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反腐的理性交流

2014-03-11李小箐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举报人巡视组沟通交流

网络反腐的理性交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公平法治意识不断提高,网络逐渐成为反腐主战场,十八大以来,网络举报的违规违纪案件数量剧增,致使不少高官落马,网络反腐已成为不可不谈的话题。一张张反腐“成绩单”让公众看到了治腐成效,重拾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与此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的呼声也不断高涨,期待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揪出更多“老虎”,铲除更多“苍蝇”。

□李小箐

然而,公众最为关注的,还是网络上接二连三曝出的违规违纪线索和冲锋陷阵的反腐先锋。笔者时常关注网民评论,发现一个现象,只要涉及腐败问题,都会成为关注的热点,相关新闻的点击率快速飙升。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公众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恨不得扒贪官的皮;二是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依法治国充满期待。

网络反腐给官员们捆上了“高压线”,一些心中有鬼的干部食难下咽、夜不能寐,总担心灾厄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干部甚至以自杀来结束这种痛苦的日子。笔者印象中,十八大以来自杀的官员大概上两位数了,而网民对这些官员的态度惊人一致,那就是彻查,哪怕是挖坟验尸,也不能草草了事,尤其是要追回可能存在的腐败资金。如果说舆论是民意的“晴雨表”,那么笔者认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当好好倾听公众的声音,与其担惊受怕地活着,不如踏踏实实为官,清清白白做人。

网络反腐极易博取公众眼球,说明群众正逐渐成为监督主体,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常说要完善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是最好的方式。群众的力量无处不在,利用群众来监督干部,才能确保监督无死角,才能真正发挥群众的力量,也才能促使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说明我党在治理腐败过程中毫不手软,敢于将丑陋的一面暴露在公众眼前,这种做法应当延续下去,这种精神应当传承下去。然而,我们也应当对“网络暴力”保持高度警惕。据统计,腐败案件举报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与被举报人存在利益纠葛,双方发生利益冲突之后,调解无果的情况下,举报人选择将事情曝光。这说明某些人不是为了反腐而反腐,更多地是为了利益而反腐,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既然可以为了利益反腐,那么也可以为了利益打击他人,假借反腐之名,实则进行栽赃陷害。这种例子不是没有,并且给被举报人造成了精神上的困扰和身心上的伤害。推进网络反腐的同时,也需要严惩“网络暴力”,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网络立法。

虽然网络成为了反腐主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天生就是为反腐而存在的。笔者个人认为,领导干部要积极参与到网络中来,学会在互联网上与网民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为清晰地听见群众的声音,这是新世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一直以来,“见领导难”导致干群关系疏远,让干部队伍饱受公众责难,使得很多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沟通交流是消除矛盾最有效的方式,网络为公众提供了表达个人意愿的平台,也为领导干部提供了与公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那么我们的领导干部为何不利用这个平台,多接接地气呢?笔者相信,网络可以成为反腐的战场,也可以成为表达诉求的载体,领导干部只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总有一天,网络将不再是反腐的战场,而是干群交心的平台。

猜你喜欢

举报人巡视组沟通交流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让管理员管不了的名字
举报人太多
图解浙江省委巡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