析(表7),结果表明坡位、坡向对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冻害程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达1%水平,说明建设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不仅要考虑坡位,还要考虑坡向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1)本次调查的杉木种子园冻害的株数123株,仅占种子园总株数的5.3%,仅占种子总冻害指数是0.036,总体冻害程度轻微。今后如遇到更强程度的寒潮天气,种子园的冻害程度将更严重。冻害对种子园有很大的较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应重视杉木种子园冻害的研究。

(2)坡位、坡向等小地形对冻害程度影响很大,因此,在建园时应谨慎考虑小地形因素。风口、上坡、西北坡等易受冻害地段可避免规划为种子园区,可以栽植马尾松、阔叶树等组成隔离带和保护带。

(3)从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的抗寒性有差异,今后可继续观察研究各无性系的抗寒性。杉木无性系的抗寒性强弱可作为能否选择为建立下一代种子园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郑仁华,施季森,翁玉榛.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战略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9):1-5.

[2]郑仁华,施季森.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现状[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3-4.

[3]上杭县气象局.2011年冬季上杭县气候影响评价[R].

[4]沈伯葵,朱克恭,魏初奖,等.杉木冻害的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1991(4):47-4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冻害种子园杉木
落叶松种子园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梨树冻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湖南省杉木种子园结实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