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哌齐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4-03-10江宏杰

当代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桂哌缺血性神经功能

江宏杰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虽然坏死区由于完全性缺血导致脑细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带仍存在侧支循环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代谢改善,损伤仍有可逆性,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保护这些可逆性损害神经元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1]。桂哌齐特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降低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松弛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2]。另外,脑组织中相邻细胞的代谢水平可在使用该药物后有效抑制,细胞膜稳定性加大,谷氨酸的释放得到抑制,从而达到保护脑神经的作用[3]。神经内科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桂哌齐特治疗缺血性脑梗死,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缺血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T等影像学诊断证实;(2)均为首次发病或既往有缺血性脑梗死病史经治疗但无明显神经系统缺失后遗症者,都有高血压病史。排除标准:(1)对本药物过敏者;(2)合并有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不全者;(3)超早期接受溶栓治疗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发病时间 1~5 d,平均(2.1±1.3)d。观察组 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为(63±1.3)岁;大、中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3.0cm)7例;小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1.6~3.0cm)25例;腔隙性梗死(梗死灶直径≤1.5 cm)18例;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轻型(0~15分)25例,中型(16~30分)13例,重型(31~45分)12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为(62±1.8)岁。大、中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3.0 cm)8例;小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1.6~3.0 cm)23例;腔隙性梗死(梗死灶直径≤1.5 cm)19例;轻型26例,中型13例,重型11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发病时间、性别、年龄、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0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1次/d;生理盐水100 mL加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5%葡萄糖250 mL加胞二磷胆碱750 mg静滴,1次/d;阿司匹林0.2 g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20 mg每晚口服,另外如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给予相应处理。观察组在给予上述方案治疗的同时,加用生理盐水500 mL加桂哌齐特320 mg(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1次/d,共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4],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评价,并按《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体力劳动基本恢复,生活完全自理;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部分生活能自理;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2周后评价总疗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评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n)

2.2 桂哌齐特促进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分别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2周后神经功能,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组内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评价桂哌齐特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对两组间患者在治疗1周、2周后神经功能评分分别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桂哌齐特具有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本组用药前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2周后观察组 50 20.15±8.65 13.12±7.25ab 8.25±6.33ab对照组 50 20.35±8.32 17.92±8.23b 13.15±7.63b

2.3 安全性观察 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观察期间观察组中少数患者在应用该药过程中出现头痛、面色潮红、心悸等不良反应,50例观察组中,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分别各有1例。减慢输液速度,上述反应多能消失或减轻,均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争取超早期治疗,在发病4~5 h内尽可能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 h内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确定个体化和整体化治疗方案,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等采用对应针对性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1]。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哌齐特,发现桂哌齐特具有提高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近年来,有关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坏死区虽然存在脑细胞死亡,但缺血半暗带存在侧枝循环,仍有大量的存活的神经元,如何在短时间内保护缺血半暗带里残存的脑细胞是一直关注的问题。当脑细胞缺血缺氧,神经细胞膜去极化,引起大量神经递质释放,兴奋性递质的释放激活NMDA受体,使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增加;如果激活非NMDA受体,使Ca2+从内质网释放至细胞质内。神经细胞钙超载可导致细胞死亡。其机制:(1)Ca2+超载时,大量Ca2+沉积于线粒体,干扰氧化磷酸化,使能量产生障碍;(2)激活细胞内Ca2+依赖性酶类,其中Ca2+依赖的中性蛋白水解酶过度激活可使神经细胞骨架破坏;(3)激活磷脂酶A和磷脂酶C,使膜磷脂降解;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特别是花生四烯酸,后者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血栓素、白三烯,一方面通过生成大量自由基加重细胞损害;另一方面可激活血小板,促进微血栓形成。在缺血区增加梗死范围,加重脑损害;(4)脑缺血时,脑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均有明显Ca2+超载,前者可致血管收缩、痉挛,血管阻力增加,延迟再灌流,使缺血半暗带内侧支循环不能形成,从而使脑梗死灶扩大[5]。

桂哌齐特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Ca2+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使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扩张,从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另外该药还能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性,提高其通过细小血管的能力,降低血液的黏性,改善微循环,改善脑代谢,保护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从而改善临床症状[2-3,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在治疗1、2周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桂哌齐特治疗具有提高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尽管该药物使用过程中,少数患者会出现诸如头痛、面色潮红、心悸等不良反应,但在减慢输液速度,上述反应多能消失或减轻。因此,桂哌齐特不失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较好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2]庄建华,赵忠新,曾莉莉.桂哌齐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1):1-5.

[3]石国霰,王静芬,蒋盼.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80例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67-69.

[4]中华医学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29(5):375.

[5]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1-272.

[6]王俭英.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126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7,5(11):1159.

猜你喜欢

桂哌缺血性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注射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工艺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腺苷激酶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